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澳洲一档名为《A Current Affair》的电视节目做了一期热门话题——探讨中国代购,震惊了全澳洲。报道中引用了一组调研数据:全球代购的市场规模大概为150亿澳元,而在澳洲本地从事代购的人数约为20万,其中中国代购占大多数。
该节目披露的一个中国代购从业者月入100万澳元的事迹,更是让外界对这个群体惊叹不已。节目评论中既提到了代购行业拉动市场的经济发展的一面,也指出了其“扫货”行为导致澳洲本土断货、激起民愤的另一面。
然而,在这档节目所展现的中国代购人员热火朝天的现象之外,实际上这个群体在中国市场正经历着很大的变化。一位代购从业人员说:“这两年市场形势不一样了,代购生意越来越难做,尤其今年春节后,订单少了很多,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代购行业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面临着什么问题和挑战?未来还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呢?
(图片来源:网络)
近两年来,以Swisse和Blackmores为代表的澳洲保健品品牌强势崛起,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就是澳洲庞大的代购体系。从统计数据上看,阿里巴巴平台Swisse非天猫(可大致理解为淘宝代购)渠道的销售占比一直较高,说明代购是Swisse等澳洲保健品牌进入中国的主要渠道。一位业内人士说:“Swisse曾公布过一个数据,其销量有30%-40%来自于中国。但实际上中国市场贡献的销售远不止这些。因为,还有很大一批生活在澳洲的华人代购往中国寄东西,他们在澳洲本土采购,带来的销售是算在澳洲本土市场的。”
目前澳洲华人群体约100万人,其中至少约有5%(即5-6万人)从事代购行业,而最受澳洲代购推崇的商品就是乳制品与保健品。由于代购行业竞争加剧,单个代购的平均利润已由两年前的6万美金下降至4万美金。
但就代购的“破坏”方面,最严重的矛盾激化要数去年在澳洲发生的“奶荒”、“限购”事件。当时,澳洲很多本土居民抱怨、抗议,由于中国代购人员大规模在超市“扫货”,常导致奶粉等刚需产品断货。为此,部分商超还采取了奶粉限购措施,以控制中国代购人员的“疯狂行为”。
贝拉美(澳洲奶粉品牌)首席执行官Laura McBain曾对澳洲超市限购现象进行解释:“奶粉限购是有原因的。海外市场对我们公司产品的需求巨大,尤其是中国市场,销量十分惊人。巨大的需求给我们带来了非凡的一年。”
(图片来源:网络)
此前,eCommerce China曾对参加其组织的澳洲代购大会的3500名代购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的参会者为经销商(占代购行业的11%),7%的参会者为大型零售商(占代购行业的10%),9%的参会者为批发商(占代购行业的12%),这些皆可认为是具备经销商特质的代购。
在这样行业现状下,越来越多具备经销资质的代购公司崛起,而越来越多私人代购的利润空间被压缩,恐怕会逐渐淡出市场。转自今日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