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悉尼的Sussex St,有一段100米左右的分支路段,那里白砖铺路,汽车禁行,街心有两行小花坛,设有亭台,座椅,颇具中国特色,街口的巨大牌坊上赫然而立四个大字“通德信履”。就连路牌也贴心的写上了“德信街”三个中文字,仿佛告诉人们,这里是华人的地盘。
墨尔本是澳洲华人的发祥地,最早淘金的华人就来到此处,被誉为“小金山”。这里的唐人街名叫“小布克街”,街口矗立着中国式牌楼,上面罩有黄绿琉璃瓦屋盖。勤劳的炎黄子孙在这里兴建了海外最大的旅游城之一,占地约9万平方米。
然而最近,竟然出现了中国城即将消亡的言论,此观点一出,激起了广泛的讨论。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有风吹,才会有草动。既然出现了这样的言论,必然是因为存在某种现象引起了部分人的关注。
悉尼Haymarket的商会主席Simon Chan就表示,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中国城内的华人联系十分紧密,甚至已经到了往来之人无不相识的地步。而匆匆30余年之后,这亲热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家来着这里,一起创业,一起奋斗,为了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大学而努力”Simon这样说道。
一个名为King Fong的中国移民,8岁时来到澳洲,帮助父亲一起经营一家唐人街的店铺,最后他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这间店铺,子承父业。正在他为家族老字号而感到荣耀之时,他的后代却不愿接过这接力棒。“他们更喜欢现代化的上班族生活”King Fong无奈的表示。
除文化因素之外,新的城市规划计划也从地域层面对中国城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冲击。
Simon Chan表示,由于Haymarket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成为了许多地产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些传统的店主很多都会选择卖掉自己的店面而换取一大笔费用。对此Simon呼吁市政府能够保护“中国元素”。
然而一人之力总是有限,从根本上改变华人的观念,或者说是祖国的情结,才是保住“中国城”最为有效的办法。
现在的最新一代海外华人几乎都出生在90后。他们跟随着互联网的脚步而成长,相较于老一辈的传统华人在新鲜事物的接受力方面自然更强。他们往往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不及老一辈人,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出生在祖国的留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出生在海外,从小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呢。
写到这里,所谓的“中国城消亡”不过是文化纽带的逐渐断裂,传承之心的无力回天而已。很多人暗自庆幸,至少建筑物还在,Haymarket那边几栋颇具特色的建筑物不会被拆除。殊不知,钢筋泥土冰冷无情,唯有内在赋予的文化精髓才是生生不息的啊。
知乎上曾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新一代移民的目的多来自于教育,环境,发展三个方面。但老一辈移民出国的原因大不相同,从中国城慢慢发展出来,他们也许是邮差,也许是在经营小餐馆,也许是在写代码。他们都兢兢业业的过了一辈子。带大了进入了主流社会的下一代人:牙很白很齐,很自由,不知雾霾和走后门。
上面很隐晦的写到了第一代移民在教育上面存在的某些问题。当然我们无法以偏概全,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棍子打死,但防患于未然,总归胜过无知而自满。
悉尼综合资讯平台,每周定时更新悉尼的时事要闻,周边趣事,娱乐焦点,更有同城交友,二手买卖,兼职互助,房产介绍等众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