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顾客普遍问到:
在国内购买澳洲房产,是否需要亲自去澳洲看房吗?
答:这完全取决于投资人对项目的认知程度及是否有可接受的替代方式。
由于澳洲的房产是预售制度,所以大部分的物业是在没有建好的状态下就售出了。所以购买者并不能够亲身走到房间里去感受,只能对周边环境,及样板间做考察。
而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在澳洲的朋友,子女及朋友通过拍照,视频等方式获得,就避免了登陆察看的麻烦了,等房子建好后再亲自验房更合适。
其实购买中国期房也是如此,房屋也只能看到外观以及周边环境,看不到里面的具体情况,只不过一个在你眼皮底下,一个在海外,但实际看到的情况是相同的。
而我们澳盛公司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定期为客户在澳洲实地拍摄期房建筑照片,也大大减轻了客户心理上的担忧。
提一下我们中国开发模式:
国内地产开发模式的3个特征,这3个特征其实是互相关联的:
1. 资金占用大:通常,开发商要在从政府拍下土地后较短时间内支付全部地价,这是一笔巨大的资金占用(常常数亿元),而且通常由于房地产本身的周期属性,资金成本也非常高昂;
2. 开发周期长:以30层左右的高层为例,假设买地到开工的前期规划等需要6个月,地下室及主体施工需要1年,装修等后期需要再6个月,等到能交付最少也是2年了,这还不考虑销售、回款本身还会持续至少6个月;整体下来快则2年半,慢则五六年
3. 金融工具少:相比美国等,国内地产的金融化程度差距非常之大,尤其在商业物业上;开发商除了在建造过程中再做些开发贷以外,只能通过尽早销售来尽快回笼现金
正是因为金融工具少所以初始资金占用就很大,占用大就更耗不起开发周期长,而最终结果也导致金融监管机构认为地产风险较大进一步限制了金融工具,所以说三者互相关联。
而在一些发达市场,金融工具完善使得初始资金和后续再融资压力较小,非政府垄断的供地市场也使得开发商有更多谈判余地和更好的付款条件。
简单说,不预售,开发商就赚不到什么钱;赚不到钱,这活儿就没人愿意干;于是,人民群众就没有房子住、政府收不到土地的钱,大家都不开心。。。
如果不预售,最大的风险,就是根本没人愿意干开发。
更多“投资热点”欢迎致电
澳盛集团上海热线:400-875-7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