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污染的源头是什么?
不知道你想过这个问题没。
在现代社会,塑料早已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我们的吃喝离不开它们,我们每一天都在消费它们。
甚至,医院里救命的医疗设备,也是用塑料制成。
在纪录片中,塑料被描述成“现代社会和便利生活的奇迹”。这种便宜的物料,几乎可以变成这个世界上千种不同的物品,我们的生活几乎是离不开塑料。
然而,为了满足人们消费欲望的膨胀,“一次性塑料”诞生了。
它们是我们每天都在用的塑料袋、包装盒、咖啡杯……
我们随便走进一家餐厅,可以很容易拿到一次性塑料吸管。
我们最常点的外卖,包装是泡沫塑料盒。
然而,我们只使用塑料5分钟,它们转身就变成了“垃圾”。
它们遍布路边、堵塞河流,被冲上海岸……塑料无处不在,我们身处的世界就这样在塑料里沦陷。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产生错觉,只要我们不随便乱扔垃圾,就不会有污染。
我们也被告知,解决垃圾污染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垃圾回收。
而在纪录片中,一个真相却浮出了水面:垃圾回收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有效。
你可能没有想到,可回收垃圾上的小箭头符号,即我们熟悉的可回收标志,最初是由美国塑料协会设计的。但实际上,这些塑料中只有1号、2号、5号塑料可以回收。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马林县,每周3辆垃圾车会到每家每户收集垃圾。
一辆收集普通垃圾,这些垃圾一般会被填埋;另一辆则会收集可回收垃圾,然后进行处理,部分会变成可降解的材料。
然而,垃圾回收却比我们想的要复杂。
首先,许多人丢进可回收垃圾桶的垃圾并不是可回收的,譬如人们最爱扔的塑料袋,却是垃圾回收的噩梦。
事实上,塑料有成千上万的种类,而这也让回收变得极其复杂。
譬如两个质地完全不一样的塑料盒,如果放在再加工装置里混合在一起,就几乎无法将它们再造成其他产品。
而一个更让人没想到的现实是:大部分塑料,其实并没有被循环再制造。
所有生产的塑料中,只有9%被回收再造。其余的则被埋掉、烧掉,或是直接扔到了大自然里。
世界上许多国家甚至没有适合的垃圾回收系统,垃圾是直接被扔到湿地或是溪流旁,最终被冲到河流或大海里。
这就跟一车塑料废物被直接扔到大海一样,并且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在进行着。
塑料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数量非常有限,那更多的垃圾该去哪里?
发达国家调查发现,将垃圾卖给某个国家更方便和便宜。
中国一直都是废弃塑料的最大回收国,在2017年禁止进口塑料废物前,中国几乎收购了全球近3/4的塑料废物。
Stephen Wang是中国最成功的塑料回收商之一,中国颁布洋垃圾禁令前,他在中国拥有几十座塑料回收工厂,进口的塑料垃圾占中国进口总数的7%,估算总价值超过9亿美金。
“塑料回收是很赚钱的生意”,Stephen Wang十分肯定地说。
但继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后,Stephen Wang决定去马来西亚寻找商机。
马来西亚的中心城市怡保,Stephen Wang在这里见到了他新的合作伙伴。
这座塑料工厂由马来西亚华裔商人SK Yang拥有,工厂总面积4公顷,年总收入为1000万美元。
在这个工厂,垃圾经过分类、压缩、加热等一系列程序,最终成为塑料颗粒,而这些最终会被卖出去制成其他塑料产品。
这个小小的工厂,几乎是全年无休,但依然很难赶上塑料送进马来西亚的速度。
大部分回收商,主要目标是找出最有效的回收方法,但最有效的不代表最环保。
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以东40公里外的巴生,港口的废弃区域,每天都有燃烧的垃圾。这座岛屿的英文名意思是“美丽的岛屿”,但如今,这里垃圾遍野。
每天早上,住在岛上的岛民们,都可以闻到塑料燃烧发出的臭味,他们担心里面有毒气。
但他们从政府口中得到的回复却是:你能证明吗?这些真的是污染吗?真的有毒吗?
因为处理不完的垃圾,当地出现了大量的黑作坊。
来自电脑的塑料,不能被百分百回收,要么填埋,要么丢弃。
从这些塑料的包装上,你可以知道它们来自全世界:英国、美国、中国、日本、泰国……
这些违法工厂,会燃烧固体废物,燃烧时释放的气体,会危害呼吸系统。当地癌症人数不断攀升。
在当地不断的抗议中,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关闭全国上下高达100个的违规塑料回收工厂。但对马来西亚人来说,这显然远远不够。
解决这些垃圾的方法只有一个:完全拒收外来塑料废物。
然而,马来西亚每年大约进口100万吨塑料废物以振兴工业,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对塑料说不。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继中国拒收洋垃圾后,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垃圾都被倾销到这里。
在媒体的报道中,新西兰人的可回收垃圾,正在“毒害”着越来越多的印尼村庄。
大量垃圾的涌进,让这里的工厂不堪重负:许多无法回收的垃圾,直接被倒进当地河流,或是被当作廉价燃料焚烧,对当地空气造成污染……
这场看不到头的危机,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许多人其实都没有看到其背后的庞大利益团体。
为了寻找塑料垃圾污染的源头,摄制组来到了美国德州第一大城休斯顿。
这里有全美最大的石油化学工厂,还是塑料生产的大本营,每一秒能产出10吨塑料。
精炼厂每天都在排放浓烟,只要靠近就可以感到喉咙的明显不适,就像被人掐住双喉一样。
环保组织在这里发起了“毒气之旅”:在“导游”的带领下,人们可以短暂地在数个精炼厂、塑料生产设施前停靠。
曼彻斯特社区中心地带有一个小公园,也是这里唯一有绿色植被的地方,公园里有一个孩子玩耍的游乐场。
然而,游乐场不远处,化工厂的大烟囱正冒着浓烟。
“这里的人对此视而不见吗?”
影片中,一位当地人却是这样回答:“工厂就在我家后院,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是暴露在危险之中……”
这里大概居住着5000多人,大部分是拉丁裔,其中1/3生活在贫困线下。
他们住的地方,就在离工厂不到1.6公里的地方,而这些工厂每天都会处理、储存有毒化学品。住在顺风口的人,大多患上不同类型的癌症。
他们是美国最贫穷和脆弱的一群人,每天却生活在毒气中。你可能会问,政府难道对此视而不见吗?
而纪录片给出了答案:对于石化产业来说,塑料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为了赚钱,这些商业巨头或许是最不愿意看到塑料消失的一群人。
如今,当我们讨论起塑料污染时,我们大脑里总会想起漂洋在海洋里的塑料,但真相却是:当浓烟从石化工厂的烟囱里飘出来那一刻开始,污染就已经开始,并且循环往复。
2019年,美国发起了一个名为“结束塑料废物”联盟,由30家全球大型石化和消费企业组成。
这个联盟承诺,将共同投入10亿美金“消除大自然中的塑料废物”。然而,有评论人士却指出:“10亿美金处理塑料垃圾?但他们却花几千亿生产塑料?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荒谬至极的一件事。”
制造、消费、丢弃
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垃圾危机
更是人类消费的死循环
只有每一个环节都做出改变
我们才有可能解决这场危机
这其实也是在拯救我们人类自己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