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二期的斯里兰卡国际志愿者活动
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第一期的活动也已经告一段落了。
回望这短短十几天的支教援建时光,
有领悟,
有感叹,
有不舍,
有惜别。
每个小伙伴心中
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斯里兰卡,
每个小伙伴心中
又对“志愿者”这三个字
多了些切身的体悟。
作为志愿者中被公认的“孩子王”,Jason是这样说的:
当地人并不是那么富足,而且可以说是很困难,但是在他们脸上很难看出来对生活的绝望。他们都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开心,开心时就唱起自己喜欢的歌。我还结识了一群新的朋友,他们年龄几乎都比我小,但是令我惊讶的是他们的见识和眼光都已经很成熟,不禁让我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在未来自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很难过的事情,也许我会回想起这次的活动,它会给我最好的心理安慰。当自己想到那时吃不好,睡不好的时候依然能够好好的完成任务,这会是自己的一剂强心针。
另一位收获满满的志愿者王缇萦Taryn似乎又有着同Jason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读书的这些年空余时间不少,也背着包走过很多地方。渐渐地,在追求美景的同时,对人文环境的兴趣愈发凸现出来,而志愿者活动无疑是深入了解当地人生活方式的一个绝佳选择。
在Kinniya的学校里,我第一次尝试用手吃饭,第一次和二十多个孩子在沙地里玩耍,第一次用滚筒刷墙,第一次开荒除草。
正如当地校长所言,“如果从未拿起工具,就永不知生活可以如此艰辛”。
整个劳动的过程,将我对志愿活动理想化的期待,转化成为实际的体悟。难能可贵,在年轻的时候,一次志愿活动,让我有机会遇见不一样的风景,遇见志同道合的朋友,遇见更好的自己。
众所周知,
美食美景可以令人
流连忘返
欣喜趋之,
小编认为
这些小伙伴们言语中透露着的
这段
有意思且有思考价值的生命旅程
更让我为之向往。
作为DNC的代表
以及这次志愿者活动的领队,
千帆有着比其他志愿者更深刻的感受~
从她的口中,
日常的琐碎,
生活的艰难,
支教的快乐,
都被赋予了价值
QA
能讲讲这次的志愿者活动每天的具体安排是什么样子的吗?
我们这次志愿者团队一共有18人,包括15名中国人。我们分为三个team,一个Kitchen team和两个Working team。Kitchen team 平时要比其他的team早起30分钟去厨房帮工,帮助准备早餐。Working team的工作主要是为学校装扮操场、完成一幅较大的室内painting以及日常除草。
印象最深刻应该是,我们在离开之前完成了一幅很大很漂亮的painting。
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该画些什么,一次看日出时,我发现校园外地处100米的地方就是印度洋。
当时我的第一个insight就是要画一片大海。在这面大海的左边画上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右边画一座城堡,连接原始居住区和城堡之间的是一艘船,这艘船我们是按照郑和下西洋的船画的,象征一种探索和开拓精神。船上还有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国旗,象征两国友谊。正好下面我们利用了这面墙本身的岩石,夹杂画了一些趣味性的海底生物。
透过这幅画,我们希望告诉孩子们,有一天你们可以走出这里,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最后我们在这面墙上留下了“探索新知,拥抱世界”这几个字,很开心能给这个地方留下点东西。
整个志愿者过程中有没有超过你预期的地方?
超乎我想象的地方是,出发之前我以为大部分人决定参加这次志愿者活动是为了旅游或是让自己的简历更加好看,可以让自己的某些经历显得不一样,我真的以为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去了之后我发现这些志愿者其实很有情怀,是真的想去志愿,真的想去帮助这些孩子,为这个地方做些事情,哪怕很小,很微不足道。
而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做的事情其实蚍蜉撼树。不过反过来想,我们somehow,给当地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有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可能。起码我们十几个人站在那里,他们知道我们从中国来,就好像是一本活的中国教科书。我们是什么样子,他们眼中的中国大陆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对你自己而言,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呢?
最大的感触是幸福感倍增,相比较他们而言,我们真的幸福太多太多了。
这里的很多孩子是04年海啸时候的遗孤,当地有个叫Christian的人自愿留下来做这学校的校长。Christian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本来可以从事当地很好的职业,但是当他看到这帮孩子以后,就决定留在这里了。这个学校不收学费,如果遇到特别贫困的学生,学校还会给他们资助。
这之中有发生比较困难的事情么?
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是住宿环境。
第一个晚上不是特别习惯,但是第二天早上醒来听说了这个学校建立的背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这些孩子的背景以后,我觉得我应该去适应这个地方。
尤其是auntie后来告诉我们,其实每次我们餐桌上吃不掉的饭菜,她都会收集起来送到挨家挨户,这也就是说,这个村子里还有太多的家庭,还吃不上这样的东西。
有总结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么?
如果下次再参加类似的活动,不管是什么地方,我会提前做更多的research。
Research包括当地的历史和人文,当你肚子里有了对这些地方的了解,去到这些地方的时候,你才会理解这里的很多东西,也才想要了解更多。
我去斯里兰卡的时候其实是对这个地方并不特别了解,其实也是比较懵的状态。对这里的一些思考和想法也是浅尝辄止。
关于志愿者生活方面的建议,如果去之前就了解到这个国家所有人都是用冷水洗澡的话,我可能会告知大家这个地方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有人比较不适应,自己可提前备好姜茶,对于生活用品的准备也可以更周全一点。
对自己的期待?
当然会有很多的期待,但可能不是现在。当我的社会阅历成熟到一定阶段,也有了一定的独立经济水平以后,我希望通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方式帮到这里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里的很多公共基础建设,其实是中国人帮助建立起来的。还有旅游业,很多东西其实也还是中国人在做。所以机会很多,值得做的事情也很多。
如果有机会,我可能会故地重游。多年以后回来看一看这些孩子们,看一看auntie,uncle还有校长,那个时候我希望我能带来更多。
在斯里兰卡的这段时光很充实,刚刚回悉尼的时候,没有了鸡鸣,狗叫甚至突然有一些不习惯。但是我想过了,现在自己唯一能做的还是充实自己,珍惜身边的一切,完成当下该做的事情。简简单单,这可能是这次最大的收获。当有一天我可以去反馈社会的时候,在斯里兰卡短暂十几天的所思所想或许更有意义。
虽然对千帆的采访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
但是在这十几分钟里
展现在小编眼前的
却是一个浓缩版的斯里兰卡~
一次短短的旅程,
交换一次心灵的洗涤~
深刻而有意义的人生体悟,
取决于是否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
正如千帆所言,
支教和义工本身可以毫无意义,
也可以意义非凡,
看你以怎样的价值观看待它~
如果通过这一契机
可以引起大家的所思所想,
那我想,
不论是参与者,
抑或是旁观者,
都会觉得收获满满~
那么,
接下来就让我们期待
第二期的斯里兰卡国际志愿者活动
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惊喜呢~
文中所有图片均由本次活动志愿者亲自拍摄
悉尼总部地址:Suite 903, 370 Pitt Street, Sydney 2000
悉尼总部咨询电话:0488 888 362
墨尔本分部地址:Suite 509,2 Queen Street, Melbourne 3000
墨尔本分部咨询电话:03 9629 6788
官网:www.dncconsulting.co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