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为正月节,立为建始,春木之气始至,故称为“立”。春立于“冰雪莺难至”时,所谓“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春就在冰雪中静静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释,便“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了。
一候东风解冻: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火气温,由此才“冻痕销水中”,“波起轻摇绿”。
二候蛰虫始振:立春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藏之虫,此时被惊醒,动而未出。
三候鱼陟负冰:再五日“鱼陟负冰”,陟(zhì)是升,鱼因水底暖,感知阳气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负冰。“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春气还弱。
— 咬春 —
吃春饼、嚼生萝卜叫“咬春”;交相庆贺叫“拜春”;乡民以麦米豆抛打春牛叫“打春”;南方还有摸牛脚之俗:“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查最早楚俗,立春日在大门上立春字为“讨春”;唐人始作春饼,卷饼用生菜为“春盘”,妇女在头顶戴“迎春髻”,互赠春词为“春帖子”。
— 迎春 —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 报春 —
民间,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
一个人站在田间敲锣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着迎春的赞词,到每家去报春,挨家挨户送上一张春牛图或迎春帖子(或众农家敲锣打鼓将小孩拜请回家,摆上果品春盘在案等待春的到来)。
在这红纸印的春牛图上,印有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人牵着牛耕地,人们称其为“春帖子”。其意在提醒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抓紧务农,莫误大好春光。
— 鞭春牛 —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 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 句芒神 —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诗人这时忆起了当年在“两京”(长安、洛阳)过立春日的盛况:盘出高门,菜经纤手,一个个迭送白玉青丝,好不欢乐。可是现今经过了安史之乱,困居夔州,再也不能过那样的立春日了,悲愁之际,只有呼儿觅纸,题诗遣怀。
《立春》
宋•朱淑贞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
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
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 朱淑贞在立春日挑生菜,卷春饼,剪幡胜,好一派迎春景象。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京都立春日的欢乐情景,如此欢快的诗词在朱淑贞的作品中是不多的。
《立春日》
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螘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 新岁刚过又立春,闲居山村的陆游早已与乡亲父老建立了真诚的友谊。陆游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丰年农事感到由衷的喜悦。但他毕竟是壮志未酬的政治家,最后两句写景叙事中暗寓讥刺:那些达官贵人尸位素餐,醉生梦死,却无福领略山村风光自然美的乐趣。
《汉宫春·立春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 这首写立春情景和自己感怀的诗词很有代表性。描写惜春、恋春、怨春的同时,借以抒发功业无成的苦闷和对北方故国的思念,同时也隐晦地表示了对统治者苟安江南的不满。
《立春日感怀》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 这是诗人在瓦剌入侵被击退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的。遇此佳节,引起了诗人思亲之念,但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句中表达了诗人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