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研磨出的高贵色素,坑了澳洲千万亩良田,造出一个仙人掌乐园

2018年03月12日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本文来自SME公众号


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交相辉映、亦真亦假。


人工色素令人厌恶,苏丹红就曾引起民愤,近年就连天然色素也不好过,星巴克使用胭脂虫红就被怒斥往喝的里面加虫尸。


一些人担心天然色素引发过敏,另一些人则担心素食主义者无辜破戒,当然不接纳虫肉的占了最大一部分。


但其实胭脂虫红既使在天然色素之中,颜色、安全性都属上乘。


寄生于仙人掌,圆型为雌,长须为雄


胭脂虫原产于美洲,是一种蜡质灰色的鳞翅目昆虫,以仙人掌为食。

为了威慑其他捕食者,它们体内分泌一种胭脂红酸,占到昆虫重量的17~24%。


这种酸与铝或钙盐混合就能制成色彩上乘的染料,15世纪时就已经是很重要的织物染料,现如今更是用于食品和口红着色。


因为纯天然无添加,胭脂虫红安全性更佳,也就是研磨虫子制浆让人感到膈应。



从古至今,胭脂虫红一直以价格昂贵受到商人追捧。


在染料比黄金贵的过去,矿物染料不安全、植物染料着色差,如胭脂虫红这般艳丽又安全的染料绝对是皇家贵族的最爱。


当时英国军队就爱胭脂虫红染出的军服,更能衬托日不落帝国的辉煌。


唯一的问题是,碾死7万只胭脂虫也只能萃取出1磅色素粉末,如何才能满足如此大的用量呢?



1788年,西班牙和葡萄牙通过殖民地种植,掌握了胭脂虫红专卖权。

为了染料不求人,英国总督阿瑟·菲利普也想在殖民地澳大利亚养殖胭脂虫。


他从巴西收集了一些胭脂虫爱吃的仙人掌,引入新南威尔士州种植。

胭脂虫产业指日可待,英国人仿佛看到艳丽的红日冉冉升起。


阿瑟·菲利普


澳大利亚对于常年混迹沙漠的仙人掌而言,本该是简单生存模式。

但由于种植地悉尼气候湿润,反倒不能为仙人掌生长提供理想环境。


胭脂虫产业也因此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只当做是小规模的经济作物种植。

在往后的日子里,更多的品种不断引入澳大利亚,但产业复兴的梦想却一直没有实现。


昆士兰政府官网上的相关记录


直到19世纪中期,人造红色染料的出现取代了胭脂虫,英国士兵的红色外套也总算有着落。


胭脂虫不再重要,但仙人掌却凭着耐寒、耐旱的特性,咸鱼翻身成了一种花园植物。


它们不仅能当做农田的篱笆,还能开出好看的鲜花和富含维生素C的美味果实,还因为含水量高成为很好的饲料。



不仅人们喜欢仙人掌,动物们更是痴迷仙人掌的美味的果实。


仙人掌的种子含有足量的水和营养,即使脱离母体还能存活数月,即使在牛羊的肠胃里走了一遭都能发芽。


于是乎,动物们都成为了仙人掌们开枝散叶的助力,一些种子甚至远赴昆士兰州。


昆士兰州有着和仙人掌来源地相似的气候环境,这才是真正的天堂。



仙人掌的生存力终于得到了解放,开始以让人惊恐的速度扩张。


1893年的洪水、1901年的干旱,更是为仙人掌传播种子加了一把劲。


传播最广泛的仙人掌品种是 Opuntia inermis和 Opuntia stricta,1900年时它们覆盖了400万公顷的土地,而到了1920年时,已经覆盖了2400万公顷,近乎与整个英国的土地面积。



仙人掌占去了农民的土地,挤压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

不仅如此,牲畜无意间被仙人掌刺伤也可能造成败血症,人们更是要小心保护自己。


如果非说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大量的仙人掌提供了大量鲜美的果实,只是再好吃的果实也耐不住多吃。


澳洲人们照惯例,决定打响外来物种的反击战!



最为常见的方法必然是物理防治手段

大量人力的投入,又是挖根刨土、又是火烧、又是刀砍。


但这样依然无法撼动仙人掌,因为仙人掌不仅能够有性生殖,还能无性繁殖。

只消还留有一点根、茎,它就能再次兴盛起来。



甚至为了防止植物扩散,土地部门还发布赏金任务,猎捕助推仙人掌扩散的鸟类。


2先令6便士一只鸸鹋、4便士一只澳洲喜鹊、6便士一只乌鸦,在1926年一年时间里,20万只鸟被杀,10万颗鸸鹋蛋被摧毁。


钱是花了不少,仙人掌硬是不减少。



物理手段行不通,那就尝尝化学手段的厉害。


当时最为有效的毒物莫过于“罗伯茨改良版仙人掌毒物”——一款由80%的硫酸和20%的五氧化二砷组成混合物。


为了方便施毒,澳洲人民还相继推出了雾化器、“Kirby版”注射器的特殊装备。


仙人掌花刀(左)、雾化器(右上)和注射器(右下)


只是且不论这些方法耗费时间、人力,工作者更有可能暴露在危险毒物之下。


五价砷对人的毒性极强,对血液、肝脏、肺、造血器官伤害很大。


过量使用给澳洲留下后患,现在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都还能检测到砷残留。



另一方面,生物防治方法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1912年成立的仙人掌委员会走访了印度、南非和美洲,调查许多昆虫和真菌物种,却没有多少收获。


调查因为一战而被打断,直到1925年,才在阿根廷发现了仙人掌蛾。



仙人掌蛾原产于南美洲,幼虫以各种仙人掌为食。


只需要将卵放置在仙人掌垫上,幼虫孵化后就会侵入仙人掌内,等它们吃饱喝足,仙人掌也彻底失去了活力。


委员会进口了2750份卵,繁殖出30多亿只卵后分发到受灾严重的地区。


一想到数亿万计的仙人掌即将被掏空,委员们就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同样没有天敌的仙人掌蛾,果然没有辜负澳洲人民的期望。


仅七年时间,昆士兰州最后一片仙人掌集中区被摧毁,农业和乳业的发展终于能回到正轨上。


从花费上来说,从繁殖到治理总共花费168600英镑,平均每英亩花费10英镑。


相比化学和物理手段所花费的3亿英镑,这点花费可谓是毛毛雨,当然,哪一种都远远超出了仙人掌带来的经济效益。



仙人掌当然也不至于彻底从澳洲消失,如今还有14种仙人掌被维多利亚洲纳入自然植被。


仙人掌蛾仍在持续奋战,保证不会再有仙人掌大灾难爆发的一天。


人们为了纪念仙人掌蛾,还设立一座纪念堂,甚至入选了昆士兰的文化遗产。


仙人掌蛾纪念堂


澳大利亚特殊的生态系统,让随便什么生物入侵都会成为当地霸主,而人类的加入让入侵变得更加荒唐。


18世纪,为了对抗肆虐66年的兔灾引入狐狸,结果狐狸成灾,有袋动物成最大输家


后来又为了治理甘蔗害虫引进甘蔗蟾蜍,现在澳洲家犬们还在“吸毒”。

这一次为了养虫引入仙人掌,最终还得靠引入其他虫类挽救损失。



难道真的是澳洲的生态脆弱吗?


*参考资料

H. Zimmermann, S. Bloem, H. Klein. Biology, History, Threat,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of the Cactus Moth, Cactoblastis cactorum. IAEA, 2004.

Leonie Seabrook, Clive McAlpine. Prickly pear. qhatlas.com.au. 

The prickly pear story, Queensland Government.



澳大利亚大华时代整合资源 与您共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获取每日新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