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有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愿所有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晚上6:06分,墨尔本北区Mill Park。
一位脸上全是伤痕的妇女沮丧地站在路边。
她掏出一支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团白烟,似乎是想把压抑许久的情绪也一并吐出来。
她一口一口地抽着烟,慢慢地,心情终于平复了一些。
“其实也不为什么大事。”
她转过头,对着站在一边的两位警察说。
“就是我想让他多关注我一点,但是他只顾着坐在电视机前喝啤酒,根本不愿意多看我一眼。”
“我有点生气,又不想跟他吵,就想着从家里出来,去外面透透气。”
“结果,这个举动把他激怒了。”
“他走过来,
一巴掌打在我的脸上,
连着扇了我好几个耳光,
还朝着我的脸上吐口水。”
“我的脸顿时火辣辣地疼,我怕被他打得更重,就趁机从家里跑了出来。”
正说话的工夫,她的手机响了。
一看到来电显示的名字,她的神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是他!
她刚按下接听键,那边的咆哮声就噼里啪啦地传过来。
“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赶快滚回来!
否则后果很严重!
你会一无所有!
你他妈在哪儿呢?”
殴打、威胁、恐吓...
旁边的警察叹了一口气,
又是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
而类似的情况,这位妇女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
![](https://i.aoweibang.com/img/ep-sjWxc0Lx1WuIjzW8HEPEEkWajDELNGKWrMrD8rbkuk_nZS3biErEV1sh4r-neH3Per1FHchedEYxr3KPTirDcfKWBA9Va5NEEh6TMQOn3ifG5xCTL3aiiSvUe1L35bK7o7cZviTtnjZxufLoQJz6OkH4BF9ioj9gHmNwERkMLNNUp-Mh1xM6SPMXS8NZxt0vQ_QbTJXozGYZ7jvYOlg/awb.jpg)
她和现在的男友在一起已经5年了。
在此期间,法庭给她的男友发过4次家暴禁止令(intervention order)。
一年半以前,她的前夫、她几个孩子的生父也申请了针对她现男友的禁止令。
这意味着,她不能再带着孩子和现男友生活在一起,只能二选一。
要么和几个孩子在一起,要么和现男友在一起。
“我选择了他,”她一边哭一边跟警方说。
而这样的选择留给她的,
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家暴。
在听完她的描述之后,警方来到了她和男友的住址,将她的男友带回了警局,并签发了一个临时的家暴禁止令。
这个禁止令意味着:
他不能再回到这个房子
不能出现在房子周围200米以内
不能再以任何形式联系受害者
这是对受害者暂时的保护,剩下的就要交给法院和法官了。
家暴现实:
平均每周都有一位女性被伴侣杀害
在墨尔本,毒品和帮派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时不时就会登上头条。
但其实,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有一种犯罪行为比上面两种更加猖獗,它就是:
家暴
上周日,ABC电视台的记者全程跟拍了墨尔本Whittlesea辖区4位一线警官当天的执勤情况。
仅在短短一天之内,
这个辖区就有22起家暴报警!
周日晚上10:30分,DOREEN:
一位妇女打电话报警,说她的前任伴侣吸了毒,正藏在她家的车库中。
而在此之前,前任已经跟踪她好几个星期了,她特别害怕。
凌晨0:04分,WOLLERT:
一位男子殴打妻子被警方逮捕,警方给他发了家暴禁止令。
早上6:30分,RESERVOIR:
又发生了家暴案件,这一次是一位男子打了自己的母亲。
以上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
在墨尔本北部的Mill Park,
警方处理的所有案件中,
近2/3都是家暴!
而这个区并不是个例。
在维州,光是有记录的家暴案件,每天就高达220起,
平均每6分钟就有一起!
这还只是有记录的,如果算上没有报警的那些,
实际情况更加严重!
而整个澳洲的情况就更加可怕了。
在澳洲:
1/6的女性都遭受过现任或前任的殴打及/或性暴力,
1/4的女性遭受过现任或前任的精神虐待。
更恐怖的是,
平均每个星期就有一名女性
被前任或现任伴侣杀害!
每个星期就有一个啊!
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数字也意味着,家暴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
成为家暴的受害者
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家暴发生的预兆
防止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家庭暴力开始和发展的3个步骤
美国作家Leslie Morgan Steiner曾经做过一场演讲,主题是:
Why domestic violence victims don't leave
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离开?
在这个演讲中,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
家暴发展的3个步骤
正好最近国内也曝出了很多关于家暴的案件。
先是蒋劲夫第二任外籍女友自爆被蒋劲夫掐脖子、踢肚子、多次殴打。
然后是papi酱公司旗下的一位博主宇芽在电梯里被男友生拉硬拽,拽头发,扯衣服,
还曾多次遭男友暴力殴打,
接着是北大女生包丽饱受男生精神暴力、被逼得自杀的新闻。
而小编震惊地发现:
这3起案件全都符合
家暴发展的3个步骤!
第一步:引诱和迷惑受害者
Steiner说,和前夫刚认识的时候,
那个男人看起来特别美好
毕业于常春藤联盟学校,
在华尔街的银行工作,
风趣幽默聪明体贴,
还特别喜欢她。
最重要的是,他让她体验到了从别人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充分信任,
他让她觉得自己被深深爱着
于是,她也陷入了疯狂的爱情当中,
深深爱上了那个男人。
所以,当对方动手打她的时候,
她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受虐待。
她深爱着对方,
她以为对方只是一时冲动,
她以为对方正在饱受困扰,
她以为自己是唯一可以帮助他面对自己心魔的人。
而这样的套路,在其他案例中也出现了。
在蒋劲夫的案例中:
他外表俊朗、对朋友讲义气,是个不折不扣的阳光大男孩。
在宇芽的案例中:
对方一开始表现得温暖、善良、正直、勇敢、柔情,仿佛世间所有美好优秀的品质都在他的身上。
被这样一个优秀的人爱上,她觉得自己很幸运。
在北大女生包丽的案例中:
她的男友牟林瀚长相英俊帅气,还当过校学生会副主席,拿到了北大金融硕士保研资格,就是一个天之骄子。
在这些案例中,
施暴者的人设都无比优秀。
面对这样一个优秀、还特别喜欢你的人,有哪个女孩会不动心呢?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家暴的人或许并没有那么优秀,
但身上肯定有某种品质
深深吸引了你
而当你被深深迷住之后,对方就开始暴露出真面目。
比如,
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动手打你。
这时候,
深爱着对方的你被表象蒙蔽了,
不愿意相信他是一个暴力狂,
更不愿意狠心离开他。
所以,在他一次次看似真诚的忏悔和道歉之后,你一次次选择了原谅。
在ABC电视台的跟拍中,墨尔本的警方就提到:
有很多家暴受害者根本不会报警
因为他们太爱对方了
如果报警让对方被捕
他们反而会觉得内疚
这也是很多家暴受害者没有离开对方的原因之一。
但是,
家暴,
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就这样,他们一次又一次成为了受害者...
第二步:孤立受害者,控制受害者的精神和经济
![](https://i.aoweibang.com/img/gPlFsC1KwQPfPc-3PqX6SWg89bU3XHIppoJf3vri6Awuk_nZS3biErEV1sh4r-neH3Per1FHchedEYxr3KPTilt08PVgQXhPn9AhnawHALTzxBHQGcXbQaSvu0JERm_8NORxArVUPMuQvHYfj9pHUMlEJ-QRz7G7N5Gr7QR3mg2cf6o-ZcL4j-0RhO5i97JKnShs3NI-6lxfCHzx11exZg/awb.jpg)
Steine曾在前夫的引诱和洗脑之下,
辞掉了自己心爱的工作,
离开纽约,和他一起搬到了新英格兰的一座小镇,
远离亲人和朋友。
这样一来,即便被打,她也无人诉说,更不会有熟悉的人注意到她身上的伤痕。
而国内最近的几起案例也是一样的。
在蒋劲夫的案件中:
女友说,蒋劲夫不允许她见任何朋友,随时要检查手机,外出30分钟必须发信息汇报。
蒋劲夫还砸坏了她的手机,电脑,剪掉了她的银行卡,控制了她的经济来源。
在宇芽的案件中:
宇芽说:在一起后对方不断的向她灌输他的三观,否定她的工作和生活,给她洗脑不让她有正常的社交,甚至让她和母亲切断联系。
最后,
她不仅在精神上完全服从他,
在钱财上也几乎是有求必应。
在包丽的案件中:
她的男友也是无休止地对她进行贬低、谩骂、侮辱、诋毁且反复无常,进而扭曲她的价值观念,摧毁她的自尊人格和心理防线,
直至最后完全控制她的精神。
第三步:暴力威胁受害者
此时,那个人前的好好先生、完美男孩,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一次又一次对受害者实施家暴。
如果受害者提出分手/离婚,
就会遭到各种威胁。
在蒋劲夫的案例中:
她的女友说,蒋劲夫曾两次威胁要杀死她。
![](https://i.aoweibang.com/img/ep-sjWxc0Lx1WuIjzW8HEPEEkWajDELNGKWrMrD8rbkuk_nZS3biErEV1sh4r-neH3Per1FHchedEYxr3KPTisD0SJAt6RN7MOt030ixGB0S0ayzdHG2PbT11IaqT8INq0PT4KB1UNyv4w23f5kYG8pYN-e2yrW2CXNtsSnzwBuSkONadMgWk1vhDooWCMmy3xQMTjd-VYXrSmjPLMK6LA/awb.jpg)
在宇芽的案例中:
宇芽的男友在两人分手后不断骚扰、威胁她,破坏她的车位,恐吓她的家人。
甚至还嚣张地说:你随便告,你也没有证据;你告我我就自杀,然后伪造遗书说是你害死的。
在包丽的案例中:
她的男友曾拍下他们的性爱视频和包丽的裸照,威胁说如果分手,就把视频放到网上。
男友甚至还曾以死相逼,搞的她最后根本连分手都分不动了。
除了饱受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之外,受害者还可能面临一个更可怕的后果:
被杀!
统计显示,
超过70%的家庭暴力谋杀
发生在受害者结束这段关系之后。
因为当受害者离开之后,施暴者已经毫无顾忌,所以他很可能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
在美国,
每年有超过500名女性被伴侣杀害!
在澳洲,
平均每个星期会有一名女性
被前任或现任伴侣杀害!
在中国,
家暴致死约占女性他杀因的
40%以上!
这一个个可怕的数字也是很多受害者没有选择离开的原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不是不想,
只是再也没有机会离开了...
我们该如何防止自己成为下一个?
通过以上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在亲密关系中,要防止自己成为家暴的受害者,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不要相信童话
何老师曾经说过:
如果你碰到一个男人,他所有的条件完全符合了你对另一半的期待,那个人就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真命天子,那这个时候你就要警惕了。
因为这个人这么完美地出现在你面前,一定是处心积虑并且抱有目的地接近你。
2. 远离不尊重你的人
如果对方总是贬低你,指责你,把所有的错误都推给你,请立刻离开他!
真正爱你的人是不会这样的。
任何关系都是建立在
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3. 及时止损
家暴是一种犯罪
而且一旦发生过一次
就永远不会停下
所以,遇到家暴的时候,一定不要沉默,沉默只会助长家暴的变本加厉。
那么万一不幸遭遇了家暴,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之前我们也曾经请维州顶级律师事务所marshalls+dent+wilmoth的家庭法律师给大家开过关于澳洲法律如何保护家暴受害者的讲座。
以下是律师给出的建议:
首先:一定要对家庭暴力说“不”,不管施暴者是谁,都应该向地方法庭申请一个“家庭暴力禁止令”。
如果严重情况或紧急情况的话,建议直接报警,警察也会帮你申请禁止令。
澳洲对家暴是零容忍的,警察也是非常重视的,报警之后,警察最轻一般都会去申请一个这个禁止令,如果情节比较严重,他们有可能直接提起刑事指控。
这一点也给在澳洲的华人家庭暴力受害者一点信心。
可能很多人不报警的顾虑有两种。
一种是担心签证,
一种是害怕今后失去经济来源,或者是担心,另一方要挟说“那我要把孩子抢走,你现在没有身份,也没有财力,你到时候就不是我的对手。”
关于签证:
在家庭暴力情节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有很多人是可以提前拿到配偶签证的,这一点可以放心。
关于经济来源:
一般来说,如果有孩子,法院一般是让施暴者离开你们的住家的,你跟孩子可以享受一个清静的居住空间,所以这一点不用担心。
另外,澳洲政府非常重视家庭暴力的问题,会为受害者提供经济援助。
(官网链接)
链接:
https://providers.dhhs.vic.gov.au/program-requirements-delivery-family-violence-flexible-support-packages
经济上的帮助可能最高可以达到1万澳币。
你可以用这个钱租房子重新生活,不会马上陷入巨大的经济困难。
至于孩子,法院一般也会把孩子加在保护人的名单里。
除非你们另有抚养权的约定,或者关于这个抚养时间的临时法令,否则在其他时间,孩子不用去面对家庭暴力施暴人。
如果说情况比较严重,你可以要求加害人和孩子相处相处的时间是有其他人监督的。
希望以上这些能够帮助大家免遭家暴,也希望当我们遭遇家暴的时候,都能勇敢的站出来,保护自己!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
喜欢就添加微信号关注我们吧!
我们会继续为您提供更快,更丰富的澳洲资讯哦!
公众号:whrzmrb
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