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更新,让您了解移民新鲜资讯
在这篇文章里,我想把我生活和工作过的几个主要移民国家进行一番比较,也说说我在各国的见闻。我曾经在新西兰住过7年,现在在美国已经7年了。
在澳大利亚,我也工作过半年,并且近两年去过澳大利亚很多次,在澳洲也有很多的亲戚。所以说,我对澳洲也很了解。下面就让我讲讲我的见闻:
移民的来源和特点
美国的华人移民的第一个特点是:技术移民的人数非常少,而移民主体是通过结婚、亲属和政治避难来美国的,也有一定数量的投资移民。这个特点是美国歧视性的移民政策造成的结果。
美国的移民法对所有国家的技术移民有个完全相等人数的配额,既任何国家的技术移民不能超过全世界总配额的7%,不论国家的大小和人口高低。现在全世界的技术移民总配额才140,000人, 这意味着中国的配额是9,800,跟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冰岛、新西兰的配额一样。
实际上,给中国的技术移民名额才8千个左右,因为由于政治原因,在90年代初美国给中国发了大批绿卡,这些名额要从未来几十年中逐年扣除。
更雪上加霜的是,给中国8000余人的技术移民配额包括了主申请人的配偶和子女。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数据,美国的一个主申请人(既真正的技术移民者)平均会带1.5个家属。这么算下来,美国每年真正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才3000多人。这个小得可怜的数字,跟才有400余万人口的新西兰每年接受的中国技术移民基本相等,并且大大低于澳洲每年接受的中国技术移民。
这个政策就导致了,虽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达到近50万,真正能通过技术移民途径留下来的留学生寥寥无几。而相反,美国的结婚移民不限数量,而且申请时间特别快。因此,靠结婚来美国的中国女子特别多,在大城市里到处都能见到。
另外,美国的家庭团聚移民配额是技术移民的2倍,所以家庭团聚移民也比靠自身能力移民容易得多。
另外一个特点是,美国技术移民的等待时间不仅非常漫长,而且遥遥无期,连美国政府都不知道你会排多久的队。我个人是美国的大学教授,还排了4年的队才拿到绿卡。现在由于在美的留学生人数激增,现在和不久将来的技术移民的排期时间估计会达到6-8年。在漫长的排期期间,申请人不可以换工作,配偶也不可以工作。所以,美国的技术移民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不人性的制度。
因此,我不建议年轻人来美国办绿卡,把宝贵的青春浪费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结婚的除外)。
相比之下,澳洲和新西兰都没有任何歧视性的配额。各国人完全平等,全凭自己本事移民。所以,中国人移民澳洲和新西兰大多数是靠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来进行移民的,而非结婚和亲属。
澳洲每年的技术移民约13万,跟比它的人口大十几倍的美国一样多。而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每年约2万人。这是美国的2两倍以上。
另外,新西兰和澳洲都是鼓励那些能为他们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带来贡献的技术移民,而限制结婚和家庭团聚移民,与美国的政策完全相反。比如,澳洲2015-2016年度的全球技术移民总数是128,550人,而全球家庭移民只有57,400人。其中,中国移民占29005人(包括技术和家庭)。澳洲可只有3千万人口啊,而美国有3亿人!
我的亲朋好友几乎全是靠自己的本事技术移民来澳洲和新西兰的。
移民的年龄
我发现在美国的中国移民年龄偏大,大多数都是50后和60后。他们这一代人大多是90年代来美的,想法跟我们年轻人不一样,一般说不到一起去。年轻的移民在美国反而比较少,尽管这里的留学生很多。当然,这是美国限制技术移民政策的必然结果。
相比之下,在澳新两国,我身边绝大多数的技术移民都是70后,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尤其,我们80后是澳新移民的主力。大部分的80后是在澳洲和新西兰自费留学后,通过技术移民留下来的。
新移民扎根的难易程度
在美国,新移民想扎根美国是个困难的过程,会遇到各种政策和手续上的障碍。比如,办社会安全号(Social Security Number,既美国的税号),和办驾照都停费周折,挺耗费时间的。而在澳新,这些都挺容易的。
在美国,新移民是贷不到房贷的。原因是,美国的银行贷款要两个重要条件:
1)要有信用史和足够高的信用等级;
2)要有两年在美国的不间断的收入记录。
所以,除非你有100%现款,2-3年内你在美国是无法买房的。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上面的第一点(信用史)可是逼死我了。虽然我是美国的教授,有着高于平常人不少的工资,但是当时我就是办不下信用卡,就是因为我没有信用记录。由于没有信用记录,所以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同意给我办信用卡。但是要建立信用记录,就必须要有信用卡或其他贷款。这就成了“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死循环。当时可急坏了我了!最后还是靠我的老系主任找他的熟人,是银行行长,这才给我办下来我在美国的第一张信用卡,解了这个死结。
在新西兰和澳洲,新移民只要拿着工作合同和护照去银行,人家当场就给你办信用卡,甚至房屋贷款。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另外,来美国的新移民,由于没有信用史,租房都极为麻烦。一般房东都要调查房客的信用记录,所以没有还信用记录的新移民就经常碰壁。
移民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
我来了美国后深切的感到,在美国的亚洲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地位要远远低于在澳新的亚洲人。举个例子:
美国对亚裔小孩(指的是美国生的)考大学歧视性要求高分。哈佛等名校,对亚裔高中生要求高考(SAT or ACT) 几乎满分,而对白人要求低,对黑人要求更低。唯一不歧视华人的是加州的各个大学,因为只有加州立法要求大学录取时不许根据孩子的种族进行分类。所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矶分校等到处都是黑头发黑眼睛的学生。出了加州,其他州的大学都多少歧视华人。
但他们歧视亚裔孩子还非找个理由不可,说亚裔的孩子是书呆子,只会读书,但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不足。切。。。。。。又是一层新的歧视!这是美国人和美国媒体对亚裔的普遍印象(stereotype)。尤其是亚裔男孩儿,经常被美国的本地人和华人女孩儿认为缺少男子气概。
亚裔没领导能力?中国人玩儿春秋战国、三国演义、孙子兵法的时候,你们美国人的祖先在欧洲连黑暗时代都没进入呢。还有脸说我们没领导能力?!歧视就歧视呗,我认了!但请别找傻逼的理由。
另一个歧视的例子,就是上面讲的技术移民的配额。
在美国,你基本见不到刚移民的中国人在各级政府供职。而在新西兰,我的朋友不少都在政府工作,而且跟我年龄相仿的70后和80后有些当上了政府各部的经理,相当于科长甚至处长。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个IT女,刚来新西兰就直接通过了安全审核(security clearance), 直接在内政部负责一些国家重要数据库的管理工作。其他的朋友有在卫生部的,有在司法部的,还有在国家警察总局的。这些对于刚来美国的华人,这只有做梦的份。
上面讲了政府的工作,我再讲讲中国人在澳新的经济实力吧。在悉尼、墨尔本、奥克兰、惠灵顿等大城市买百万级豪宅的人,华人比例很高。大家可以随便去看每周末,悉尼和墨尔本在街头举行的房屋拍卖。围观的白人虽然不少,但能出高价拍到最后的常常是华人。
在美国,虽然现在也有不少大陆来的炒房团,但是华人移民的平均经济实力还是不如本地人好。
在悉尼的市中心转一转,你会发现,几乎50%的路人都是亚洲面孔。悉尼绝对是最国际化的城市,在这点上美国的任何城市都无法与悉尼相比。我曾经去过我小侄女在悉尼的小学,那里99%的亚洲面孔。
除了中国人多,再加上中国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在澳新,没有任何组织、任何政府敢歧视中国人。再说,咱们中国移民很多就在澳新的各级政府里面工作。这点与美国华人的社会地位有着极大的差别。
社会地位的不同导致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在美国,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女人爱找白人男人结婚,高看白人,而看不起中国男人。估计是因为在美国,中国人的社会地位低,所以中国人还是有些自卑,还是觉得像是局外人,所以比较愿意“攀高枝”,在潜意识里,她们更愿意通过结婚来变得更本土化,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是个社会风气,不是个体现象。
但在澳新,绝大多数的中国女生都首选中国男人结婚。首先是技术移民较为容易,再加上中国人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于本地人,而且学历和经济实力也不弱。所以,我认识的在澳新的几乎所有中国女生都首选中国男人,毕竟大家的文化背景相同,容易互相理解。就连我自己的20来岁的几个侄女和表妹们,她们都在澳洲出生澳洲长大,但她们上了大学也都是找二代华人谈对象,愿意找白人仍然是少数。
一代找一代移民,二代找二代,这就是澳新移民的主要婚姻形式。在这一点上,跟美国的移民和留学生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收入和事业发展
在收入这点上,美国小胜澳洲,大胜新西兰。美国的人均GDP (PPP)是5,7000美元,澳洲的GDP(PPP)是人均49,000 美元,而新西兰的人均GDP是39,000美元。但是GDP的分布在各国有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富人非常的富,而穷人非常的穷。而澳新的贫富差距不大,大家的收入都在中间。穷人很少,但特别富的人也不太多。
美国是一个非常看个人能力的国家。如果你的个人能力特别高,那么你的事业在美国可以不封顶,你可以当上亿万富翁,或得诺贝儿奖,或当上大学校长。但是在澳新,这些机遇有限,所以你的才能可能得不到100%发挥。
但是,如果你的能力一般或中等偏上,那么澳新的事业机遇也可能很好。虽然,你可能得不了诺贝尔奖,也当不了千万富翁, 但是你也可以干得相当不错。
如果你的能力较低,最好不要来美国,因为这里的激烈竞争会让你吃不消的。
生活方式和社交
在生活方式和社交上,澳新两国无可置疑地完胜美国。
在美国,华人的生活我感觉非常单调,就是上班,下班,送孩子上学,买东西。我特别注意到,美国的华人不太爱社交,至少不像澳新的华人那样爱社交。这实际上是美国整个国家的一个风气,既美国成年人比较独来独往,不太爱在工作之外交际。
哈佛社会学家Putman早在2000年就发表了《Bowling Alone》 (翻译:《独自打保龄》)这本书,全面分析美国人越来越孤独的社会现象。这与工作的压力,高犯罪率,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等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
我个人的经验,完全与社会学家的判断相符。非常有趣的是,我发现自己的学生们,在上课前后基本不互相说话,各做各的事。美国人似乎都怕打扰对方,或者出于过度的礼貌,或者出于过于远的人与人的距离,大家不怎么说话。
在美国,你会发现美国人在表面上表现得很热情,但这种热情只能维持在表面,而且很快就消失了。所以你基本无法与他们真正交上像哥们儿一样的朋友,无法做到跟他们交心。根据我的观察和阅读相关研究,这并不是不是我们移民和本地人之间得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而是美国本地人之间也不互相深度交往的一种文化。美国人非常孤独。
2014美国某知名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美国人在1980年有25%的人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都没有;到了2010年高达50%的美国人没有任何一个知心朋友。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美国,人的精神生活竟然极度匮乏。
我似乎还没有见过哪个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不说生活无聊的。一两个人,空守300平米的大房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所以,很多华人都受不了,最终回国了。(我私自怀疑杨振宁老教授回国安度晚年也有这个原因。)其实,这真的不怪我们华人自己,而是美国社会大环境的问题。
在澳洲和新西兰,华人的生活丰富多彩许多。
举个例子,我在美国从来没人跟我过过生日,可是一回新西兰过生日,立马有10几个、20几个朋友来一起庆祝,让我感激得不得了。为啥美国的华人就不爱互相请客呢?我们在新西兰还有各种华人的兴趣群,比如登山群,IT群。等等。
对于,中老年人,新西兰的所有公共图书馆都有专门针对华人的“夕阳红之家”活动。其中有教老年人学英语,学电脑,书法,太极等等活动。我母亲说,她在新西兰比在国内过得还热闹。
福利
美国是个低福利国家,而澳新是高福利国家。这点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美国的医疗非常昂贵,没有工作单位给你买医疗保险(价格是至少5000美金一年)的话,你自己是付不起医药费的。比如,在美国做一个CT要2000美金,但在新西兰和澳洲一般是免费,因为那里政府医疗。
其他的福利,也是澳洲和新西兰好,美国差。
教育
世界最好的大学都集中在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芝加哥等等名校如云。但是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很贵的。一年4-5万美元的学费不是谁都能负得起的。相比较之下,澳新的大学水平也还行,虽然不是顶级,但非常便宜。对于移民来说,新西兰的大学一年的学费才7000纽币左右,相当于不足5000美金。(注意:这是移民的学费,而不是国际学生的学费。)
另外,美国普通中小学的平均水平比较差,差得让我哭笑不得!美国的学生高中毕业还不会解a=b*c这么简单的方程的年轻人比比皆是。美国大学头一年的数学课完全就是在补中国初一和初二的知识。如果懂英语的话,拿美国的高考(SAT) 让中国的初三学生考,就跟玩儿一样。
澳新的中小学的平均水平殷实一些。英文、数学、科学都比较难,当然没有国内那么夸张啦。
总结
美、澳、新真的各有千秋。对有本事的人来说,美国的事业发展机会要更多、更好;但是澳洲和新西兰的生活更加舒适。美国华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比较低;而澳洲和新西兰的华人势力大,大得大概没人敢欺负咱们。
这里没有正确的答案,请诸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吧!
“七嘴八舌话移民”
· 安迪,坐标洛杉矶(2年),38岁,已婚,研究生在读
文章中有些情况我也不了解,因为他讲的一些东西很宏观,我没有机会接触到。比如美国的移民政策我没太研究过,对移民来源的比例和年龄结构等等都不是很了解。只是我接触的人大都是技术移民,而且很年轻,但整体的情况的确不了解。
至于移民排期,据我了解如果是博士以上学历的话应该可以走特殊人才的渠道,按说会比较快,如果作者是在校教授,按理说应该不用排队那么久吧。
另外,文中说配偶不能工作这点和我理解的也有出入。一般排期办绿卡的人都要求有H1B的身份,所以配偶是可以通过H4身份来工作的,所以不太清楚他说的情况。
至于说办SSN和驾照麻烦,这个看怎么理解,我个人觉得还好。对留学生来说只要你有合法的收入,比如在校园里面打个工,当个助教,图书馆,实验室值个班或者在外面实习,就能无障碍拿到SSN。
驾照的话,通过笔试和路考就拿到了,这个没有任何障碍,除非自己实在不愿意开车。
信用卡我觉得看银行和地区,我是到美国几个月以后拿到的。其实只要你有了SSN,一般来讲就很好办理了。
至于歧视,我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感受,但应该也是存在的。
· 小九,坐标西雅图(2年),33岁,单身,IT公司在职
我觉得作者说得不是特别严谨,既没有数据支持,也没有分区域注明,比如移民种类和数量,纽约那边的确是有许多早年偷渡来的,通过亲属来的……通过各种办法最终留在了这里。但西雅图,硅谷这里,技术移民占比比较高。
美国的技术移民有好几种,EB1,EB2等等,难易程度还是看个人。不过和他情况类似,我认识的一对大学教授夫妇,来了4年多,也还在排队。
因为我是持工作签证入境,所以,SSN没遇到任何问题,我觉得大家都是一样的。贷款照理来说只要你工作的地方愿意支持你,是正规经营的公司,好像没他说得那么困难。
说到歧视,如果移民组成比例高的地方,会好一些。相反,亚裔被歧视和打压,这个肯定是有的,我听说过一些,但没有亲身经历。至于社会地位,一代移民要看怎么留下来的。华人重视教育,所以二代移民的教育程度通常都很高,生活质量、社会地位都不错的。
我觉得全世界的学校都分好坏,和中国一样,在美国大家也争着买学区房,这不能一言以蔽之。
美国很大,每个城市的美国人特点又都不一样。至少西雅图这里的美国人都很爱社交,爱说笑,中国人在本地也能找到娱乐的事儿,不会无聊。但整体来说,城市的生活肯定比乡村乐子多,至少我这么觉得。
文中有一点我觉得比较准确,美国的技术移民难度是要高过澳新。我觉得整理来说,美国是一个高奋斗、低福利的地方。
· 小燕姐,坐标休斯顿(17年),41岁,已婚,大学教授
整体来说,这篇文章和我所经历认知的不太一致,所以我觉得是一家之言。
1、作者没有清晰定义他所说的技术移民是哪一种。在美国申请的Labor-base的EB2,还是EB1。因为具备美国需要的技术,在中国即可申请的移民。背景没有说清楚的话,文中的很多经历就让人感觉语焉不详或者表述失真。
2、我不同意“美国移民技术含量低”的观点,我的圈子都是通过留学留下来工作再申请绿卡的,平均学历都是博士。关于投资移民来美国的情况跟我所接触的也不太一样,这可能只是作者的个人经验。
3、关于“美国政府部门中国人少”,我自己所接触的没有这个感受,我有几个朋友在政府中工作,但只是我接触过的,所以也不好评论。
4、信贷制度,我自己是在工作中逐步积累信用的,如果是直接来了美国立刻就需要信用卡,这种能否申请到我的确不很清楚。
· Tony,坐标旧金山(8年),32岁,已婚,跨国经理人
挑几个点说吧。
1、技术移民的确不占主体,但应该没有他说得那么少,而且文中说“中间不可以换工作、配偶也不可以工作”也是错的,具体的流程和步骤网上都查得到,不过现在申请技术移民的周期的确蛮长的。我个人情况8年前走的技术移民,属于一类,不占名额也没有排期,一年就拿到了。
2、现在很多银行卡都有新移民信用卡啊,不需要信用分就能办下来,买房也是,只要有首付有工作就能贷款,不需要两年。
3、美国升学要照顾到各个族裔,每个学校都要保证一定比例给各个族裔,那么黑人和墨西哥人就很容易,亚裔普遍成绩好就很难上好大学,白人同样也难。以往亚裔吃亏在体育公益领导力等等,现在都有注意到这一点了,说白了就是整体包装。
4、政府部门中国人面孔少,很好理解啊,这种服务机构工资低,退休后福利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赚钱比较重要,现下不愿意去而已。
5、同样比较技术移民这一块,我觉得美国的整体水平要胜过澳、新,毕竟门槛在这里。而且我听说澳、新歧视亚裔比美国更严重。美国人不敢把歧视放嘴上的。我觉得这里不喜欢中国人的原因包括嫉妒(现在中国移民普遍很有钱)和隐藏收入吃福利。
6、美国工作的人都要买医疗保险,有的公司会出一部分,有些不管。你可以选择吃福利一分不花,还比我们这样自己掏钱的要好。比如说我们的保险每次要花几十刀的挂号费,吃福利的就不必付钱。但问题在于,大多数好医生不收福利保险,所以纯吃福利的话就找不到好医生。
7、美国的高等教育水平非常高,但是费用也非常贵,这一点作者说得对。而且我个人看来,公立教学水平的确差,全靠家长推。小学初中很简单,高中很累,要选修大学课程才能升大学。
8、中国人在美国的政治地位的确不高,一方面,人多不团结,另一方面,不愿意给政党捐钱也就没人替你说话。比如犹太人,种族比例也很低,但是大把给政党捐钱给学校捐钱,在美国政治地位是最高的。
· 小Q,坐标墨尔本(2年),21岁,单身,本科在读
我觉得澳洲移民好多是靠砸钱的,比如就有人花钱买雇主担保这样子的,不过现在政策变了。另外,个人感觉中国男人社会地位并不比本地人高或者平等,不过华人找对象还是找华人的多。
关于社交,我自己的理解是,华人圈和洋人圈差很多,文化差异吧。华人之间交往会更加走心,洋人的社交圈都是特别礼貌,第一次见面就扯东扯西,不会让你尴尬,但也很难变成特别好的朋友这种,都是社交习惯。而且在澳洲其实也很无聊,没有夜生活,治安不够好,警察效率低下。
关于教育就是,澳洲的教育是第四大产业,所以我觉得大学很商业化,有些原则性的东西没有美国这么坚持,据说中小学也是学习很简单的东西,没有额外作业和考试,玩为主的感觉,而且留学生生活费据说是比英国还高的,伦敦除外。
然后关于当地人,我觉得最努力的的确是亚洲群体,洋人太懒了,在学校,很多洋人或者第一语言是英文的人就是那种考前临时抱佛脚就能考过完事的,工作中也是,他们习惯享受生活了,不愿意加班上进那种。澳大利亚的税法政策要求周五那天,就是一周工作的第五天交的税特别高,所以很多洋人都不愿意周五上班,选择一周上四天班这种。
不过我觉得到哪里都是亚洲人最上进啦,特别是马来人,新加坡和中国人吧。有些可能也是我的主观看法,仅供参考哈。
· Jian,坐标墨尔本(5年),38岁,已婚,创业移民
看了这篇文章我个人的感觉是无论是从文化、教育、福利、工作和生活来说,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优缺点,如果仅仅是把这几个国家拿出来横向比较的话,美国在多方面肯定是领先的。
如果作为移民来说,选择不同的国家肯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机遇、国家实力、或是自己追求的目标⋯⋯其实移民澳洲以后,许多事并非是移民以前曾经想像中的那麽单纯。机遇是平等的就看个人能力了,找工作不能说容易但也不简单,贷款也不是文章中说的那麽轻鬆,华人的生活也并非是丰富多彩,只是停留在最表层的吃喝休閒活动为主,相比当地人的户外各项活动还是逊色很多。
澳洲的教育也很好,学费并不比美国便宜。不能评述美国的福利,因为不知道,这和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相关,只能说澳洲的福利不差。
· 我家姑娘,坐标奥克兰(2.5年),34岁,未婚,办公室文职
来新西兰2年半,澳洲住过2个半月,没去过美国。还没熬到PR,没有积蓄买房子,圈子里没有一个投资移民来的朋友,就捡着我自个的经历说说感受。
首先,无论在澳洲还是新西兰,亚裔的面孔的确很多,但我觉得人口比例高也不能代表有话语权,这些年澳洲传来的亚裔被歧视事件并不少,不过我身边的新西兰移民们倒是觉得这里的整体人文环境比较宽松和友善,毕竟除了毛利民族,欧裔、亚裔都是移民。
至于说亚裔在这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地位更高,也许我来的时间比较短,并没有什么切身的感觉。我有机会打交道的政府部门除了移民局就是海关,入境的华人逐年上升,在海关服务的华人自然不少,除此以外我的确没什么机会见到作者所说的各级部门都有华人的景象。倒是听说过一个年轻的二代移民华裔女孩为了日后能够从政,专门去学习毛利语,但不肯讲中文……
关于美国竞争激烈这一点我觉得挺中肯的,至少是我选择新西兰的原因之一。坦白讲,我是个英语较差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文科生,走的是最“笨拙”的技术移民路线。且不用说去不起美国,就是去了也基本留不下来,自身性格又是懒散的胸无大志型,新西兰当然更适合我。当然,这不是说来澳新的没有能力,事实上,我身边的确有能力很强,去美国也不愁绿卡的主儿,只是因为单纯喜欢纽村而留下。
大龄单身狗比较懒惰,除了特别谈得来的朋友常来常往,我周末还蛮容易自己去公园铺块毯子看书,海滩散散步或者干脆就窝在家里。我不止听到一个人抱怨村里无聊透顶,尤其不适合单身狗,也有人为此决定学业完成后回国,不过我觉得家庭活动倒是蛮多的。
我目前持有的是工作签证,买的是商业保险。关于绿卡福利的话,我所了解的有两个方面:
一是,如果完全依靠福利,如果家庭医生没有办法处理,预约公立医院或者专家,需要做检查的话,可能就进入了无限等待……身边的例子有,一个姐姐需要做脑CT,排两个月,有个老师心脏要做检查,等一个月……随便度娘一下纽村医院之类的,一堆亲历者的段子让你哭笑不得。所以我身边同龄的朋友,经济条件尚可的,大多都买了一份医疗保险,为了有问题的时候及时看得上专家和私立医院。
这个情况或许是针对慢性病或者重大恶疾,但是另一个方面:这边对小朋友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甚至不在乎你是否持有绿卡,比如我们一位游学团客人的小孩意外摔伤,去儿童医院急诊看病做伤口处理一分钱没有花,只是预防感染的抗生素花了50多纽币。同事的小孩生病、老人摔伤……受到的关怀和照顾细致、人性化,而且同样分文未付。
· Lisa,坐标奥克兰(4年),33岁,已婚,工程造价
我看了文章的第一感觉是不够客观,也太过宏观。
我想无论是之前的美国还是澳、新,都是因为没有人口红利,又过分强调人权,加上民主选举制度,养活了一大批靠救济过活的懒人,一群跟中国状况有些类似的比较纠结的中产阶级,以及一小撮贼有钱又能左右政治的富人。
移民政策无疑是这几个国家保持社会动力的主要政策。而且没有哪个国家会愿意收一些只分享资源不贡献力量的懒人。只不过政策上各有侧重。
就拿新西兰为例,很多企业和工厂雇主很喜欢技术移民或者有技能的海外员工,因为好管理,价钱低,比较努力,事情也少。通常不会因为打个喷嚏扭腰之类的小事儿就报ACC,增加企业保单。也不会大事小事儿的跑到劳工部告状,或者组织工会涨工资之类的。总而言之,只要对经济有利的移民政策就是好政策。
回过来看,美国的移民政策我觉得也是要看吸纳的新移民到底有多大价值。我知道的一个乐高达人——Raul Oaida,罗马尼亚人,20岁不到,因为跟一个澳洲人合作用50万乐高块做了一个真的汽车,然后破格入学MIT,2年就顺利拿到绿卡。这个例子或许有点极端,但比起咱们的许多学生靠成绩全A,混完本硕熬博士留下拿到绿卡,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一下今时今日的美国可能更倾向于什么样的新移民。
澳洲的移民政策也是深受民主政治制度的左右,成为两党争夺主导权的一个砝码。不是所有澳洲人都排华,他们排斥的只是那些过来分享他们资源又一点儿贡献都没有的中国人。其实所有国家都一样,欢迎移民来做贡献,不希望外人只来占便宜。
来源:澳洲新闻
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以便我们及时更正,多谢!
想要
快速移民吗?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或文末留言,直接回复“意向国+称呼+电话”,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详询热线:400-638-1168
更多文章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