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秀的衡量标准究竟是什么?
学习和学生工作、社团如何才能相辅相成?
如何以更加开阔的视角重新解读专业的定义?
怎样脱颖而出,找到靠谱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
这么多问题让人有如雾里看花
远大精英咨询将成为为你拨开雾障的引路人!
丰富的学生工作和实习经验成为了她打开四大的金钥匙
她,靠着自己的努力,衣食无忧,工作优越而稳定,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不是童话故事,也不是心灵鸡汤。学姐的那些年,不是成功学的简单复制,汗水与泪水,机遇与挑战,讲得出的是故事,道不尽的是人生。
今天,主页菌特地采访了王慧学姐。
个人简介 王慧
本科专业:会计系
录用单位:毕马威
团学经历: 大一班长,大二年级长,大三团委副书记
实习经历:苹果公司,莫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紫金信托,南京新东方
Q1
Q:学姐曾在莫愁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实习过一段时间吧,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公益组织?
A:五福家园青年实习岗评选活动时,五福家园邀请了莫愁的秘书长做评委,活动结束后秘书长也想和我们合作开展实习岗的活动。但莫愁在公益组织领域发展得还不是很成熟,不太适合和咱们院正式合作开展实习岗,我就自己先去尝试了下.
Q2
Q:尝试之后在公益组织有什么感受收获呢?
A:因为莫愁很小,所以对每个去他们那里干活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活动都会带上你,比如去和第三方谈事情(画家,私人老板,甚至还有毕马威南京所CSR的同事,我入职之后大家就都想起来了),参加各种公益届的活动(比如各种培训,就有机会接触全国各种优秀的公益组织)
比较强烈的感受是:公益组织是个很容易微创业的地方,即使是非常小的组织,也很难做得很好,特别是在没有资源的时候,你怎么设计公益产品,怎么招募激励志愿者团队,怎么保持较为稳定的现金流,甚至在对关系上保持和政府的联系,这些对培养leadership都蛮有帮助的.
Q3 Q:嗯嗯,真的很棒。我们虽然现在大一,但也有参加很多志愿活动的机会,以后有这样公益组织的实习机会我也想试一试。
学姐,我们马上团学就要换届了。关于留部的问题,你在团学做了三年,我想问一下,可以处理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么?
A:我可能理解学习和工作关系的问题为学以致用的?学和用?的关系问题
虽然各类评奖评优和成绩挂钩,但这涉及两个方面:
1.你个人有多在乎评奖评优,得了很多奖就意为着个人很优秀么?你对自己进步的衡量维度是什么?对于商业逻辑,洞察力什么的用什么来判断呢?
2.另外个角度,当你对知识体系和商学实践特别了解的时候,成绩会差到哪里去呢?
我在那个公益组织干完再回到学校听课是非常激动的,发现老师讲的非常有用,比如审计里面讲的公司战略。当你把自己放到leader的角度,你会发现所有东西都是有用的。
Q4
Q:对于专业分流,学姐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可能管院比经院专业区别更大,但是南大本科的专业对以后就业影响大么?
A:首先,分流是按照学分绩为依据的,大部分人会选择会计或者金融。
其次,我自己有几点思考:
1.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很大一块业务是保险,咱们保险专业相关好像也没有这么火。
2.?关于专业,就拿会计来说,引用一段话“你会从会计报表开始,但那只是个开始,要是你只想在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判断就会犯一个又一个错误,我们要理解会计学,还要理解会计报告中隐含的意思,透彻理解后还要问许多聪明的问题,让自己能够判断目前的情况到底如何”,我们对专业的选择和理解视野可以更开阔些。
3.从投资的角度讲,如何才能取得卓越的投资结果:学会别人不会的东西,以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或者对问题分析得更到位,这些都不是仅仅学习一个学科就能做到的,所以不论选择什么专业,都需要综合的跨学科学习嘛,只是说选专业意味着你想先从哪里开始
Q5
Q:嗯嗯,学姐的视角要比我们现在都开阔很多?可能我们现在更多的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gpa希望努力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但这样眼界太狭窄了。而且我觉得对于职业发展来说,我觉得南大实习方面优势不足,学姐以前有想过去上海工作么?
A:环境当然蛮重要的,特别对于行业来说,上海的金融,互联网等要比南京好很多。我们身边有许多同学去上海实习的,能坚持下来的人都非常非常的优秀.
Q6
Q:实习方面,由于地域原因,资源优势不足,我们该如何去弥补?
A:那就去试试看。很多企业看你是南京的学校拒绝了你,那你就再申,申一次不行申两次,总会有人要你的。当然,差距放在这,能不能拉小差距关键还是看你想不想去做,你要不是真心想投入,什么都是假话。另外,除了做实习,你也可以去恩派这样的公益组织做项目,如果你不能通过公司证明你很优秀,那可以通过你做的事情证明。我之前去面百威的时候,周围一起进内推的人,有自己开淘宝店的等等。按你自己的想法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要去跟风,也不要去应付一些事情。不能总想着把上面交给你的任务完成就好,多去想想有没有什么可开拓的东西。
Q7
Q:实习什么适合开始比较合适呢?
A:对于实习,我个人理解,实习开始早些会比较好,一方面第一份实习后对知识学习的感觉可能会不一样。另外,如果到后面还没有实习经历,可能会有心理压力,而且第一份实习有了后,第二份可能会相对容易些。
Q8
Q:学姐的第一份实习是什么时候?我们该怎么申请呢?我们应该通过商赛,企业校招还是其他什么途径获得?因为低年级申请的职位的确有限.
A:我的第一份实习是参加校内的求职大赛获得的,在大一的暑假。至于申请,有机会就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开始可能需要学生工作的经历来show工作想法,能力,而且真的许多能力是需要学生工作这个机会好好培养的,包括优秀的表达能力。
我认为,其实“创业”无处不在,在哪里做事都可以当创业来做的,这样就会慢慢尝试与培养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
生活重在乐趣,把知识整合得好玩一点,把事情做的好玩一点,这个过程就很有意思啦。
Q9
Q:除了通过实习来提高自己,还有什么行动呢(你觉得在实习中如何才能尽最大可能地提升自己呢)?
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读万卷书在前面,因为如果没有对知识的把握,你去实习做事情就没有感觉。后来我去信托公司实习的时候,我就想这次要好好的学习,但是发现还是挺难的。因为你是想学的,但是没有人带你,你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在短时期内熟悉自己部门业务的重点难点。比如说我在风控部门,每天的工作是找领导签字,写评审会意见,编项目,但其实内容一点都看不懂。虽然我是学会计的,但对那些风险资本率,那些比如说资产,包括公司的风险系数等上不很了解。后来有一天,去找审计部签字,他们的部长是当时面我的面试官,让我把公司的平台类业务和房地产类业务都挑出来看一看。从我自己作为员工的角度,我很受启发也很感动。业务的东西大家都会学到,都会接触,但是很多态度方法方面的东西需要自己去领会。
Q10
Q:学姐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之类的证书吗?
A:没有。应聘毕马威过程中公司也不怎么看这个的,只是在网申的过程中会给你提供ACCA,CPA,CFA这样的选项。另外毕马威公司内部有很多培训,不会有太多专业门坎上的限制。不过你如果考了一个CPA那还是很吃香的,很多考了CPA的研究生找工作还是很顺利的。
Q11
Q:传闻在四大工作非常苦累,你怎么看?
A:还好,要加班的话不会过12点。关键是喜欢,我之前在新东方做他们的校庆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人觉得工作与生活之间排斥得厉害,其实我觉得如果你工作不好,生活也一定不好,两者是相互关联的。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五年之后,十年之后,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在投资领域,做决策的时候,重点不是决策正不正确,而是决策正确时你能赚多少钱,错误时你会赔多少钱。比如我们参加一个活动,不是单纯地为了有这样一个经历,而是你从中学了什么,当你犯错误的时候止损点在哪里,真正能学到的东西是你自己对你自己行为的控制。
- 分享给想进四大的孩子 -
文章出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