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辞退两万名40岁老员工!时代抛弃你时,连招呼都不会打

2019年09月10日 澳网


不是所有公众号都叫'澳大利亚'

▲权威资讯门户 关注即送福利▲

▲客观 实时 独到 严谨 深刻

▲由 Australia Inc. 倡办


—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平台观点—


作 者丨睡前主创团kevin
来源 | 睡前学管理

8月1日,前IBM人力资源副总裁Alan Wild(阿兰·瓦尔德)在一起年龄歧视诉讼案件中承认:“为了吸引千禧一代年轻人,IBM在过去几年炒掉的员工数量可能高达10万人。
这个数字占到了全球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另根据新闻调查网站ProPublica的报告,其中至少2万人是40岁以上的员工。
包括本次案件的原告,他是一位在IBM供职24年之久的老员工,在59岁的时候被无情辞退。

“年龄歧视和性骚扰一样,一直是行业公开的秘密。美国平等就业委员会代理主席利普尼克这样评价IBM裁员的做法。
左手裁员,右手招聘。IBM在积极招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方向的员工,他们更偏好千禧一代(1982-2000出生)的新员工,认为他们要远比婴儿潮一代更具创新能力,乐于接受技术。现在这个群体已经占到了一半。

年龄貌似已成个人职业发展重要的分水岭,40岁之前是公司的“兄弟”、“家人”,翻过这个坎,却成了“包袱”。“中年危机论”搞得很多职场人士人心惶惶。
我这篇文章不打焦虑牌,以免弄得各位寝食难安。所谓的中年危机不是中国职场的专利,全世界经济发达地区都有,有些我们还早。
40岁,人生还未过半,无需过度担忧所谓的中年危机。通过自我调整,完全可以重新开始。


01
不要和年轻人
抢青春饭
步入40岁的门槛,首先应该意识到:“年龄已经不再是我的优势”,需要其他的优势及时补充。
只可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职场分工如同社会分工,一个人的职场生涯就是分工变化的过程。
0-5年:主要是做基础工作、通过自我学习和项目历练得到快速成长,进而成为该分工领域最擅长的人,也就是专家;
有句鸡汤说,20岁不加班,30岁不熬夜,40岁只有淘汰。
通常来说,前5年的职场就是在吃青春饭,利用我们在精力、外表、学习力等方面的优势快速产出价值。
这个阶段的职场人容易遇也是加班、“996”的主要群体。成长可能也是最快的阶段。

5-10年:这个阶段你的工作重点要从“我”转到“我们”,要为一个team负责,为一个项目的价值负责,这个阶段差别开始显现,优秀的职场人可能已经走上了高管岗位。
我发现网上那些叫嚣“中年危机”、“年龄歧视”的人,只不过和年轻人抢“青春饭”的中年人,结果弄得头破血流。


所以请你自我审视一下:
我现在做的工作和年纪是相匹配的吗?
我拥有了年轻人所不具备的竞争力吗?
我的薪资和我输出的价值对等吗?
所有中年危机的背后,都只不过是在拿年纪当遮羞布。


02
保持好奇心

不知不觉,很多中年职场人被贴上了“油腻”、“老白兔”的标签。
马云在一次湖畔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大公司里有很多老白兔,不干活,并且慢慢会传染更多的人。”

马云眼中的“老白兔”是指入职时间较长,“经验”丰富但工作表现不突出、熟悉公司规则,却容易活在过去,放弃自我成长的人。
如不加以清除,慢慢形成了“兔子窝”,企业失去了战斗力。这些油腻的老白兔成为了各大公司“除之而后快”的群体。
阿里在公司内部实行“271”管理政策,即在一个公司中20%是优秀员工,70%是不错的员工,10%则是必须被淘汰掉的员工。老白兔属于那10%;
京东在2019年年初实行末位淘汰制,10%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被淘汰;
百度推行“高管年轻化”计划,高管团队大换血;
腾讯宣布了将裁掉公司内部10%的中高层干部,其中包括副总裁、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官方说:这是为了给更多的机会给到年轻员工,也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发展。
18年传华为集中清退40岁的程序员,任正非回应:“30多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网传某华为社招专家离职感言

这些高管和老员工并没有和年轻人抢青春饭,为什么还是逃不掉被“优化”的命运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失去了好奇心。这些人好不容易熬成为了既得利益者,转眼就因循守旧,变得麻木和胆怯。失去了快速的行动力。
然而,当今商业社会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行业之间的融合、颠覆越来越普遍,如果不保持快速的学习,就会成为时代的弃儿。
就在东哥抛弃兄弟的时候,拼多多市值已超过京东;
就在百度还沉溺于搜索老大的喜悦中时,头条的搜索布局悄然到来;

字节跳动招聘广告

一位猎头朋友告诉我,那些成功的职场人士对外部的信息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从中嗅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相反那些停滞不前的人则还是用有限的认知看待外部事物,最后被职场后辈拍死在沙滩上。
猎豹CEO傅盛曾说,只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态,一个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长,实现跨越。


03
有自己的ABZ计划

LinkedIn和Paypal的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在《最重要的关系》一书中提出ABZ理论:如何通过规划,来面对变化莫测的职业?他认为需要时刻三套计划:A计划、B计划和Z计划。


Plan A:就是当下给你带来收入和安全感的工作,这份工作是你需要All in的事业;
Plan B:也就是咱们常说的“斜杠”,在你完成主要工作之后,有意识的培养一些A计划之外的事业,可以是副业、也可以是兴趣爱好。一旦A计划破产之后,B计划立马补充上去,避免了断粮断水的尴尬境地。
很高兴的是,我身边有很多通过Plan B实现职业升级的斜杠青年。
我认识一个地产行业的HRD,我们都叫他涛哥,毕业一直在地产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他利用下班时间运营自己的公众号,把自己对地产行业的见解、职业发展建议、人力资源工作分享在上面,几年下来已经有了几十万忠实的粉丝。
今年6月告诉我,他已经辞职了,因为公众号带来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本职工作,现在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
经过长时间对Plan B的打磨和思考,往往能助你实现职业升级。
Plan Z:这是一个保命的计划,在A、B计划都失效的时候拿来帮你度过难关的,比如买个保险、做个存款计划这类都算。
所谓铁饭碗不是靠公司给的,而是需要你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Plan B。
就像《裁员传闻中的华为》一文中说:“在裁员风波中,临危不乱的是那些清醒对待了企业和个人关系而不是幻想把企业当作永久靠山的人。”
04
找到你的核心竞争力
作家Barbara Bradley Hagerty在《重新设想生活》一书中说:
“中年是人第二个重大的决策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个性已经形成、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并且因为根基已经牢固,有了承担更大风险的机遇。”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你的阅历和工作经验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它。
对于步入40的职场人来说,如何用人和借势才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有句台词:身边无可用之人,才是你升迁最大的障碍。
中年阶段的职场人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如何推动一群人来帮助你实现目标,而不是事事都亲力亲为。
《沃顿商学院》提出了一个叫“中年职场脱轨”的概念:有超过50%的职场人从业务岗转到管理岗之后,因为不适应而放弃大好机会。
我有个候选人M,技术上是一把好手,但总是向我抱怨:我同事技术没我好,凭什么升职比我快?
我说,技术固然重要,但是只是站在技术角度去解决问题容易受限,而具有一定管理意识的人会综合考虑市场、成本、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最后得到的解决方案也才能执行下去。
管理不只是你带多大的团队,更是让你有更高层次的认知和视野。
再说“借势”即:资源整合能力,这是一个偏业务层面的东西。随着大数据、AI、区块链等新技术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求拓展业务边界,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形成竞争壁垒。
比如做汽车新零售、医疗大数据等新兴领域找一些高管职位,而这些职位最看重的就是资源整合能力。

中年危机可怕吗?可怕,但是还不到摧毁一个人的地步。
就像IBM的一份内部文档中坦承道:“失业……往往能触发类似于毁灭的感觉”。不过幸好,大多数前员工还是挺了过去,重获新生。
如何度过40岁的难关?我给出4点建议:
一是请不要和年轻人抢“青春饭”;
二是保持好奇心,不要做油腻的老白兔;
三是有自己的ABZ计划,做一个斜杠职场人;
四是找到你的核心竞争力,即如何用人和借势。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所谓中年危机无关年龄,而是在该努力、该思考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各位,加油!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澳大利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