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走入澳大利亚维州葡萄酒迷人的“森林”之“德”
文/王丽萍
澳洲著名酿酒师塞吉奥•卡利与本文作者合影
谈到澳洲葡萄酒,人们马上联想到南澳,以及南澳的巴罗莎山谷(Barosssa Valley)。我来到澳洲,就陶醉在各色酒庄的美酒里。一次朋友聚会,时间太晚,偶尔偷懒,待第二天清理酒具时,一种带着类似炭烧,又类似巧克力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持久、特殊的留香,从未体会过。我拿起昨晚喝空的酒瓶,这种香气再一次袭来……从此我走入了维州葡萄酒“森林”,走入了浪漫的雅拉河谷(Yarra Valley),走入了醉人的希斯克特(Heathcote),也爱上了澳大利亚维州、特别是产自希斯克特(Heathcote)的西拉子(shiraz)。
惠宁顿葡萄园(Wellington Vineyard)的WELLbin 1962从此在澳大利亚维州的希斯克特( Heathcote)诞生了。这款带着黑色水果芳香,串着黑胡椒烤肉风味,沉浸着紧致的单宁,经过橡木桶培养,散发着略带太妃糖柔美的西拉子(shiraz),从此也悄然绽放。
在澳洲,你能真正感受到葡萄酒的魅力。在这里品酒如同中国品茶。茶品如人品,在这里酒品如人品。这里酒庄的庄主或葡萄园的园主,大多耐得住寂寞。因为整个葡萄酒的酝酿过程,就是一个如同禅学的静心过程,他需要庄主或园主以及他们的调酒师与天地共融,一缕阳光,一丝细雨……都拽进他们的牵挂,撩拨他们的灵感。最后酿造成品,一定满满的是他们的梦想和伴随着咖啡味的故事。我明白了为什么每每喝着葡萄酒,总会溢出内心深处的某种温暖,现在我才知道,好的葡萄酒本身就就是一种品格、一种责任和承担、一种不懈地完善过程。WELLbin 1962,就是一款装载了一个来自中国大陆六十年代生人的温馨故事。
要问起葡萄酒的种类,那就太多太多。有人总结出:要知道葡萄酒的种类,只需记住“4白4红”即可。而我要说:想领略澳洲葡萄酒风情,只需记住红葡萄酒中的西拉子(Shiraz)和白葡萄酒中的霞多丽(Chardonnay)。就是这两款最能代表澳大利亚葡萄酒风情的葡萄酒。其中一款西拉子(Shiraz)恰恰在维州,可以叫美国著名品酒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为产自希斯克特(Heathcote)的西拉子而疯狂。有时我想,倘若时光可以倒流,宋代的李煜就会为希斯克特(Heathcote)的西拉子(Shiraz)感慨:“醉醺醺、尚寻芳酒。向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这“孤村”,可就是咱的“墨村”?墨村可是:“睹园林、万花如绣!”
葡萄酒的王国里,白葡萄酒往往被人冷落。如果把葡萄酒的世界比作一首交响乐,那么红葡萄酒无疑是激昂、澎湃、飞舞的乐章;而白葡萄酒则是浅吟、委婉、悠扬的音符。缺一难以成曲,缺一难以成辉。
美妙生活不仅需要红葡萄酒的相知相伴,更需要白葡萄酒的活力和赏心悦目。白葡萄酒霞多丽(Chardonnay)恰恰以她的曼妙担当起相映成趣的角色。霞多丽(Chardonnay)适合种植于澳洲的任何一个葡萄园,很多人认为产自澳洲阿德莱德山区的最为出色,可当人们品尝了来自凉爽维州的霞多丽(Chardonnay)后,豁然有种相见恨晚、无法割舍的情感。由于维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凉爽而阳光灿烂,霞多丽(Chardonnay)更多了一份沉淀和活力。众多的白葡萄酒中独有霞多丽(Chardonnay)可以放置在橡木桶中培养,相比其他白葡萄酒,口感更加饱满。惠宁顿葡萄园(Wellington Vineyard)出品的Well-霞多丽(Chardonnay),就是产自维州。WELL-霞多丽淡绿色如无暇水晶一般,成熟的梨子如桃的香气,飘出柑橘的味道,刚入口的甜美新鲜的水果味道,便随着味蕾的唤醒,带有橡木桶的香味瞬间跳出奶油般的温暖。Well-霞多丽是一款非常典雅的白葡萄酒。
品酒如品茶,品茶古人讲“三得”:得趣、得神、得味。品酒的“三得”倒是得趣:有一个好心境,得一个好环境,怀一个好志趣;得神:有一套好酒具,选一款好口味、得一群好知己;得味:天地人和秀色可餐,品其味,回其韵,顿其神。
品世间万物,我归结二个字:静心。无论如何的“三得”:得趣,得神,得味,而“静心”是离不开这个“德”字的。酒品如人品,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德”。
欢迎转发朋友圈!本文出自最新《BQ澳洲》杂志『佳酿品鉴』栏目,阅读杂志原文,可购买杂志或网上阅读。请支持澳洲100%原创中文周刊。谢谢合作!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来自澳洲中文周刊第一品牌《BQ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