86岁的他和老伴相约自杀,结果自己却活下来了……

2019年11月19日 发现澳大利亚





这是一个让人有些揪心的真实故事。

在新西兰,有这样一对老夫妻,老爷爷86岁而老奶奶81岁。他们结婚23年,一直很恩爱。

老奶奶晚年突然病得很严重,看到心爱的人被疾病折磨得面目全非时,老爷爷也非常痛苦。老奶奶不想让生命在病痛和绝望中一点点被耗尽,于是有了自杀的念头……

老爷爷也不愿意承受跟老伴分离的痛苦,于是两个人做出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一起自杀。


去年4月5日,这对老夫妻亲笔写了许多封信,讲述了他们想要离开的原因。

然后把一封封信,分别邮寄给了子女、警察甚至是验尸官。

他们还在邻居房子门口留了一封信,猜想他会在第二天清晨看到。

然而,没想到邻居当天就发现了信,出于好意第一时间报了警。


当警察赶到这对老夫妻的房子里时,发现了躺在床上的这对老夫妻,老奶奶已经没了呼吸,但老先生还活着……

这是老爷爷没有料到的结局。

“不是说好要一起走的吗?怎么你就扔下了我呢?

更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老爷爷因为“没自杀成”还背负了法律责任。

根据新西兰刑法第180条,当两人或两人以上人签订自杀协议,其中有人死了,那么任何幸存下来的人将被判处最高5年的监禁。


得知这个消息的亲朋好友非常震惊,纷纷为老爷爷抱不平:“他的老伴已经死了,他显然也非常爱她,这种惩罚,难道不够吗?”

就在今年10月,老先生再次出现在了法庭上,对于命运给他开的玩笑,他已经全然接受,法官以“没有再犯的危险和可能”,释放了老先生。

检察官说:“这绝对不是因为怜悯而去谋杀,或是协助自杀,这只是他绝望之下不得已的举动。”


新西兰自杀干预协会主席Corinda Taylor表示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案件:“这太可悲了,我能想象老人处于巨大的悲痛中。不仅仅因为他自杀未遂,更因为他被指控犯罪……这并不像是恶意事件,起诉他我也感到是很残忍的事,并且我猜想大多数人对于老人的经历也会同情和怜悯。”

难以想象自杀未遂的老爷爷,将会以怎样的心境去度过余生。

这对老夫妻的故事,也引发了新西兰人的大讨论:当我们的生命走到尽头并且被病痛所折磨时,我们究竟是否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死?



 新西兰明年将全民公投 

 决定安乐死是否合法  


就在昨晚11月13日,《临终生命选择法案》(安乐死法案)在新西兰国会通过三读(69票支持51票反对),并将在明年2020年举行全民公投。



对于每一个新西兰人来说,这无疑将是历史性的一刻。


目前全球只有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美国(仅加州等六个州)、哥伦比亚几个国家允许安乐死合法化,并且也都有严格的限制(癌症、生命所剩不多等情况)。


这一次,《安乐死法案》通过三读,意味着安乐死最终能否合法化,写入新西兰的法律,将在明年由每一位新西兰人通过投票决定。


如果安乐死得到更多的投票率支持,那么新西兰将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可以执行安乐死的国家。


根据《安乐死法案》的内容,只要是18岁以上的患者,只剩下6个月的生命,正在忍受极大的痛苦并且身患绝症,在医生的确认和批准下,可以选择注射安乐死。



越来越多的名人选择了安乐死,让大众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新西兰50%的医生反对安乐死 

去年的5月,澳洲最老的科学家,104岁的David Goodall教授,选择在瑞士一家诊所自愿进行了安乐死,主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个决定,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很坚决地表示:“我一点也不后悔。


“一个人到了我这个年纪,真的希望能够自由地决定什么时候死去。我不想再继续活着了,我很开心明天就能够结束我的生命。


去年的6月7日,来自中国台湾的著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因饱受晚期胰腺癌之苦,选择到瑞士接受安乐死,结束了自己85年的生命。

作为亚洲第一个选择安乐死的中国人,他安乐死前的视频也被家属公布。

在赞美诗的歌声中,傅达仁先后喝了四口“毒药”,最后一口一饮而尽,轻轻地倒在了儿子的怀抱中……


对于傅达仁的选择,有人认为,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死法,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安乐中死去,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但反对者认为,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无权剥夺生命,安乐死侵犯到了最起码的生命权。


傅达仁妻子与已故前夫生的女儿雷倩也表示,信仰基督教的不应该自杀,因为人的生死权不能由自己决定。

哪怕是在《安乐死法案》已经通过三读的新西兰,根据Horizon Research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新西兰50%的医生反对安乐死。

今年6月,新西兰1000名医生甚至签署了一份联合申明信:“绝对不会参与协助自杀”。


在这份信中,这些医生明确地表示:医生的职责应该是专注于挽救生命,以及照顾垂死的病人,而不是以他们认为不道德的方式夺去生命。


 安乐死究竟是让病人脱离痛苦
 还是协助病人自杀?


根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高达74%的新西兰人都赞同安乐死合法化,但也有很多人也给出了相反的意见。

 / 赞成派 / 
 “我为150人执行了安乐死,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加拿大医生Stefanie Green就是一个支持安乐死的医疗工作者,虽然第一次执行安乐死时,她感到“十分害怕”。到目前为止,她已经为150多位病人执行了安乐死。


在Green医生的病人里面,大概有65%是末期癌症患者,20%出现器官衰退,剩余的人则都有不同程度的生命垂危的迹象。

对于自己的选择,Green医生表示,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他们知道自己要死了,而且希望能够为自己的生命做主,他们有权利决定什么时候结束生命。”

Green医生曾经不止一次地和病人讨论过安乐死,但大部分病人都“感到松了一口气,并且很果断地做出了决定”。

对于自己从事这份工作,Green医生的态度也是“出乎意料地棒”!


 / 赞成派 /
  “我不想像祖父一样,坐着等死” 

新西兰人Germaine Srhoy,在目睹了祖父死前的无奈和痛苦后,极力拥护安乐死:“每一人都应该有权利决定,是否要继续和病魔战斗!”


在Germaine的记忆中,祖父在离世前,身体多年都被病痛折磨。在因为老年痴呆住进老人院后,祖父更是经常摔倒。


“他一直是个骄傲、独立的人,但病痛逐渐侵蚀了他的回忆,剥夺了他的行动能力,他很痛苦……”


Germaine清晰地记得,在祖父去世前的3年,这个身体日渐残弱的老人,唯一做的事就是“坐在轮椅上呼吸而已”。

“他只能坐在那等死!”


“他死前3周,止痛药剂量不断增加,每天要有人帮忙翻三次身来缓解背痛……”

祖父死前的这一幕幕深深印刻在Germaine大脑里,他说不清楚如果新西兰可以安乐死,祖父会如何选择。但Germaine却很确定地表示:“但我知道自己会如何选择!”


 / 反对派 / 
 “安乐死可能会让无辜的老人死去” 


一位名叫Danielle Gibbs的护士很坚决地反对:“没有人是无可救药的,安乐死永远不该是一种选择。”

Danielle曾在一家医院做过实习护士,她见证了太多人的死亡过程,虽然有痛苦,不过在她看来,这却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很自然的过程。


“人在死亡的过程中,其实很大部分的痛苦都是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的。”Danielle说。


更让Danielle担心的是,《安乐死法案》如果通过,将意味着“界限”的模糊:譬如一些虐待老人的家庭,安乐死等于为施虐者打开了一扇门。


“当人们觉得老人成为负担后,他们就会考虑对老人实行安乐死,以此来换取一笔遗产。”


Danielle还提到另一个点:如果《安乐死法案》通过,涉及的人或许将不仅仅是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还会有更多觉得自己“活够了”的人。

这时候,安乐死到底是帮助人们减轻了痛苦,还是又一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呢?



 / 反对派 / 
 “安乐死很可能得不到有效监管” 


新西兰专栏作家Jannah Dennison也发表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如果是生活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那安乐死完全没问题。问题是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完美世界。


在Jannah看来,许多人觉得安乐死是给了人们选择的权利,但现实情况却是:安乐死可能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 

“辅助自杀、安乐死、自主自杀,你确定它们的界限不会混淆吗?

此外Jannah担忧的是:“每个人遭受的痛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界定是否符合安乐死的标准其实也是不准确的。

譬如,遭受严重抑郁症困扰且多次自杀的人,相比起癌症晚期病人,或许因为还有药可治,生命也不只是只剩6个月,难道就不具备资格选择安乐死吗?

///

如果让你投票
你会选择支持还是反对呢?

- End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