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中国买的“澳洲牛肉”,一半以上是假货!价格昂贵还不保真

原创 2019年11月04日 发现澳大利亚




澳洲牛肉,尤其是牛排,无论是品质还是口碑,都是极受欢迎的。甚至在一些世界性质的专业品鉴赛中,澳洲牛排也是脱颖而出,品质最优。



尤其在中国,澳洲牛排瞬间就能变成“高档货”,包装好看且价格昂贵。

近日,澳媒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也是让广大吃瓜群众震惊:澳洲牛肉大量出口中国市场,消费者购买的一半以上可能是假货。




01
价格贵并不能“保真”


据悉,中国消费市场对澳洲牛肉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澳洲对中国的牛肉出口比去年增长了73%,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供应商。



澳洲牛肉在中国的售价也是不菲,无论卖多贵,都阻挡不了很多土豪消费者的热情,他们总是愿意花高价来享受。


但根据普华永道(PwC)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澳洲出口中国的牛肉总量和中国销量来估计,消费者每买两公斤澳洲牛肉,其中至少就有一公斤不是真材实料的牛肉。



说白了,就算标签价格昂贵的让人“感觉是真货”,但实则不一定。



虽然有些商家会在包装方面特别标注:“澳洲牛肉”、“原产进口”、“高品质、可信赖”等字样,但大家也千万不要被迷惑!




02
价格便宜更不能“保真”

此前,国内长沙某西餐厅主推“澳洲牛排”,店家的售价是72元人民币一份。


但是换算成澳币,也就10澳币,话说这个价格在澳洲餐厅都买不到烹饪好的牛排,在国内竟然可以?



店家表示,这是纯正的澳洲进口牛排,肉质新鲜,而且自己的价格也不贵。


但经过记者调查,发现这并不是店家所说的纯正澳洲牛排,而是“胶水牛排”,成本价只要十几块钱。



所谓的“胶水牛排”,顾名思义,就是用“胶水”黏结的。


说白了,就是各种杂肉混一起,再一起粘起来,冷冻静置,最后拼接成牛排,成品超级形似真牛肉,看不出来太大区别。



而这种做法,在餐饮行业里也不是“秘密”。很多懂行的买家、卖家一听到关键词,就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有记者暗访一国内超市商家,问:如果粘牛排用哪种胶比较好?


商家直接推荐了一种名为“卡拉胶”的食材,这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是合法且被食品工业广泛使用的。


通常情况下是安全的,食用这种添加剂是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但如果添加过量,肉类的味道和口感很可能会有很大下降,牛排肯定不会好吃。



店家表示这个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就是保住水分,能把水锁住,这样煎的时候水分不会跑出来,牛排也不会变小,吃的时候也更劲道。



卖家还表示,很多做牛排餐饮的,都这么做。



后来,记者也亲自用店家说的方法做了一次实验,发现实验结果果然和店家说的一样,能做出来不散架的牛肉。



首先,记者把从农贸市场买来的碎牛肉用添加剂进行调和,同时据记者表示,这种添加剂有过期奶粉的味道。


然后加水不停的搅拌均匀。



搅成粘稠状,也就变成了“胶水”。



然后再把这个添加剂洒在牛肉上,不停的搅拌,使得每块肉上都沾上“胶水”。


整个过程就是酸奶加生肉的味道。




最后在再把这些肉铺平,重刷一遍添加剂。



最后在用保鲜膜把肉包好,放在冰箱冷冻6小时。



从冰箱拿出来后,“冻肉”变“牛排”,就问你是不是很神奇!



怎么甩都不会散,肉质色泽看起来也是和真牛排类似,绝对能做到“以假乱真”。




虽然国家标准中对于防腐剂有严格的限量,只要添加适量,对人体就是安全的,但也不能假借“澳洲进口牛肉”的名义来欺骗消费者。



03
你买到的澳洲牛肉
很可能是猪肉、鸭肉或马肉


布里斯班Beefledger公司的创始人Warwick Powell 表示:


”在中国,业内人士都觉得每出售10公斤澳洲牛肉,只有1公斤是真的。

消费者买到的很可能是猪肉、鸭肉或者马肉。“



而这一点,也得到澳洲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的调查证实。


他们发现:澳洲在中国出售的牛肉,实际上是赛马比赛结束后被杀的马肉。




据悉,在此之前,美国广播公司(ABC)曾揭示披露了“大量退休纯种马匹被残酷屠宰,然后被人类食用”的新闻。



而根据澳洲赛马会的官方数据称,每年大约有34匹赛马被屠宰场使用,这一数字不到退役赛马的百分之一。


但是,保护赛马联盟的Elio Celotto 表示,仅澳洲昆士兰州的东南部一个屠场就杀死了约4,000匹赛马。

根据隐藏摄像机显示,在短短22天之内,就有300多匹赛马被杀死,就算它们帮助玩家赢了$500万的奖金。


Elio Celotto 还表示:“就算这些马可以赚钱,但是还是可以看到数百匹马惨遭毒手,被工人虐待和屠宰,他们对马匹不仅大吼大叫,还拳打脚踢。




04

澳洲欲使用“高科技”打击欺诈


布里斯班Beefledger公司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中国启动一个“区块链计划”,目的就是让中国消费既可以买的放心,又能吃的安心,不再花冤枉钱。


“我们希望采用该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假牛肉'的风险。”



计划一旦实施,那么消费者就可以根据牛肉的“智能标签”,来追踪牛肉产地来源、部位、运输情况、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期等,全部做到透明化。


不过,该计划最薄弱的环节不是区块链或任何技术,而是将包装上的标签。因为必须要想方设法做到复杂且独一无二,否则就很容易被“骗子们”复制其中的二维码等。


///

总之,
大家也要理智消费,
虽然说一分价钱一分货,
但“进口货”、“价格昂贵”也可能是假货!

- End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