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ieta说蒋劲夫会掐脖子殴打她,逼她怀孕,甚至还要一起开车去自杀,对自己的爸妈也是经常羞辱……
她更是写下了被家暴的前因后果,直言不想让下一个女生像这样受伤。
网友表示这样的家暴桥段,与去年她家暴日本女友如出一辙。
时隔一年再次家暴,看完我们不禁要问,蒋劲夫到底怎么了?
这不仅让人想到2天前才刚发生的“网红宇芽被家暴”!相信许多看了她发布视频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
半年时间,扇耳光、用脚踢、用鞋踩脸、被侮辱……宇芽最终决定站出来发声,是在第5次家暴之后,那时候的她已经被打得尾椎断裂、遍体鳞伤。
下巴两侧是非常黑的深紫色,可见施暴时下手之重。
而大腿上,更是触目惊心的大面积黑紫色……
舆论风波让蒋劲夫成为众矢之的,很快他便发微博承认了家暴。
随后,蒋劲夫甚至主动到日本警察厅自首并收监。
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作为当时蒋劲夫女友的浦悠花之所以选择一次又一次原谅了眼前这位施暴者。
因为他总会不断道歉:“一辈子都不会再这样做了,相信我吧!”
然而,谁又能料到,一年后,相似的情节再次发生。
同样是在各种场合,对外籍女友晒恩爱,甜言蜜语。不久前,蒋劲夫甚至在微博上,对现任外籍女友表白,大大地写下一个“爱”字!
没想到就几个月时间,他就再度变成“恶魔”,向这位自己很爱的女友施暴了!
无论是宇芽被家暴,还是蒋劲夫先后家暴不同女友,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两个恶性暴力事件背后的共性:他们都是多次施暴者,他们都对每任女友大打出手,他们都极力控制女友的一切,他们都没有真正忏悔和改变。
他们一直在家暴,只是对象换了一次又一次而已。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之分,所以,永远不要相信施暴者“我保证下一次再不会了”这样的谎言。
对于家暴行为,一定是要零容忍。
但到底是什么引发了家庭暴力,如果找到它,是不是会有更少的人免于成为家暴的受害者。
在去年举办的一次“李阳国际演讲班弟子密训”中,李阳就对着台下100多个学员灌输这样的理念:“你把老婆打一顿,对孩子有影响吗?一个家庭兄弟姐妹也会打架,家里打一架很正常,你爸很可能也打过你妈,为什么没人报道?因为你没名气!”
七年以来,李阳对家暴的态度从没变过
根据媒体报道,李阳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长期缺失家庭亲情和陪伴的原生家庭。
扭曲、破碎的原生家庭所埋下的“地雷”,在无限风光的成功背后悄悄掩藏,终于在缓慢的酝酿与发酵中,迎来那个洪水决堤般的爆发期。
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世上的悲剧大抵如此。而这样的悲剧,不应该成为“连环套”。
情感博主矢外戈微博截图
根据新西兰主流媒体《Stuff》此前公布了一份《新西兰凶杀案报告》,新西兰35%的凶杀案竟是和家庭暴力有关。在过去的15年中,总共有134位女性(相当于每年9位)是被自己现任伴侣或是前夫杀害。
就在昨天,新西兰主流媒体NewsHub就公布了最新的数据,新西兰警方每年处理10万起家暴案件,这对于新西兰来说无疑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不过,在新西兰许多人却为了阻止暴力的滋生,默默地行动着。
在基督城一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小小理发店,店主Matt Brown每天剪头发时,总喜欢和客人聊上几句。
因为剪头发时很放松,Matt也总能听到许多平时人们不愿意说的故事。这其中,就有许多家庭暴力。
有人和妻子吵架之后摔门而出,靠抢中学生的钱生活了一个星期;
有人从小被父亲殴打,在成家之后,也宿命般地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有人的母亲永远在发薪水当天就赌博输得精光,而父亲则天天酗酒,可能还要蹲几年监狱……
就这样,小小的理发店变成了许多人倾诉情感的地方。而就是这样看起来不起眼的倾诉,却还拯救过想要自杀的男子。
Matt也发现,许多有暴力倾向的人,几乎都带着童年的创伤。
这些人在一个给他们带来无数痛苦的家庭长大,而成人后的他们,却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和解决,而是选择将黑暗面隐藏,或是转化为暴力施加于其他人身上。
“成长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下,没有人教他们怎样关心自己,释放情感爱他人,当他们感到难过与苦闷时,只能通过暴力来排解。”
听的故事越多,Matt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事实上,和许多客人一样,Matt也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和虐待的家庭里:父亲酗酒成性,经常打得母亲满身伤痕。
对此,Matt只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恐惧!
“6岁那年,父亲举起圣诞树,殴打了我的母亲……”这一幕,深深地刻进Matt的大脑里。
为此,他从小到大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想尽各种办法不惹父亲生气。
在暴力中长大,这也让Matt出现了许多情感障碍,譬如不知道应对他人的善意,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
让Matt没想到的是,伴随着越来越惺惺相惜的客人讲述自己的故事,Matt也迎来了与父亲的和解。
他邀请父亲成为的客人,讲述他的过往,而Matt也第一次知道了这个让自己一直害怕的男人,背后隐藏的不堪过往:很小时候失去母亲,搬到陌生国家生活后无法排解的内心痛苦……
眼前的这个男人,忽然不再是记忆中的野兽和魔鬼,而也是一个内心无比柔软,需要关爱的男人。
父亲酗酒和暴力的背后,不过是对自己的不接纳,以及对于冲突处理的茫然和恐慌。
“在与同类分享的时候,那些极度痛苦的个人记忆,往往会转变为包容与原谅。”为了鼓励更多有着悲伤过往的人,讲述自己的痛苦,疗愈内心创伤,Matt也发起了名为“ She is not your rehab”(她不应当是你的戒毒所)的活动。
活动鼓励更多经历过创伤的男性,通过自我疗愈的方式治愈童年的痛苦,而不是把这段往事再放到和现任伴侣的关系中。
“修复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是在许多家庭暴力不被质疑的地方,但是如果不直面内心痛苦和创伤,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有改变……”
没有人愿意爱被暴力裹挟,但痛苦和创伤也需要被疗愈。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