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专栏|2016维州地方选举华人论坛:维州昨日、今日、明日 – 华人参政权重将几何?

原创 2016年10月14日 聚澳传媒


随着2016维州地方选举将近,各路英豪的角逐也几近白热化。然而,这并非是英雄的年代,维州也不是诸侯争锋之地。在这全球最宜居城市的所在之地,地方政府的迭代、选举更替的意义,在于不断维系美好生活指数,为最多人谋求最大范围内的福利实现而努力。

 

10月9日下午,由《澳华联盟》和新金山中文图书馆联合组织的2016年维州地方政府选举华人论坛在新金山中文图书馆举行。论坛当天,不仅有十数位华人及西人候选人亲自或委托出席并作演讲,更有前联邦参议员陈之彬、前人民大使赵捷豹等维州政坛老将前往,与政坛新血们就2016地方政府选举特点与华人参政策略进行交流讨论,近百名选民代表出席当天论坛,参与论坛讨论。前戴瑞滨市长蒋天麟虽未能亲至,亦委托活动组织方送来了祝愿。聚澳传媒记者受邀作现场报道。


下午两点,澳华联盟主席、SBS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胡玫亲自担任主持,宣布论坛正式开始。新金山图书馆馆长徐少英作为主办方代表,对前来参加论坛的各方人士表示了感谢与欢迎;作为非政治非宗教非盈利的公益组织,新金山图书馆成立已近八年,徐馆长在预祝各位候选人在选举中获胜之外,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为建设维州出力、为华人群体发声。



澳华联盟副主席雷沛林代表主办方欢迎各方人士参与当日论坛活动。他在发言中说:澳华联盟作为群众组织,对于地方政府选举、州政府选举、联邦政府选举都做出了努力;论坛作为交流平台,为候选人与选民创造面对面的机会,让选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候选人,也让候选人有更多的渠道宣扬政见、政纲。


在候选人宣讲之前,澳华联盟副主席谢冯惠珍博士就华人参政话题,为候选人及选民分享了相关策略与数据资料分析。谢冯博士在演讲中指出,任何参与地方政府选举的候选人,都应出于正确的竞选动机、对地方政府拥有足够的了解、以及足够的领导及管理能力;她希望能够帮助创建更有能力、更和谐的华人社区,在今后持续性地推动华人候选人的竞选活动。


在论坛上,各位地方政府候选人各展长材、各抒抱负,为即将于10月2日结束投票的选举尽最后冲刺之力。


选举人介绍与演讲摘要



华珏靓 George Hua

City of Kingston 


定居澳洲近十年,出身IT行业,现从事金融科技工作。

2015年去参与竞选,自己也是在选区居民之中。对于当地的民情与存在问题有着深刻的了解,并熟悉与不同层面的政府沟通、合作。他曾就治安问题向相关部门反应、沟通,争取到近50万左右的经费用以安装更多监控摄像头;也曾争取到120万左右经费用以改善道路交通,提升道路安全。他希望在当选之后,继续在这些方面努力,做更多的工作。



周仲民 Vincent Chow,   City of Monash, 

Glen Waverley Ward

祖籍广东番禺,出身成长于马来西亚。曾担任过两届华联会主席。1979前来澳洲留学,涉足会计、房地产等多领域。

他在选区中居住数十年,曾举办过影响深远、令当地居民赞不绝口的“元宵庙会”系列活动,并让Glen Waverly被华人誉为“小上海”一般的繁华之地。促使他参选的原因之一,是他意识到本地的税收不断提高。作为独立人士,他希望以自己对当地的深刻了解,更客观中立地监督、督促政府。


Carl Jetter 卡尔·杰特

City of Monash

Mt Waverley Ward


创办《连接中澳》刊物,与中方保持业务往来超过13年之久,并娶了一位中国妻子的他,足可自称半个中国人。

作为墨尔本市议员,他拥有超过8年经验。他对政府工作、自身在市议员一职上的优势、以及本地居民、华人社区有着足够的了解。他相信,成为好议员的决定因素之一,是在本地社区、社会的活跃度。他熟识各党派人士,并有着良好的交往,但与此同时,作为独立参选人,他将最大限度地代表本地居民意愿,传达他们的需求,为他们争取最大权益。他呼吁只要有投票权,每个人都应投下自己慎重的一票。如能当选,他希望能为Monash市寻求中国姊妹城市缔结良好关系,并为当地住宅规划作出更多的贡献。



董兴才 William Dong

City of Monash


来自上海,出身于城市规划领域,在地铁设计与房屋设计等方面拥有多年专业经验。1990年来到墨尔本,为当地城市规划出谋划策多年。

他为推动当地改革、建设奋斗了16年。对于大多数人超过14%的地方税、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波动带来的税后提高,他表示强烈的异议。他希望如能当选,能够推动税收系统的改革,降低当地居民的税收率,希望将赋税真正取之于民用于之于民。对于当前议会,他希望能更有效地控制各方面建设成本,做到更经济有效的公共建设。此外,如能当选,他希望能改善当地交通规划、公共社区建设以及儿童文体教育设施。



谢丹青 Dan Xie

City of Whitehorse


知名艺术家,1990年来到墨尔本学习工业设计,之后定居。

作为艺术人,他希望能为推动本地的人文建设、发展做出贡献。对于本地目前运营不良的艺术中心,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意见。他希望在当选之后,能提升本地艺术氛围培养、建设良性人文艺术环境。他希望,以华人传统厚德载物兼容并蓄的理念,建设更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并加重对于犯罪的打击与环保的推进。




马赫 Tom Ma

City ofWhitehorse

Morack Ward

出生于中国上海,来到澳洲已有十多年,自称1.5代移民的他,自小求索于政治与科技两条道路,旨在更多人做出更多贡献。

作为政坛的年轻华人声音,他关注着当地社区老龄化的问题。希望从身心、文化、语言、家庭多角度关注华人社区老龄化问题,为推动华人在澳生活的方方面面尽一己之力。

陳威男  Philip Tan

City of Whitehorse

Elgar Ward


新加坡籍华人,来澳定居数十年。出身环境保护领域,热心公益事业,曾亲身前往难民营进行志愿者工作,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着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眼光。

他认为,不仅是华人,所有小众群体,都是澳大利亚居民重要的组成,他有责任站出来、为所有弱势群体发声、争取平等权益以及最大福利,为推动建设和谐融洽的当地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他的竞选口号是“Checks & Measures”,来自于他坚信,好的政府管理绝不是平衡多方势力或妥协于现状,而是以积极推进的态度给予所有问题最合适的解答。若能当选,他乐于接受任何民众的挑战、监督与投诉,并希望他们不仅带着问题,也带着自己的看法与诉求前来,为更好解决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份答案。




吴敏文 Wu Minwen

City of Great Dandenong

身浙江,拥有理学学士及法学硕士学位,做过律师,也做过焊工、保姆,目前从是商业资讯工作。

他关注海外华人遭遇种种不公待遇,并热心奔走四方,为其呼吁申诉,发起互助活动,寻求为受欺凌华人寻求保护与支持。他希望通过提升就业率,建设更有保障、更安全的当地社区。



刘源安  Frank Liu,City of Wyndham


来自中国西安,从事IT行业。1996年携全家移民新西兰,2000年移居墨尔本。曾服务过ANZIBM等大型企业技术部门,对大型项目及团队管理拥有丰富的经验

他自02年搬至Wyndham,亲眼目睹了本地迅速的发展。然而,他认为,对于与当地人口迅速增长不匹配的,是相对较落后的教育建设、交通建设,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此外,面对近来逐渐提升的小型犯罪案件几率,他希望政府能够在当地增设警察局、增派警力,提升治安管理。如能当选,他希望能够以自己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与沟通能力,游说政府,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


雷示人Kevin Louy

City of Melbourne


连续两任历时八年,担任墨尔本市现任市议员,曾担任时代时代周刊评出最佳市长苏震西之办公室主任。将与现任市长一起,竞选市议会席位。

对于连续六年蝉联全球最宜居城市墨尔本,他充满骄傲与自豪。墨尔本的繁华之中,融合了亚洲不同地域的繁华。政府在推动多元文化发展、各民族和谐共处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过去的工作经验中,他深深体会到,建设更好的当地社区生活与文化,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团队协作,他欢迎任何有意协助、支持当地发展的热心人士主动联系他,为建设墨尔本的美好未来共同努力。



邹慧心  Wesa Chua

City of Melbourne


出身中国香港,定居墨尔本26年,拥有工程、商学双学位,创建国际留学生援助组织。

她与她的竞选伙伴拥有丰富的政府工作经验,今年参选旨在建设更强大的墨尔本而努力。她希望如能当选,能够提升当地治安管理,改善无家可归民众的生活,帮助华人背景的老龄人在当地社区的晚年生活得到照料,为国际留学生提供更有保证的生活援助与支持,并鼓励、支持更多的小型商业稳定发展。





  Jing Li

City of Melbourne


生于中国南京,24年前来到墨尔本求学深造,从事经济金融领域。

她在中国时,了解到因为自己祖上的经历,致使母亲经历了曲折的求学经历。因此她分外珍惜作为独立候选人参与竞选的身份与机会,并希望以自己独特的经历与判断,为推动城市建设、争取平等、尊重的公开环境做出贡献。


俊希  Jun Xi Su

Deputy Mayor

City of Melbourne


维州华联会主席、项目经理,多年担任SBS广播电台有问必答听众热线主持人、为在澳华人介绍、争取各方面福利。

本次参与副市长竞选的苏俊希,秉着一颗平常心,以及为市民做好服务的初衷,希望能够促进政府、社会等多个层面的中澳两地交流。无论竞选结果如何,她认为自己一样会坚持帮助华人生活以及当地社区的发展前进,尽自己的本心。





当天候选人演讲结束后,前联邦参议院陈之彬、前人民大使赵捷豹与所有候选人就竞选策略、华人与当地冲突,以及文化隔阂桥接进行了激烈的交流讨论。

 

论坛最后,澳华联盟秘书长潘华代表活动方向各位前来论坛的候选人、嘉宾以及民众代表表示感谢,希望各位政坛新星无论竞选结果如何,都能为推动华人生活进步、争取华人当地权益做做大努力;他表示,今后澳华联盟将为支持华人参政,发起并组织更多有益的交流活动。

聚澳传媒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欢迎转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