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刷朋友圈免不了总会见到各种文艺范,读了本书就要拍个照昭告天下,然而恐怕真正的爱读书的人是不需要装的。你可知,在美国街头,流浪汉们坐在街手捧本书便可旁若无人的读着。究竟中国和美国差在哪?或许就在这“装”与“不装”之间。
文/侯健羽
From 世界华人周刊
恃才傲物和财大气粗没什么两样,都是一种暴发户心态。一个是以为自己比别人有钱就高人一等,一个以为自己多读几本书就有资本瞧不起别人,说话故意让人听不懂。这些人骨子里把金钱和知识当奢侈品,成天拿出来炫,却看不见那些老钱和世代书香早把这些内化成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的一部分,高调炫耀根本没意思,只是日常说话的谈资而已。国内某些文青聚集的网站上那些用来“装”文艺的知识,对有些人来说只是常识。以常识的语气去谈论文艺,应该是对“装”的人最好的讽刺了。 当笔者在微朋友圈里写下这段话,倾刻间引来不少点赞和评论。国内的朋友纷纷表示深有同感。看样子,读书和显示自己读很多书的确是一件需要“装”的事情。豆瓣网上甚至出现了《文艺青年装B指南》,其内容无非就是列出些中外必读书目,怕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再列出些小众书目,让别人觉得光你知道而他们不知道。 笔者甚是奇怪,为什么读书成了一些中国人“装”的东西了?那么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也爱拿知识“装”吗?目前人在美国,就来说说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吧。其实,很多在中国人眼里需要“装”的东西,美国人是不装的。
比如,和朋友去酒吧喝酒,带着一份孤独的情怀去星巴克端着咖啡坐上半天,去奢侈品店买大牌衣服鞋子包包,在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冒出一句大家都看不懂的“翻译体”哲学句子,逢人就说不听流行乐只听古典大咖,等等。笔者有几位文人圈里的朋友就属于这种,每当他们“文艺”了,准有周围人说:“你说话能不能好好说?非得让人听不懂才显你比别人高级吗?”“文艺青年”曰:“你们这样说只能暴露你们读书太少,不配和我交流。等你们多读点书再来和我辩!”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如何辨别身边的聪明人》,其中一条就是能用简单的话解释复杂的概念。由此想来,那些“装文艺”的读书人故作高深并不是想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显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或者喜欢“皇帝的新衣”中做皇帝的快感。
其实,中国人把读书当成“装”的资本,还是中国近代精神匮乏的缘故。虽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其中流传下来的经典好书也不少,可那都是供社会上层阶级享用的。普通百姓为生计发愁,哪有心思和时间读书呢?到了近代,中国十年浩劫中更是除了毛语录不让读任何文艺作品,好不容易有了知识复兴的八十年代,大家又在八十年代末那场风波后把目光现实地转到赚钱上去了。在中国,读书作为一种大众普及型的精神活动,才刚刚起步。人们认为要先满足了物质生活,才能转向精神生活。
不过,“装文艺”未尝不是件坏事。笔者在读《美学原理》时碰到一个概念叫“装模作样”,大概意思是,一个社会中上层阶级为了把自己与大众区分开来,往往会在生活品味上独出新潮,从穿衣、饮食、读书、艺术品味等方面引领潮流。但大众不能让自己显得低人一等,于是追赶潮流,开始学着上流社会“装模作样”。等到大众都“装”得差不多了,上流社会又开始发现新的潮流,以显示自己的独特身份了。久而久之,大众的品味也随之提高了。在中国,读书这件行为本身自古就是权力阶层的专属产物,所以中国人总觉得读书是种高高在上的行为,说白了,就是读书在大众活动中的相对缺席,才使大众去“装模作样”。试想现在的中国人,有谁会为自己吃上白米饭而“装”呢?因为能吃上白米饭的人太多了!
美国人读书是不需要在他人面前装的,虽然美国的书很贵,但美国人并不缺书读。
一来,美国人有闲
他们下班不需要四处应酬,物质的发达使多数美国人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他们更不会把时间花在打麻将上面。咖啡馆、公交车、公园里,都能看到埋头读书的人。有时,甚至可以看到街边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也手捧一本口袋书在读,那脸上宁静的神情让人觉得他俨然一个精神贵族。在智能手机兴盛的今天,很多美国人依然用口袋书打发时间。移动充电宝在这里不如中国那么有市场。
二来,美国的公共图书馆非常发达
美国在上世纪20年代积攒了很多“老钱”(old money),这一时期,很多有钱人在死前把一生的积蓄都捐给了公共事业,如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留给子女的只是一小部分。再后来,这些图书馆就成了非营利性组织,由董事会负责向社会筹款、管理日常运作。
由于美国社会的非营利组织在管理上独立于政府,使它们可以自由接受社会捐款,而每年的财务都会向美国IRS(Internal Revenue Service)上报,无论是谁都可以在网上清楚地看到这些组织的财务收支状况。这种透明的制度促使社会人士放心大胆地向图书馆捐款、捐书,使美国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得生机勃勃。无论哪个城市,隔不远就可以看到一座或大或小的公共图书馆。
如果附近的图书馆没有想借的书,人们可以在网上申请馆际传递,然后去最近的图书馆取。书目更新速度也很快,既有经典名著,也有最新的畅销书。图书馆中的儿童阅览区更是一大特色,那里布置得色彩斑斓,让小朋友们从小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在美国,如果你有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的卡,就可以在全美的线上图书馆系统(OverDrive或3M Cloud,取决于你所在城市的图书馆用哪个)借阅电子读物。你可以把最新借阅的电子书、有声读物,或是电子杂志发送到电子阅读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Kindle或Nook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过去笔者一直纳闷,为什么美国的书这么贵,盗版又不猖獗,公民整体的知识面却很广。原来是他们的公共图书馆非常发达,只要一张图书卡在手,看书、看报基本就不用花钱了。美国人用这种方式不仅使普通人的阅读量增涨,也间接保护了写作者的知识产权。
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有读书习惯,所以“读书人”并不像在中国一样是个特殊的分离的存在。很多中国人刚到美国时,看到大街上美国人那五大三粗、阳光而直率的样子,觉得他们定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主。事实上,只要深入交谈就会发现,无论是坐在美国大学的课堂,还是闲时与咖啡馆里碰到的路人甲一起骂骂美国政府、评论时政,他们都能从所读过的书中找出论据,进行理性分析,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那些对于国内人来说高大上的名字,如福柯、尼采、霍金,甚至中国的孙子、庄子、孔孟,很多人都能像常识一样脱口而出,可见美国人的阅读量之大。甚至那些看上去十分彪悍、身材健硕,还露出多处纹身的貌似“黑帮分子”的人说不定也是满腹经伦。这与国内某些恃才傲物“读书人”的文弱和酸臭形象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说明,美国人并不需要去证明自己是“读书人”,因为那本是他们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里,“读书人”是渗入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就连《教父》中的小教父Michael,也是达特茅斯学院的高材生不是?可以说,就连做黑帮老大也得多读书,不然事业都做不大。
最后回到中国。其实很多中国人还是非常渴望读书的。只是读书资源都相对集中在如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市立图书馆已经沦为了破败不堪的摆设,书目也久未更新。当地人都不知图书馆的门朝哪开。反观北京的国家图书馆、西单图书大厦、中关村图书大厦、三联书店,常常被各地的读者挤得水泄不通,好多人只能坐在台阶甚至地上阅读。有次光顾西单图书大厦,居然看到不少读者装了满满一购物车,吃力地推着前进。而国内中小城市的书店,里面除了快速成功、官场厚黑,就是教材教辅,找不到什么人文气息浓厚的书籍。资源分配的不公,使得中国人口素质呈地域性分化。在北京城区,人们的目光充满精气神;到了地方小县城,街上多数人的目光都变得呆滞了。写到这,不禁想到去年被中国政府取缔的乡村立人图书馆项目。如此一来,中国底层大众想得到更多的精神食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一个社会,如果读书只是某一个特殊群体的专享物,那么它离公民社会还很远。
本文系转载,By 侯健羽,From 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 wcweekly,澳洲乐邦移民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