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重磅】央妈双降,影响几何?

2015年08月26日 澳洲若晨集团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同时,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不变。


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能力,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额外下调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鼓励其发挥好扩大消费的作用。


央行宣布双降之后,全球股市大涨。新加坡富时A50飙涨5.8%,标普500指数期货扩大涨幅至3.6%,德国DAX指数一度上涨4.1%。中国H股指数期货涨3.9%。美国国债、德国国债跌幅扩大。离岸人民币兑美元(CNH)扩大跌幅。


2015年6月27日,央行实施“双降”,次日沪指大跌3.34%。这次双降之后,明天沪指能一扫颓势吗?


民生证券管清友解读央行双降:

民生证券管清友解读央行双降:


1、为什么双降?1)对冲外占下滑。人民币贬值压力之下,央行被迫抛美元资产进行外汇干预,相当于回收了基础货币,证据是7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大降3080亿,8月干预幅度可能更大,造成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消耗,此前央行已通过逆回购和MLF释放短期和中期流动性对冲,此次降准意在释放长期流动性对冲,稳定利率。之所选择定向方式,意在通过设定降准条件激励银行放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同时达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作用。2)对冲经济下行。7月工业投资消费出口全面下行,8月财新PMI初值创09年以来新低,商品数据也显示总需求没有明显改善,三季度经济破7压力越来越大,迫使央行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融资成本。3)稳定市场情绪。人民币突然贬值、股市连续下跌与全球市场动荡形成负反馈,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周末养老金入市等小招不给力,迫使中央加快放大招。


2、降准释放多少流动性?7月8月外汇占款流出量可能高达万亿,初步估计本次降准50BP和定向降准50BP投放流动性规模约为6000-7000亿,加上此前MLF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本对冲外汇占款减少的量。因此,从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规模来看,对冲基础货币缺口意图更为明确,并未主动释放过多的流动性。可见,央行在压低资金利率促进信用派生和回来了端压力之间进行了权衡。


3、对经济的影响?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靠货币宽松刺激经济就像是用绳子推车,很难完全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梗阻在银行,一是银行由于不良资产包袱甩不掉导致惜贷情绪严重,二是负债成本仍不稳定,这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反而可能加大银行的负债成本压力。只要这种情况不改变,三季度经济破7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7月工业投资消费出口以及8月高频数据的下滑显示传统工业仍然没有起色,而另一方面,作为上半年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要主要金融和地产,下半年也面临失速风险。


(1)金融业盛极而衰。金融业的增加值主要通过三个指标来核算:一是代表银行业及其他金融活动的存贷款余额和营业税,二是代表证券业活动的证券交易额,三是代表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上半年金融业增长快主要是和证券业的繁荣有关,但三季度以来,股市市场交易量持续萎缩,目前已从最高时的2.3万亿骤降至6000亿。假设金融业增速回归去年水平,可能会拖累GDP 0.3个百分点左右。


(2)房地产业昙花一现。看上去5月以来房地产表现抢眼,但要知道,这是四次降息+两次降准+放松限购+放松房贷等一系列猛药换来的结果,而这种人造的回暖往往是昙花一现。首先,积压需求和透支需求集中释放是短期数据异常回升的主因,实际需求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好,7月下旬以来,我们看到30个大中城市的销售增速已经回落了20个百分点以上。其次,根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房地产企业目前还是以去库存为主,这一轮回暖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以一线城市、二手房为主,并没有解决投资意愿问题。第三,政策进一步松动的空间不大,该出的政策基本都出了,唯一可调的是个人所得税,但这个也仅对北京等一线城市有效。综合来看,在长期人口老龄化、中期高库存、短期价格回升和政策力度减弱(已经有银行开始提高首付比例)的压力之下,房地产业的夏天可能是昙花一现。


4、对汇率的影响?降准和降息如果能把实体经济拉上去,就可以提高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缓解贬值压力,但现在看来很难,相反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国内的无风险收益率,加大贬值压力。


短期来看,为切断资本外流与国内市场的负反馈循环,央行仍将继续干预托底,预计即期汇率底线在6.50左右,即将贬值幅度控制在5%。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可能呈现下台阶式贬值,先平再贬,再平再贬。一方面,央行有较强的控制力维持汇率短期稳定,比如811一次性贬值后,市场虽有很强的贬值预期,但央行依然把汇率拉出了一条水平线。另一方面,这种控制力是建立在持续的数量干预之上。经常账户顺差收窄和中外利差收窄大趋势下,贬值的市场压力依然存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央行干预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不得不通过降准等方式对冲(补充基础货币和超额准备金,维持利率的稳定),这又会反过来加剧贬值压力,迫使央行再次允许中间价贬值,甚至是811式的一次性贬值。


5、下一步政策方向?从7月17号习总书记的东北调研,到近期的“两只鸟论”,都透露出一个信号,中央要把实体经济搞上去,而且要靠真正的实体增长点,不能再过度依赖股市。下一步的重点是基建。上半年基建喊得多,做的少。7月份基建投资的增速不升反降,再加上8月阅兵停工以及天津爆炸等,未来几个月基建回升的阻力还是很大。因此中央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一是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主要是国开行和农发行的专项金融债,以及PSL的进一步扩容。二是加快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其实政策面已经做了很多,主要是规范引导,但银行和社会资本还在观望,签约率不高,政府现在的思路是通过成立PPP产业基金来用真金白银提供引导。三是加快推出一些示范性的重点基建项目,比如以地下管廊为代表的“地下经济”,以及京津冀、新疆西藏、东北区域振兴等区域基建项目。


6、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单从货币宽松来看,降低无风险利率,激活实体经济,改善企业盈利,对股票市场是利好,起码没有坏处。但问题是,现在主导股票市场的已经不是经济逻辑,而是动物精神。当下,在市场讲逻辑之前,你懂得。


7、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从此次定向降准的意图来看,定向降准是为了抵补外汇占款的缺口,防止因资金面紧张影响金融机构信用派生的能力,满足不了实体融资需求,而降息是为了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提高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毕竟解决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提高人民币资产赚钱效应来实现。如之前分析的,货币宽松后经济稳增长措施会出台。因此,在经济稳增长政策出来之前,10年期国开和10年期国债后续会有一波20-30BP下行空间,而之后还是需获利了结。


央行答记者问
1、此次出台降息降准等组合措施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和防风险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球金融市场近期也出现较大波动,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降低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主要目的是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先后四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2015年7月份,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自2011年以来首次回落至6%以下的水平,社会融资成本高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虽然近两个月CPI略有回升,但主要是受猪肉价格明显上涨等结构性因素影响,总体物价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也为再次使用价格工具进一步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供了条件。为此,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促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各类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巩固前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适当提供长期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银行近期完善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并对过去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点差进行了校正,外汇市场在趋近均衡的过程中,也会引起流动性的波动,需要相应弥补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此外,此次还额外降低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引导相关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以及扩大消费的支持力度。


2、此次结合降息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继续保持一年期以内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不变?


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近年来,人民银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已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5倍,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正式发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央行利率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更趋成熟。同时,当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充裕,市场利率上行压力相对较小,也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宏观环境和时间窗口。


在此情况下,寓改革于调控之中,结合降息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空间的进一步拓宽,既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也有利于促使资金价格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经济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此次继续保留一年期以内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不变,体现了按照“先长期、后短期”的基本顺序渐进式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思路,也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相一致。从国际经验看,按此顺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培育和锻炼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为最终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稳定金融机构的存款付息率和整体筹资成本,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对于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如何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

答:放开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一是继续按现有期限档次公布存款基准利率。进一步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为金融机构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定价提供重要参考。二是完善利率调控和传导机制。进一步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增强利率调控能力。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培育,完善市场利率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三是发挥行业自律管理作用。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进一步发挥好行业定价自律的重要作用,按照依法合规、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原则,对利率定价较好的金融机构继续优先赋予更多市场定价权和产品创新权,扩大大额存单发行主体和同业存单投资范围;对存款利率超出合理水平、扰乱市场秩序的金融机构加以必要的自律约束。


4、近期央行提供流动性的操作有哪些?

答:央行提供流动性的渠道和工具较多,除降准外,近期央行还实施了扩大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增加市场流动性和可贷资金的举措。8月份以来,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5650亿元,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投放流动性600亿元。8月19日开展6个月期MLF操作1100亿元,利率3.35%,在增加市场流动性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通过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7月末PSL余额为8464亿元,比年初增加4633亿元。为适时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以及适应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今年以来三次下调PSL资金利率,以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力度,促进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央行继续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7月末,支农再贷款余额21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2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6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4亿元;再贴现余额1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8亿元。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密切监测流动性变化,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组合适当调节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