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19. 与在新南威尔士的海岸发展捕鲸业的可能性有关的事实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在本书前面的各个部分,我刻意回避了捕鲸业这个话题,因为有关这方面的信息,我认为,对那些关心这件事的人来说,用现在这种方式说出来,比把它混在其他叙述当中要好得多。
在详细说明这件事之前,首先要说的是,从英格兰来的最后一个舰队的几艘船撒花姑娘,装备了捕鲸的设备,在把囚犯运到之后,马上就开往巴西的海岸去从事捕鲸活动了。
1791年10月14日,上述装备捕鲸设备的船中的一艘,“不列颠”号,梅尔维尔船长,抵达悉尼。该船的船东报告说,他们在范迪门地和杰克逊港之间航行期间,他看见了一大群产鲸蜡的鲸。他的话是这样的:“我在我的船周围这一次看见的鲸比我在巴西海岸捕鲸六年看到的鲸还多。”
这一情报一传开,捕鲸船就迫不及待地扑到海里去了。梅尔维尔本人就是最早出发的一批人之一,他于当年11月10日返回杰克逊港,比之前更加对成功充满信心。他向我保证说,在他出海的14天时间里,他看到的产鲸蜡的鲸比他以前看到过的所有鲸还要多。
可惜遇上了坏天气,不然的话,他想捕杀多少就能捕杀多少。他捕杀了7条,但是因为风浪太大,他连一条也没能弄上船。但是有一段时间海面平静下来,和他一起去的一条船上的人杀死了一条鲸,并且抬上船,那条鲸算有他的一份。
鲸油和“头上的东西”,他赞不绝口地说质量非常之好。他认为在伦敦每吨鲸肉会比在巴西海岸多炼出10磅鲸油。他最南到达维度37度,他说鲸最多的地方的维度是35度,就在测深绳刚好不能探到底的海域,离岸大约15里格,可是在别处,可能离岸的距离没这么远。
第二天,(11月11日),“玛丽安妮”号,船长芒罗,另一个捕鲸者,返回杰克逊港,他外出了16天。这艘船最远航行到南纬41度的地方,但没碰到鲸,却遇上了非常恶劣的天气,海浪打上甲板,把他们做饭的大铜锅冲走,差点把人掀下船。
11月23日,“威廉和安妮”号,船长邦克,在外出三个多星期后返回,进了布罗肯湾。这就是猎杀了鲸和梅尔维尔先生分享的那艘船。邦克自捕杀那条鲸后,再无别的进展,他说这完全是因为阵风太猛的原因。他说他看到巨大的一群鲸,并且认为如果天气稍好一点,他能弄到50吨鲸油。
我问他他看到的是不是过路的鲸。“不是,”他说,“从罗盘上看,他们往各个方向上游,显然那里是他们的猎食基地,它们经常去那里,这没什么疑问。”梅尔维尔后来也向我证实了这个结论。
12月3日,“玛丽安妮”号和“玛蒂尔达”号再次返回。“玛丽安妮”号往南航行,在杰维斯港开外的地方遇到俩群鲸鱼,杀死9条,但因天气太坏,只有5条残缺不全的鲸被弄上船。这些鲸肉,船主估算可以产出30桶鲸油。他说,这群鲸鱼是他见过的最不怕人的,从来不知疲倦。“玛蒂尔达”号往北航行,看过几条长须鲸,没看到别的鲸鱼。
12月5日,这两艘船又出发了,当月16日、17日(就在我即将乘船回英格兰前夕),他们和“不列颠”号、“威廉和安妮”号回到杰克逊港,一无所获,他们遇到了连续的坏天气,几乎没看到什么鲸。他们都说,打算还要去那个海岸试一次。如果还不行,就会往北走,去找风浪不那么大的海面。
(待续)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若曦_澳洲《联合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