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地球20年前已停止变绿!

2019年08月23日 megaward



       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全球植被范围一直在扩大。然而,约20年前,这一趋势停止了。自那以后,全球超过一半的植被都出现了“褐化”趋势——植物的生长减缓。


  气候模型显示,随着全球变暖,饱和蒸气压亏缺的情况可能会继续加剧,这种模式“可能会对植物产生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在失去植被。最近的一些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暖,北极部分地区正在“绿化”。有些地区的植物生长也在增强。但在全球范围内,平均而言,这一趋势正在走下坡路。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

1.砍伐过度。

森林砍伐后被用于建筑、一次性筷子、纸巾等等,使用人口基数较大,就算每个人都节约使用,也足以让森林的面积日益减少了。

2.灾害严重。

森林火灾和受虫灾危害十分严重。

发生一次火灾就足以让地球丢失数以万计的成材树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天天倡议要加强“森林防火”意识的原因。


地球停止变绿

1

依据

      气候记录显示空气中实际水分含量与饱和时水分含量之间的差值很高,而高差值有时被称为大气干旱。

  CO2浓度升高的确对植物有益,反过来,植物生长放缓也可能影响气候变化的速度。

  而且,植物生长速度和全球变暖还会互相影响,植物对CO2的吸收减少,又会加剧全球变暖,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2


森林作用

      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

  净化空气:

  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例如,一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

  过滤尘埃:

  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公顷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

  杀灭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

  消除噪声:

  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因此,在城市大量植树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此外,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1.依据“森林法”,加强对森林的经营管理。一方面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现象;另一方面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2.保护天然林。

  3.建立与健全林业管理机构,搞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工程建设。

  5.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混合林,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6.进一步落实林业政策,坚持谁造谁有的原则。




    


可能说到这里,很多人依旧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感觉家乡更绿了呀?


的确,从近些年来公布的绿化数据来说,中国肯定是更绿了。

8月16日,林业局公布了一组数据: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从12.98%上升到了22.96%。相当于40年间多了10%的国土面积被绿化。


所以,从卫星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确更绿了(这肯定也有广大热心网友早起收能量的功劳)。



就连年初NASA也曾在报告里指出:中国是为森林覆盖率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或许,看完卫星图,还是有人会好奇:印尼,日本等国家基本做到“绿色”全覆盖,为何它们没有得此殊荣?


实际上,只要对比一下国土面积、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相比日本印尼等适合植被生长的国家,幅员辽阔的中国,在40年时间里实现10%的国土面积绿化,对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而言更有重要意义!


其实,我国为了让地球变“绿”做出的努力远不止植树造林,我们始终坚信想要彻底改变当前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恶劣关系,最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森林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但是当森林面积的增加追不上地球变暖的步骤,那么地球将会进入“无可奈何”的境地!


图文素材源自网络


对悉尼房产投资配置

有任何疑问、兴趣和意向

请咨询您身边的美沃顾问




免责条款

Megaward Property Group does not offer financial advice and this does not constitute an offer. We encourage all our clients to seek financial advice from a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or other qualified experts.

美沃置业不提供财务建议,也不构成提供财务建议的要约。我们鼓励所有客户向认证的理财师或其他合格的专家寻求财务建议。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