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LinkedIn
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
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前言
不过,小北并不意在制造焦虑,而是想为大家分享一些中国留学生在职场中的经历和感悟,一起来看看吧~
早在上世纪30年代,钱钟书就在《围城》中对“海归”有过鲜活的刻画。
方鸿渐的准岳父出资助他留洋,最初他看不惯学位制度,也不在意学位。毕业前,双方父母催促时才察觉其重要性,料想恶补功课于事无补,便花30美元从爱尔兰人手里买了一份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
讽刺的是,归国后因为是“留洋博士”,他大受欢迎,不仅受邀演讲,还因此拿到三闾大学的聘书。
而在接下来的大半个世纪里,海归都被中国社会默认为是精英的代名词。
《欢乐颂》中的两位海归安迪和曲筱绡依然能折射出外界对海归这一群体的典型标签——要么是自强自立的精英学霸,要么是有钱有势的纨绔子弟。
正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身份标签,现实中的巨大落差才显得那么刺骨扎心。
近几年,即使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有不少海归的起薪仅为五、六千,甚至比不上普通国内毕业生。曾经,出国是一个稀缺的黄金机会,如今却只是众多人生选择中很普遍的一个。
我们和一些曾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的人聊了聊:出国这件事对于职业发展和人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01
“回国3个月后,
我感觉自己快抑郁了”
@Doris Ke(90后)
美国本科毕业后,在纽约时尚圈儿尽情折腾了6年,目前在国内创业公司担任市场总监。
在美国做市场营销和品牌管理,我学到最多的就是“系统”和“纯粹”,你会不断去思考“为什么”。
美国的联合利华喜欢把任务直接扔给你去解决,而不是手把手教你。而时尚品牌Michael Kors则是一心一意把心思花在怎么做出消费者喜欢的品牌上,而不是天天算计卖了几个包。
但是,对我来说,美国终究是个大课堂,中国才是商业的未来。
刚回国的前3个月是我满心欢喜的蜜月期。但3个月后,我觉得自己快抑郁了。
工作大于个人和家庭的中国职场文化,欲望满溢的社会价值观,还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中国式商业策略,一次次冲击着我。
这对原本习惯了美国成熟完善系统和明确分工的海归来说,内心是崩溃的。
最后,我选择接地气,但关键的时刻也有自己的坚持。
加入创业公司以后,我在用户增长和用户体验方面有了很多新的思考,还费劲千辛万苦,招到了一群牛逼的妖魔鬼怪,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管理心得,比如招好了人你就成功了60%,接下来20%给他们足够的空间,20%带对方向。
其实我们选择回国,不该只是选择了充满机会的大地,也应该明白选择的是接受回国的痛苦:入乡随俗,适者生存,在这好脏好乱好快活的大地上快速上车。
我们用这种痛苦,交换在中国这个大地上突破自己在泥泞中前行的体验,每天都会有坑出现,但也会有奇迹发生。
02
为了找工作
我疯狂联系600多个校友
@Sam Sun(90后)
曾是一名新闻记者,2015年到纽约读金融学硕士,毕业后回国加入某四大担任并购交易分析师。
在纽约读硕士的两年里,我有两段非常焦虑的时期。
第一段是最初的2个月,我以前没接触过金融专业,面对全英文的财务报表简直一脸懵逼,我只能每天钻在书里恶补各种名词术语。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又迎来了第二段焦虑期。我想留在美国找工作,但彼时正赶上川普上台,在纽约找一份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工作太难了。
我咨询了很多圈内人士,他们认为在起步阶段,回国对个人能力的锻炼价值反而比在纽约更大,于是2017年我回国加入了某四大做交易分析。
在每段焦虑的过程中,或者不如说是在纽约的将近两年时间里,我都在逼迫自己做一件事情——在陌生的环境里与陌生人沟通,其实这也是个自我推销的过程,锻炼你接人待物和表达的能力。
很多人都说留学会让人眼界开阔,但关键取决于你自己愿不愿意主动和陌生的环境融合。
在美国找工作期间,我买了一个领英高级帐号,通过领英和各种渠道“疯狂地”联系了600多个校友,并和其中30多位见了面。
当我联系到600人中的最后50个时,收到了一个在四大工作的校友的回复,他把我推荐给了国内的合伙人。正是因为他的引荐,我避开了繁琐的校招流程,走了社招渠道。
对我来说,出国这件事本身不会带来优越感,在出国后我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的过程,是我自己的成长,给我带来一种优越感。
在美国两年,那些经典的旅游景点我都没去过,但是我和三十多个陌生人见过面,认识了不少牛人,有趣的人!
这些经历不仅是我今后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做企业投资,因为我渴望了解那些财报和数字背后的东西,包括复杂多变的企业战略和业务运作,也包括与人沟通所带来的挑战和乐趣。
03
新婚燕尔遇上996
再累也没后悔过回国
@任玮玥(90后)
国内本科毕业后到美国就读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近三年。2017年7月回国加入某知名本土互联网公司。
去年我没有抽到美国工作签证,当然如果想要留下来也是有很多选择和办法的,但那个时候女朋友(现在的老婆)已经拿到了国内一份不错的offer,提前回国工作了。
为了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我也决定回国。
其实在美国的时候就很关注国内的情况,大家一致认为中国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开发量级其实已经超过国外了,只不过在尖端核心研发领域还有差距。而在我们这个年纪,国内的环境更有利于工作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虽然也被996的节奏折磨得有点无奈,虽然经常让新婚老婆”独守空房”,就算半夜到家也只剩北京瘫了,但我们依然没有后悔过当初回国的决定。
在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类似HIIT健身法般折磨人的工作节奏中,我的技术能力也在迅速扩展和拉伸;另一方面,我感到自己正在被一种追求技术,充满热情和生机的空气所包围。
没错,你可以说互联网公司的程序猿在生活上很LOW,但他们对技术充满了热情和执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和拼。
和本土码农相比,我不认为自己在技术能力上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如果说有,那就是海外的经历会影响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帮我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看淡,更从容。
04
海归就能轻松和老外沟通?
想太多!
@孙鹏(80后)
2007年英国硕士毕业后回国。外企4A苦逼起步,后成为汽车圈儿资深媒体人,现自己创业做营销咨询。
2007年英国硕士毕业回国后,我选择了喜欢的汽车营销领域,并加入了外企。
2008北京奥运年,公司承接了一个奥运相关的项目,当时在北京做大型项目需要特别繁琐的审批、报备和沟通。
而我的德国老板对此很难理解,他认为相关部门是在处处刁难,这使我在充当翻译和沟通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矛盾和焦虑。
虽然项目在最后一刻顺利落地,但过程却倍受煎熬。我意识到,之前以为身为海归可以轻松解决跨文化沟通的想法实在是太理想化了。
相信很多留学生回国就业后,多少都会产生像我当年一样的落差感。我们发现,留学的知识短期内无法直接转化为工作上的抓手,事业上从零起步,发展并不如国内的同学资深,甚至还错过行业时间窗口期等。
但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渐淡忘自己留学生的身份,反而发现一些留学时的收获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点与我不期而遇,帮助我在焦灼的比拼中形成比较优势。
我们越是在意留学的短期性价比,越是难求回报;我们越是放下过往,越是有意想不到的获得。
写在最后
在今天这个全球无界的时代,当人、资源、信息都可以更自由的流动,我们便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每一份选择却愈发代价高昂。
当很多资源已不再稀缺,一些社会价值法则也将随之被重构;当旧有的价值观开始消亡,一些新的价值观也在破土新生。与此同时,我们周围的人和事物也变得更加真实、透明,立体。
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发现和赢取那些闪光的东西,但也不再有什么捷径,更没有一份标准的答案。
与其说海归贬值了,不如说是那些披着海归外衣却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贬值了;
不如说我们早就放下了海归的精英包装,选择用开放的心和踏实迈出的每一步去寻找和赢取那些破土新生的闪亮的东西。
刘瑜老师曾说过一句话:“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才是通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