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告诉你:是什么让你动心?

2019年05月07日 澳大利亚政府教育资讯




趋利避害,这似乎是人类的天性:遇到奖励就前进,遇到惩罚就退缩。但是,人们行动仅仅就是为了趋利避害吗?那被许多管理者奉若真理的“胡萝卜+大棒”的激励模式,真的那样颠扑不灭吗?


心理学理论的一股清流


人们到底为何行动?这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差不多40年前,就有两位先锋心理学家开始跟主流心理学理论唱反调。在他们看来,主流的“胡萝卜+大棒”的行为主义解释理论早已过时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正是行为主义理论大行其道的时候,两位纽约罗彻斯特大学的年轻学者,Edward Deci 和Richard Ryan,开始向这个理论发起挑战。他们认为“胡萝卜+大棒”理论过于肤浅,遗漏掉了一些重要的东西,而他们自己的理论将颠覆这一浅薄的认识。


Richard Ryan现在是澳大利亚凯斯林大学的一名临床心理学家,主攻积极心理学与教育方向的研究,他说:“人总是会被一些内在的能量驱动——人们天生想要学习,天然具有一些内在的动机,完全不需要像胡萝卜或大棒这样的东西来驱动。我们主要就是想要搞清楚这些内在的驱动因素: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消亡的。”


经过多年的合作研究,Deci和Ryan在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1985) 一书中提出了他们著名的自我决定理论(SDT)。这股理论的清流随即赢得了数百位学者的支持,他们二人也因此被看做这一理论的奠基者。



2017年,他们又出了一本新书,与30年前那本书相比,更为详细地解释了自我决定理论。他们二人目前已经是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SDT也成为全世界引用最广泛的理论。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一书的作者Dan Pink形容,他们是其他研究者所围绕旋转的恒星。“他们是真正的先锋。40年来,他们被看做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两位社会科学家。”


什么是自我决定理论?


人问什么会行动?自我决定理论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学习知识、充实自己的行动欲望,这些内在的行动欲望是有三种心理需求构成的:能力(发展技能和处理任务的能力)、自主性(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和亲缘性(归属感和联系感)。当这些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和培养时,我们可能就更有动力去做事,而不用寻求外在的回报。这就导致了Deci和Ryan所说的“高质量的动机”。


Ryan教授补充道:“这描述的是人们那种斗志昂扬的状态,人们能够全情投入自己所做的事情当中,并且能从行动当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愉悦的体验。”

从一开始,他们二人就知道自己的理论将会引发许多反对意见。到底谁对谁错?心理学实验结果说了算。他们发现,使用“胡萝卜+大棒”的激励方式,不仅没有人们想得那么有效,而且还会削弱人们自愿行动的动力,这一结果无疑是对行为主义理论的当头一击。


在早期的一个实验中,Deci让两组心理学学生去解决同一个难题,那些拿到报酬的参与者往往会失去兴趣,而那些没有拿到钱的参与者则继续尝试着去解决它。他得出的结论是:拿报酬的学生失去了完成任务的内在动力。Ryan教授告诉《罗切斯特评论》(Rochester Review) :

“我们站在了主流的对立面:奖励有时反倒会削弱动机,这对行为主义者来说是一种致命打击。”



“胡萝卜+大棒”真的管用吗?


如何看待“胡萝卜+大棒”的激励方式?不妨来设想一个情景:你有一个3岁的小侄女,蹒跚学步的她十分喜欢看书。为了鼓励她看书,她的父母向她许诺,她读得越多,得到的零花钱就越多,这样她就有更多的钱来买糖果和玩具。一开始她非常喜欢读书,她的存钱罐里装满了父母的奖励。父母停止给她零花钱以后,她也就对读书失去了兴趣。


为什么奖励反倒降低了小侄女读书的热情?道理是这样的:用玩具和糖果来鼓励她读书,其实是在暗示她,读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或者说,糖果和玩具比读书更有意义。这就向她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


Ryan和Deci并不反对“胡萝卜+大棒”的确会促使人们行动,只不过这种外在激励使得人们丧失了行动的内在理由,不再关注行动本身的乐趣,将人们变成只关注外在利益的人,错过了一些真正重要的东西:个人的成长、全情投入的专注感、行动的创造力等等。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二人才提醒人们关注行动本身,找到其中的乐趣,从而全情投入。



让改变发生


“胡萝卜+大棒”的理念影响了人们很多年,他们二人提出SDT理论不仅是要削弱这种错误理念的权威,而且还要引发广泛的变革:育儿、人际关系、雇佣关系、教育、医疗和体育等领域都会发生巨变。


但是,那些信奉“胡萝卜+大棒”政策的人依然很顽固,即使实验已经说明,外部奖励会削弱人民做某事的动机,他们却对这样的结论置之不理,想想那些用奖金来激励员工的公司,再想想那些通过体罚来激励小运动员的体育教练。


Ryan教授说:“人们坚持这种观点原因很简单:当你拿出一根大棒,用它来威胁某人时,他们马上就会跳起来,这样你的理论就会立刻得到证实。问题是,你没有看到它的附带损害,你越控制你周围的人,他们只有在你控制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反应。所以你会说,‘在我控制之前,我周围没有人受到激励——他们需要威胁或奖励。’你创造了这样的环境:用一种方式训练他们,直到你拿出大棒或胡萝卜,他们才会移动。”


SDT理论已经在雇佣关系、竞技体育等领域展现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似乎在教育领域的进展还是比较缓慢。Ryan教授说:“很多老师凭直觉就能理解这一原理,但是遗憾的是,学校教育的政策妨碍了老师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分数教育、应试教育极大地挤压了老师们运用SDT理论来激励学生的空间。”



找回真正的快乐


站在主流理论的对立面摇旗呐喊并不轻松,庆幸的是,Ryan和Deci并非孤军奋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研究,专门探索人们的目标或愿望是否能满足心理基本需求。一项涵盖35个国家的研究表明,那些追求物质财富和其他外部奖励(如名誉和他人认可)的人不太能真正快乐得起来。


Ryan教授解释说:“这些都是外在动机,即使你成功地实现了这些目标,也不太可能有更高的幸福感。你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自主权,放弃了亲缘关系,这些基本的心理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外在的奖励并不总是通往幸福的捷径。”


反观人们的现实生活情景,有太多的广告、成功学教科书告诉大家,豪车豪宅奢侈品能带来快乐。然而,相反的心理学实验证据表明,真正能让人感到快乐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崇高的目标、是当好人做善事、是卓越的人生。



作何选择?你需要自己的答案


所以,到底是应该为了找到好工作而用功读书?还是应该专心享受读书的乐趣?到底是应该为了功成名就而积德行善?还是应该单纯享受帮助他人的乐趣?……生活把一道道这样的选择题摆在人们面前。或许,你应该首先听听Ryan和Dec两位教授的声音。



素材来源:ACU国际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关注澳大利亚政府教育资讯官方微信!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