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教育研究院(Education Policy Institute)公布了2019年度教育研究报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争议。01
500年才能消除教育的贫富差距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在普通中等教育上,家庭贫困的孩子比家庭富裕的孩子要落后18个月。如果按照最近5年来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至少需要500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拉平这种差距。
这样醒目的官方报告一出,英国各界可以说炸开了锅,英国教育研究院院长大卫·劳斯表示这意味着英国社会的阶层固化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社会流动存在着“重大倒退”。
这项研究跟踪了6年内一直获得免费午膳补助的学生(贫困学生),将他们与家庭富裕的学生作比较,这些孩子在小学毕业时通常成绩会落后9.2个月,在初中毕业时,英语和数学的成绩比富人孩子落后18.1个月。等到他们完成两年的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课程后,这差距几乎达到了2年(22.6个月)。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无论在成绩、学校组织的活动以及其他方面都会表现越来越好。
英国教育研究院院长大卫·劳斯说:“出现这种教育不平等,对英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产力都不利。这份报告也是给我们的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一个警示:我们需要采取新的有效政策来缩小这个教育上的贫富差距。”这份报告却显示出另一个亮点:英国的华人学生,比英国本地的白人学生(White British)成绩更优秀,在所有不同族群的学生中排名第一。02
华人成绩遥遥领先英国白人学生
这份报告除了分析贫富家庭教育差距,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族群学生的表现,结果华人学生竟然“逆阶层”超越,完胜了所有英国学生。在这项研究的样本中,华人学生只占到了0.4%的比例,但表现却“明显优于”英国白人学生。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华人学生的知识水平就领先英国白人学生一整年。并且华人学生的领先优势还随着年龄不断扩大,到16岁时,他们的成绩已经领先英国白人学生24.8个月。相当于16岁的华人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别人18岁才能理解的课程了。这项研究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水平,学生一般在14岁左右学习这些课程,两年后参加考试(类似于中国的中考)。消息一出,瞬间就炸锅了,外国网友在Reddit上热烈讨论起来了!有被中国学生的成绩惊艳到的,有认为华人家庭更重视教育,还有被华人学生努力程度震惊的……
@Noughmad:“华人学生16岁时就相当于别人18岁了,惊呆了!”“他们学得太快了,简直就像提早了2年出生!”@jabberwockel:“生活在英国的华人家庭非常重视教育,并且父母都非常支持孩子的学习。”@thebadscientist:“你见过他们学习有多努力吗?我在大学的时候虽然成绩也不错,但是投入学习的时间和认真程度还是比不过亚洲人。”
那些来英国读书的华人学生,通常是比较有钱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当然会做得更好。要知道英国白人学生中,包含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和没钱人家的孩子,这么统计拉低了英国白人学生的平均水平(财富水平与教育成绩密切相关)。
也有很多英国人酸了,表示不服气。有人说:他们成绩更好,因为华人妈妈都是“虎妈”。有人说“这是因为华人的文化是,学生不断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而英国的父母,则教育孩子,他们应该‘发现自己’。所以,你不用对这个结果感到惊讶。”有人说,在学校时表现得好,又不代表工作之后表现得更好。“我想最重要的是学生们毕业后表现得如何。他们在哪里接受教育真的很重要吗?一些亚洲国家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早期就给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教育,但这并不能让他们在进入职场后变得更加成功。”还有杠精评论:那华人孩子在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方面表现得如何呢?看到这些“柠檬精”酸溜溜的样子,很多英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这份报告只是证明了我们早已经知道的事实罢了。有人回复:“为什么人们变得这么有防御性?认清现实,我们早就知道东亚的学生非常好学,他们的整个文化都在强调努力学习的重要性。03
中国学生一到大学为何反而落后?
虽然,还不清楚这次调查中的华人学生,有多少是在英国直接入学的,有多少是在中国接受过一段时间教育,才移民去英国的。但英国的确认清了现实,可能这也是英国早早决定要从中国引进数学教材的原因了吧……事实上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的确领先许多欧美发达国家。
在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中,中国学生多次在各项测验中排名第一,让很多国家刮目相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曾表示,“中国、印度等国在教育领域的表现胜过美国。这些国家的教育已经赶了上来,并且在某些领域超过了我们。”关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最大争议,则是中国学生死记硬背能力较强,但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但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即使是在批判性思维方面,中国的基础教育也遥遥领先。在这份斯坦福大学2017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在刚上大学时,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比美国和俄罗斯的同龄人领先了2—3年。两年之后,美国和俄罗斯的学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中国学生却几乎没有任何提高,领先优势也逐渐消失了。研究由此得出结论,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做得更好,但到了大学,中国学生却进步缓慢,甚至被其他国家学生超过。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领先世界,却在大学阶段止步不前?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普拉桑特洛亚尔卡(Prashant Loyalka)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把学生培养得在大学刚开始时就遥遥领先,但到上大学时,他们已经精疲力尽了,没有动力去努力学习。”第一,高考对中国学生太重要了,他们为了高考,耗尽了精力,进入大学后,学习压力消失了,很多学生没有动力努力学习。“不管你学不学,你都能拿到学位,为什么还要学呢?”北京环境工程专业24岁的学生王琪(音译)说。如今几乎所有学生都能从大学毕业,这降低了中国大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二,研究人员怀疑,中国许多大学的教学质量低下,也是导致这一结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说,中国大学倾向于奖励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的教授,而对他们的教学能力却重视不足。曾有驻华记者在书中表示,中国孩子学术成绩优秀,除了训练有素的教师和死记硬背等因素外,中国学生比赛中胜出还源于一种信念:成功是因为辛勤,而不是天赋异禀所致。这样的想法让中国孩子能够从小就下苦功学习,并拥有坚毅的好品质。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显,极端的努力,过度强调成绩,要求孩子毫无疑问地服从,这些劣势无疑都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判断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