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阳光】澳洲牛羊肉将倒逼中国肉企转型求生

2014年11月29日 澳洲阳光


澳洲阳光西餐厅,100%源自澳洲的安全牛肉!想要品尝澳洲顶级牛肉的味道!关注澳洲阳光公众号:Australian_Sunshine

中澳双方签订自贸协定,更多澳商瞄上中国市场,中国肉企压力与机遇并存

  11月17日,中澳双方签订自贸协定的意向书,实质性结束了自2005年始长达近10年的谈判。按照协议,澳大利亚进口牛肉12%~25%的关税将在9年内逐步取消,羊肉12%~23%的关税在8年内逐步取消。

  这显然是把双刃剑,机遇与风险相伴而来。对于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生产加工的中国企业来说,翘首以盼的利好终于成真——贸易更加便利,成本也将降低,但与此同时,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随之而来。对于国内的牛羊肉生产商而言,也并非意味着“狼来了”。虽然面临市场渠道的冲击,但同时原料选择的空间也加大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贸易政策的过渡期,正面临转型的中国牛羊肉行业将会更加风起云涌。


  【影响】

  澳洲牛羊肉优势凸显,澳商瞄上中国市场

  11月17日,澳大利亚政府声明,该国贸易部长Andrew Robb和中国商务部长高虎城宣布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意向书,预计2015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开放水平上,澳大利亚对中国所有产品关税最终均降为零,中国对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红肉的最大优势在于牛肉,在中国进口牛肉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中国进口牛肉主要包括四种:冻去骨牛肉、冻带骨牛肉、鲜冷带骨牛肉和鲜冷去骨牛肉。

  其中,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量最大的是冷冻去骨牛肉。梅特国际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刘晓锋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10月澳大利亚冷冻去骨牛肉进口约占中国市场的58%,合计6500吨左右。目前,冷冻去骨牛肉的关税税率为12%,9年内逐渐取消,意味着届时中国向澳大利亚红肉出口商全面敞开大门。

  “协议签订的第一时间,我就收到了来自国外供应商的通知和贺电。”刘晓锋说,澳大利亚的供应商以及生产商都非常关注中澳自贸协定签订的进展,并为取得的成果感到兴奋。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具有惊人的消费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在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看来,这个市场的巨大不仅来源于中国人口数量的庞大,更来源于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基于政治、军事实力,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至少20年内,中国将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刘晓锋认为,随着投资领域的条件放宽,以及双边关系的深入,在上游牧场、屠宰场投资、乳制品原料贸易等领域,自贸协定的边缘效应将远远大于关税降低带来的影响。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更多的进入者。”刘晓锋表示,自贸协定的签订,让其他行业,以及正在寻找投资项目的投资人看到了商机。“加上舆论的关注,是对澳大利亚最广泛的一次国家品牌推广,澳大利亚红肉作为它的优势产品,必然会吸引一批新的进入者。”


  【利好】

  进口贸易成本降低,促使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

  关税逐渐取消,流通环节成本降低,对于正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首先将从根本上打击走私。”内蒙古科尔沁牛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征涛表示,澳大利亚牛肉流入中国市场的多是草饲牛肉,且多为走私品。事实上,澳大利亚本国真正的高端产品要比中国贵很多,如澳谷饲眼肉一公斤300~400元,而现在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牛肉价格多数低于国产牛肉。

  “之前的市场,名义上是有关税的,实际上大部分产品都是走私的。关税逐渐取消后,走私品就没有空间了。”王征涛说,科尔沁去年进口过牛肉,因为有25%的关税和增值税,终端价格没有优势,卖不过走私产品。

  基于此,王征涛认为,取消关税对中国牛羊肉行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因为走私存在市场和消费风险,而正规渠道报关进口的产品有检验检疫程序,更有保障。用他的话说,“都在阳光下做生意,以后最起码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与科尔沁牛业以养殖为主、进口为辅相对,黑龙江天顺源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天顺源)此前一直致力于进口牛羊肉的贸易和加工,每年进口量很大。该公司董事陆庆文说,“关税降低甚至逐步取消,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利好。”他表示,今后天顺源会考虑进一步走出去,包括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畜牧业开展更紧密的合作,未来也可能直接到当地投资。

  事实上,由于国内牛羊肉长期供需失衡,需要进口补充平衡。除了一直专注进口的天顺源,如科尔沁牛业一样的国产商也踏上了寻求“外援”之路。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下称蒙都羊业)和大牧场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牧场)均如此。

  “过几年后利好显现,原料肉价格逐年降低,对于加工型企业降低成本是好事。”蒙都羊业技术总工李猛说,该公司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和乌拉圭四个国家有业务往来,以后对澳大利亚业务占比可能会加大。


  【压力】

倒逼国内产业升级转型,促使国家完善扶持政策

  抓住机会开展进口贸易业务、对外投资合作,都是加工型企业的机遇。不过对国内养殖业来说,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简单来说,企业都采购进口牛羊肉了,中国土地上,还有多少人去养牛养羊?

  大牧场总经理陈永彬举例说,后自贸协议时代,羊肉的进口量可能更大,对国内自主品牌尤其是锡盟羊肉肯定有影响。他介绍,该区肉羊产羔率低,虽然产品品质更好,但跟进口产品竞争,缺少价格优势。

  一直以来,中国的牛羊养殖成本高,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曹兵海指出,从养殖、加工某项单纯技术来说,国内企业并不落后于澳大利亚,但整体产业化程度低,又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尚处于“追、赶”的状态。

  因此,曹兵海说,中澳自贸协定必然对国内产业造成深远影响。“一些思维、理念和技术落后、对市场认识不足的企业必然受到冲击。这些企业不适应产业和市场的需求,或将被淘汰、改进、再生,进入一个战略、技术的调整期。”

  曹兵海认为,中国对澳市场开放,将使中国牛羊肉产业经历调整期,从而倒逼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找到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他同时指出,进口牛羊肉的增多,或将进一步促进国家完善牛羊肉产业政策。

  曹兵海介绍说,近两年来肉牛产业大的国家政策只有三个:肉牛改良计划、标准化养殖、母牛补贴政策。但是在他看来,仅仅这三个政策远不足以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国内缺少普惠性的政策来扶持国内养殖业。

  黑龙江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希滨曾表示,因为养殖场没有更好的动力来提升其养殖标准,所以很难有足够的牛羊肉资源和更好质量的保障。虽然国家正在加大支持,引导小规模企业进行标准化,但支持力度和企业投入都远远不够,所以一直就没有真正激活行业。

  “市场开放将逼着中国政策和标准更具体,更加侧重‘橄榄球’的中间地带。”曹兵海说。

  【应对】

转型深加工,加强合作交流

  多数业内人士预计,未来5~8年后,关税大幅降低,必然会提高澳大利亚牛羊肉在华的市场份额。市场生变,反应快的企业已经谋变。

  “以往门槛高,进口都是小批量的,将来零关税给投机商制造了机会,我们会受到投机商的冲击。”在澳大利亚养牛的中和澳亚(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和澳亚)副总裁安户如此说。

  而且,开放后,根据国际市场调节,产品或调至减除关税后的价位,企业毛利也将减少。对此,中和澳亚也在谋求转型。

  “政策变了,市场竞争就变了,我们的思路也要改变。”安户介绍,11月29日,该公司天津工厂将举行奠基仪式,12月份的销售会议将调整市场思路,向精深加工方向转移。产品上,高端顶级的和牛深加工原味牛排也将要上线。

  渠道上,中和澳亚也将变革。今年双十一,中和澳亚见证了电商的威力。今年8月份才上线,仅仅准备了两个多月,就销售了770多万元,初尝甜头,该公司今后将会非常重视这个渠道。

  说到转型,科尔沁牛业一直在实践由原料食材商转向食品商。王征涛表示,公司今年将增加澳大利亚牛肉进口量,而且会选择眼肉和外脊等好的部位肉,满足公司的深加工产品需要。而且,“今年的进口将在精度上提高,根据需求进行订单采购,提高进口产品定位的准确性”。

  除了为原料采购带来便利,王征涛认为,未来澳大利亚的分割技术、加工工艺和产品配方,都将和中国市场结合得更紧密。去年和今年科尔沁牛业都曾派专人到澳大利亚学习,也接到过澳大利亚使馆培训班和展览会的邀请,以后双方的交流将更加方便。

  王征涛指出,中国肉牛行业集约化饲养加后期育肥,跟澳大利亚相差不多,如果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也不会差太远。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取得进展。未来,科尔沁牛业也将和澳大利亚企业展开多方合作。

  【未来】

  中国市场缺口大,威胁有限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加大对澳开放,中国市场牛羊肉供应更加平衡,牛羊肉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将增加,尤其是中国环境“养”不出来的高端产品会成为一种消费补充。但随着9年之后对澳市场的完全开放,面对质优价廉的澳大利亚牛羊肉,中国牛羊肉企业是否将迎来一场生死考验?

  从国际市场贸易角度来说,刘晓锋认为不足为惧。他反映,因为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的进口牛羊肉价格令很多国内贸易商非常尴尬,采购价格持续出现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今年的进口量不会维持爆发式的增长。

  “情况如果持续的话,我们仍旧不看好明年的采购量。”刘晓锋说,自贸协定的政策红利在3到5年内尚无法在价格上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非关税贸易门槛也不容忽视。一名知情人士指出,澳大利亚牛肉产品备受HGP(激素生长促进剂)困扰。自5月12日起,面向中国出口的牛肉需接受澳方更为严格的检查,以确保所有产品不含激素生长促进剂,从而达到中国检验法规的要求。

  上述指令的背景是澳大利亚牛肉由于含HGP在俄罗斯市场遭拒,舆情可能促使其对华出口形成下降通道。

  此外,澳洲红肉还面临着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业内人士分析,巴西也有望跟中国签订自贸协定。今年7月份,巴西农业部表示,中国政府已解除对巴西进口牛肉的禁令。此前因为疯牛病,中国自2012年12月开始对巴西牛肉实施禁令。

据刘晓峰介绍,巴西牛肉在2012年被关闭之前,曾占有15%的中国市场份额,重新开放后,也将会参与分配市场份额。

  而且,“对于澳大利亚或其他牛羊肉输出国而言,国际进口只能作为中国市场的一个补充。”曹兵海分析,全世界牛肉向外出口总共不到500万吨,而且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消费市场,比如阿拉伯和日本市场。这些国家的购买底线固定,根据供需和国际市场价格,调剂到中国的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

  “中国牛肉需求缺口达到200万吨,整个国际进口量对这个缺口的补充,能达到1/4~1/3就不错了。”曹兵海估测。

  刘晓锋也指出,虽然澳大利亚牛肉在中国进口市场份额极大,但目前来看,其在中国整个牛肉市场上的份额比例非常小,大约不到6%。此外,国际红肉贸易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国际供需的整体状况来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