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华裔女演员刘玉玲,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工作后一直很努力的攒钱,这笔钱叫做“f*ck you money”。这样,当你老板要解雇你,或是让你去做不愿意的事情时,你就可以很有底气的甩他一脸“f*ck you!!”(姐有钱,去你X的!)
今天我们来聊下「财务自由」 。
我们常说的财务自由是引自西方投资理财中“financial freedom”的一个概念。财务自由是指你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要超过或等于你的日常开支,这是我们大多数人最渴望达到的状态,如果进入这种状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退休或其他各种名称。
财务自由跟你是否年轻或有多少钱无关。
如果你能从本职工作以外的途径赚到足够你日常开销的钱,你就已经财务自由了。
我们之所以提出“财务自由”是把它作为投资理财的一个终极目标。
一个人投资理财为的什么?在商业社会里,财务条件是对人身自由的最大约束条件,这种约束就像地球引力,任何人都无法摆脱这种引力。追求财务自由的目标就是将这种财务的“约束力”降到最低,寻求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
一个人要做巴菲特几乎不可能,但达至财务自由还是可能的。我们对财务自由的标准其实并不高,概括有几条:
1、不必为钱而工作
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为了“讨生活——make living”,即为个人或家庭,为供房供车,为维持一个体面的“成功人士”的生活而工作。工作一旦停止,则“体面生活”会变得“不体面”。所以大多数人都在为“钱”而工作,尽管有时老板脸色难看也只能忍气吞声。
如果,你可以不必为钱而工作,而是为兴趣而工作,那你有幸在通往“财务自由”的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认为“为兴趣而工作(work for fun)”是迈向财务自由的第一步。很多通过创业而成功的企业家,最初就是从“做感兴趣的事”开始的。比尔.盖茨,杨致远当初的创业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最初他们也不知道会获得这么大的一笔财富,金钱和财富只是他们为兴趣工作的一个意外收获。
即使专业作投资的巴菲特也不是直接冲着“钱”去的,他的兴趣在“价值发现”。正因为巴菲特的兴趣专注于“发现好的公司,并买下”,所以他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阅读枯燥的数字和报表,而很少关注股价。
我们很多人投资就是直接冲着“钱”去的,什么商业模式和价值分析并不是兴趣所在,他们兴趣的焦点在“股价=钱”,一个涨停板让他们High,一个跌停板又让他们down。他们完全被哪个代表“钱”的价格曲线所控制,即使作投资他们也是“为了钱而工作(work for money)”。但最终的结果你会发现他们离“钱”越来越远。
2、保持财产性收入的净现金流入
除了工资收入外,财产性收入是达至财务自由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保证不工作的时候也有净现金流入。
财产性收入可以来自:房租;股票红利;债券利息。财产性收入中一个重要概念是:净现金流入。
有的人可能拥有不少物业,但每个月下来收入的租金还不够覆盖银行的按揭供款,现金流是负数。像这样的资产在财务负债表上是一个“债务(liability)",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asset)"。作为一个企业的股东也是一样,如果每年从这个企业分不到红利,而只是不断地追加投资,那这份股权也很可能是一个“liability”。
很多民营企业家正是将“企业和家”,“资产和负债”混为一谈,把公司的财务和家庭的财务理到一块,误把“债务”当“资产”。如果公司财务一旦出问题,个人和家庭也都被一锅端了。保持财产性收入的净现金流入,其实是投资理财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当一项资产不能给你带来“净现金流”的时候,它很可能就是一个“债务(liability)”。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理财命题。
3、保有一定量的净资产
如果要给“财务自由”一个定量的概念,即净资产(net wealth)。如大家经常提到的一个资产管理人常用的概念:高净资产投资者(High Net Wealth Investors/HNWIs),即:总资产-总负债≥100万美金。这是现在的水平,如果你的目标是定在20年后,考虑到通胀的因素(年均2%),这一定量标准应该是:一线城市446万;二三线297万;小城镇149万。
4、保有一个平常和自由的心
一个人要有多少资产,才能达至心灵的自由?这实在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一个真正的“财务自由人”应该是,一个既有钱,又有闲,和保持了一个平常自由心的人。钱不一定能使人自由;但没钱,一定不自由。若要达至财务自由,既要身往之;还要心往之。
财务自由的最高造化:
你不必为衣食的节俭而感到羞愧,因为你不需要用大腹便便来证明你的富有;你不必炫耀你的财富而得到尊重,因为你的人格已竟显光辉;你的财富只为:让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过上舒适(不是奢华)和有尊严的生活。
这样,财富才能使你达至真正的心灵自由。这也许才是财务自由的真谛。
【文章来源:微信易读/易读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