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巨贾郭鹤年,不霸之王的大商秘籍

2017年11月21日 澳洲金融圈


|本文由华商韬略原创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id:hstl8888)


作者:毕亚军




“他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idiot(笨蛋)。我吞了一口气,问他,假如你是我的话,你会取什么名字。他想想说,香格里拉吧。我想了一想,说,很好。”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作者丨毕亚军



东南亚商王,闽商系泰斗


郭鹤年1923年生于马来西亚,祖籍福建福州。


他24岁踏入商海,后集“亚洲糖王”、“酒店大王”、“粮油大王”、“传媒大亨”众多功名于一身,是华人商界最低调、最成功、也最受尊敬的殿堂级企业家之一。


至今以“小商人”自居的郭鹤年不称王称霸、也不高谈阔论,但他以不辜负每个机会、不亏待每个人、不虚度每寸光阴,九十高龄依然谦虚谦虚再谦虚、努力努力再努力,成就了跨时代、跨行业、跨国界的成功,也树起一面卓越企业家的光辉旗帜。


30来岁掌握全球超过5%的食糖生意;40来岁创立香格里拉将其发展成亚太区最大豪华酒店集团……


踏足航运、种植、金融、地产等众多行业;扩张粮油食品业将丰益国际缔造成全球最大粮油及农产品企业;入主香港无线电视台、《南华早报》;嘉里建设、嘉里物流、嘉里饮料也都在市场上大名鼎鼎……


这些都是郭鹤年的成绩,但也只是他成绩的一部分。


作为海外华商投资中国的先驱,他持续30年投资北京国贸中心将其打造成世界性地标,写下北京最持久璀璨的篇章;他大举发展酒店业,让中国几乎每个著名城市都拥有一座香格里拉;他旗下以“金龙鱼”著称的益海嘉里,每年在中国的年营收超过千亿之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各大富豪榜上,郭鹤年的名字就一直高居前列,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之首。而据了解其实力的人透露,这些榜单还至少低估了他30%的财力。70年的基业畅旺,也让他被评价为:


永远不会破产的巨人。



放眼长远,只争朝夕


郭鹤年喜欢做长远、持久的生意,是用时间换空间的大赢家。“保持对时势和未来趋势的敏感与警觉。”是他寻觅长远发展方向的成功秘籍。


郭鹤年还特别注重情报的收集和经营创新,从中形成自己的方法,建立自己的优势。而一旦方向确定,方法明确,他则始终强调四个字:速战速决。


“一旦看清楚,马要跑得快,你能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得到,要抢在他前面。”九十高龄依然奋战在商业战线的他,一生都在只争朝夕。


在伦敦运筹食糖贸易期间,能讲一口流利英文的郭鹤年,白天拜访多家客户,晚上则请出其中一家和自己吃饭。“把他脑袋里面的信息和情报拿出来。”


回到酒店,他则综合当天的情况写电报给新加坡同事,告诉接下来要怎么做。


“我相信比我聪明的对手有好多,但有的人聪明,却比较散漫。我做16个小时,而且很快很快,他做8小时,还悠哉游哉,他怎么和我竞争。”


他说,聪明人和聪明人竞争,最重要的就是勤快:


既要勤奋,还要速度快。



要用胆量对生意,不要用胆量对人


郭鹤年是伟大的冒险家。


看准的事情,他义无反顾,甚至孤注一掷。


他说,生意人要有胆量,敢于冒险。“一个生意你看好了,即使有风险,也要大胆去干。每一种生意都有危险,如果总是有危险就走开,就什么都做不成。”


做看准的生意,郭鹤年胆子大,推动认准的工作,他则是脾气大。身兼多王的他,还是位脾气大王。


他的小儿子郭孔华,在被问道父亲的脾气到底有多大时,曾这样回答:恐怕你没见过比他脾气还大的人。


有人感叹,“无法想像您这么和蔼慈祥,也会是脾气大的人。”郭鹤年则笑咪咪地回应:


“所以,总能外表很平和的人,你要小心一点。”


但郭鹤年的胆子只限于生意,脾气只限于工作。


干事业,他雄心壮志,雷厉风行;做工作,他追求完美,六亲不认;事业之外,工作之余,他总是小心慎微,从不与人争强好胜,斗气讲狠。


他说:要用胆量对生意,不要用胆量对人。


即使富可敌国,他依然是努力再努力,低调再低调,谦虚再谦虚。他知道自己被称为糖王、酒店大王。他说,我喜欢食糖生意,喜欢酒店生意,喜欢一切好生意,但不喜欢“大王”这个词——


“这是虚名,我们就是一介小商人。”


“要照顾别人的利益”是郭鹤年的口头禅,他的管理哲学是使员工成为公司的伙伴,每年都给员工相当好的花红,事情大家一起干,赚到钱大家都有分。


他富有主见,敢于主张,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别人的意见更好,即使自己已经有了主见,他也愿意马上改变,而不是固执己见或维护自己的颜面。


第一家酒店开业前夕,一位法国朋友问他,你做酒店,想好叫什么名字了吗?郭鹤年说自己已经想好,并且把想好的名字告诉了对方。


“他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idiot(笨蛋)。我吞了一口气,问他,假如你是我的话,你会取什么名字。他想想说,香格里拉吧。我想了一想,说,很好。”


于是,有了香格里拉。



既是大丈夫,又是谦谦君子


“华商韬略丨华商名人堂”荣誉总编辑黄鸿年,曾特别分享他与郭鹤年交往的三个故事,并称赞郭鹤年:既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又是绅士风度的谦谦君子。


把自己放得很低的郭鹤年,把别人放得很高,以心、以情、以义、以礼相交。他身段柔软,却绝不是软弱。在自己人的利益遇到不可接受的伤害之时,他是那个能够站出来顶天立地的人。他对自己人的定义,不光是家人、朋友,也包括族群、国家、社会。


“马华控股”是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旗下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股东、合作社社员、存款者达30万人之多。1985年,集团出现严重亏损,华人社会一片忧虑。


生死存亡之际,郭鹤年为了广大华侨的切身利益,出任集团主席,助其渡过难关。1986年,马华公会领袖陈群川被政府当局不当拘捕,许多人避之不及,郭鹤年又站出来,出资保释陈群川出外候审。


对待族群公义,郭鹤年侠肝义胆,顶天立地;对待朋友,他则是绅士风度,谦谦君子。


1985年,黄鸿年持有马联公司10%的股权,对方请郭鹤年出面游说,要买下他手上的股份。刚刚谈好成交价,第二天股价却大幅上涨。


“郭鹤年问我怎么办?我说,还是就按昨天的价格。他当场表示,他正投标香港恒生银行的旧址,如果成功,就送我20%的干股。”


另一次,郭鹤年约黄鸿年吃饭,黄鸿年带了一瓶上好的红酒。之后,郭鹤年却回送了两瓶好酒给他。


黄鸿年说:“郭鹤年是最具礼义仁智信君子之风的企业家,他做人的习惯是投桃报李,因此才在所到之国和地区的政界、商界拥有极高的声望。”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


郭鹤年曾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是旧社会的说法,现在是,人要活到老,奋斗到老,越奋斗越年轻。


“人生一定要有挑战,而且要持续挑战。”


郭鹤年1992年就逐渐将事业交给下一代,但他依然运筹帷幄,马不停蹄,丝毫没与奋斗渐行渐远。


台湾企业家王郭台铭曾分享他和郭鹤年的一段趣事。


2009年,郭鹤年在香港宴请郭台铭。


“他当时已86岁,健步如飞,脑筋清楚,还带了个30岁的儿子。”方才60却因一系列劳工事件深感不顺,甚至萌生退意的郭台铭,被郭鹤年的“高龄”与“不老”比得有点惭愧,但转念一想,觉得自己也不差:


“我心里算了一下,他86岁,儿子30岁,也就是56岁时生下这个儿子,而我自己60岁生了个女儿,也算旗鼓相当吧。”


但郭台铭很快就彻底惭愧了。


席间,郭鹤年和郭台铭讨论起周杰伦的话题。郭台铭好奇地说:“你还真没有代沟,连他都知道。”


郭鹤年淡淡地答道:“当然没有代沟,我还有个19岁的女儿。”


郭台铭暗自计算,86减19,也就是郭鹤年67岁才生这个女儿。“我当时立即跟他说,我要拼了!”


这场饭局,延后了郭台铭的退休计划,也让他立志:“他67岁都可以生女儿,我还可以多生几个。”


后来,郭台铭还真把计划变成了现实:2009年到2014年,与现任妻子一口气生下一男两女。



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拥抱世界的法宝



郭鹤年始终以商人定义自己,很少参与政治,也不爱抛头露面参与社会活动,但他又始终是敏锐的政治和时局观察家,并与政商各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一个人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更加靠近他。”郭鹤年说。


郭鹤年的沟通技巧来自他良好的语言与文化基础。郭鹤年的父亲郭钦鉴1909年落脚马来西亚,从店员奋斗成当地有名望的商人,母亲则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这是他得以打下良好语言与文化基础的关键。


基本上,郭鹤年一生都是行走在精英阶层。


他在马来西亚极负盛名的新山英文书院打下英文底子,并与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第三任首相胡先翁成为校友;他在马来西亚最为著名的华文学校宽柔中学系统地接受了华文教育,之后进入另一所名校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深造,在那里——


他与马来西亚两位总理拉扎克、侯赛因·奥恩成了校友;还眼睁睁地看着同窗李光耀如何“想赢得每个争论”,“身上也散发些些许的优越感”。


1954年,郭鹤年还前往伦敦学习和考察,天天流连于伦敦的商品和股票交易所,从中领略到当时最先进的经济运作思维和手法之奥妙。



巧施障眼法,为中国打赢漂亮仗


1973年4月,郭鹤年接到一个特别的任务。


中国外经贸部所属的华润公司找到他,告诉他国家现在很紧张,大量缺糖,而且钱也比较缺,希望他帮忙,低价从国际市场买30万吨的糖,同时也买一些期货在行情出去以后套利。


虽然郭鹤年当时已是世界顶尖的食糖贸易商,但即使他愿意低价,手上也没有这么多货可以卖给国家。


30万吨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郭鹤年估计,如消息公开,会让糖价上涨20%到25%。


因此,这个生意必须绝密进行。


要在绝密中买够30万吨现货,还要同时买期货,这是相当高难度的事情,但听到是国家需要,而且这么信任他,郭鹤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个忙我一定帮,但我们都得非常之抓紧,要想得快,做得快。”郭鹤年还同时承诺,将把自己的生意冻结起来,专门用一两月时间来替国家做这个事。


郭鹤年分析后认为,只有去巴西才能买到这么多糖。


但作为“亚洲糖王”的他太招眼,如果亲自去一定会引起猜测。恰逢两三周后,日内瓦有个大规模的国际糖业大会,平时很少出席这类活动的他决定:派人到巴西去买糖,自己则特意报名去参加这个会议。


“我想,我和他们一起开着会,他们就不会想到是我在买糖吧。”郭鹤年回忆。


一场惊心动魄的商战就这样展开。


在日内瓦的郭鹤年,一边和国际同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虚情假意”;一边抓紧部署和跟进着巴西的行动,“每一天都很紧张,过得提心吊胆。”


巴西行动的关键期,一位英国商人还吓了郭鹤年一大跳。“他把我拉到一边,很神秘地和我讲:你知道吗?最近巴西很奇怪,两三个从来没见过的,很年轻的亚洲人,天天在糖区进出,好像有大事要发生。”


郭鹤年一阵心惊,装着很诧异也很重视的样子和对方说:“是吗?你还有什么行情,什么消息,一定要告诉我啊。”转身,则是一脑门子冷汗。


“可见他们的情报好厉害。”


第二天,巴西的年轻人给郭鹤年传来了好消息。“大会上,有人正演讲,广播传出一个声音,叫Robert Kuok,我的英文名,说有国际电话找。”


郭鹤年赶紧接了这个电话,“巴西的同事告诉说,我们有一点进展了。我说,你要快啊,要飞快啊。不然,消息出来要爆啊,而且这边已经知道一些苗头了。


三、四天后,郭鹤年大获全胜了。


一战下来,他不但成功用低价为中国解决了30万吨食糖,还通过期货市场为中国赚了500万美金。在1973年的中国,500万美金可是个很大很大的数字。


但作为国际大糖商的郭鹤年,却没从这么大的一个行情中赚到一分钱,相反还丢掉两个月的生意。


“如果我的公司也加入其中,肯定可以挣钱。”郭鹤年说:“但我不能那么做。因为这样就是对中国的不忠。这样说,可能太隆重。我的原则是,即使一个普通的生意,你答应了人家,也不应该跑两匹马。



不要让外面看不起我们中国人


郭鹤年一直以中国人身份自豪。“父母从小也是这么教育,我们始终是中国人,不要忘本。”


他在北京投资国贸中心,从第一期到现在,前后持续超过30年,而这项目则是从为中国人争气开始的。


1984年,一个伙伴找到郭鹤年,要他竞争一个项目。“他讲北京建国门外有个大项目,要做成面向世界的窗口和标志。”郭鹤年说,这样的项目一定有人竞争,如果是自己人我们就不要参与了。


但伙伴告诉他,是美国财团和日本政府的一家银行在主导。“听到这个消息,我想,今天的中国还必须靠外国人吗?”于是,他立即做出决定:


“我们要争志气,不要给外面人看不起我们中国人。刚好我有一亿多美元现金在香港盘古银行,这个事情,应该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做。”


80年代末,很多外商撤资而去,郭鹤年依然逆势加码对中国的投资,成为引领海外华商乃至外商看好中国的标杆旗帜。1990年,邓小平还专门花40分钟接见他,并评价他: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那也是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的最后一次正式对外会见。


如今,郭鹤年依然看好中国,为中国自豪。


“只有国家发财,国家发展,我们才能跟着发展。假如没有中国的发展,国贸也就是第一期,就不会再发展了。这是中国人今天的伟大,中国人的福气。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没有像今天这么好的日子,我们感到自豪,也要珍惜,要努力,让将来更美好。”



打大算盘,不打小算盘


郭鹤年说自己不是个有本事的商人,很多生意如果换成手段更厉害的,都不会像他这么做。比如那么早就到中国投资,从投资回报来说,就不是精明的决定。


比如,投资国贸中心时,国内的投资环境很不完善,市场也没起来。如果他将这笔钱放到海外,回报一定更大。后来在中国做酒店,做食用油,也都是“要像种树那样,一颗树种下去要好多年才能摘果。”在他不断把海外赚到的钱往中国输送的时候,在海外赚得盆满钵满的人,甚至笑话他,做了看不到头的生意。


多年后,谈及这本账,郭鹤年说:“大算盘我会打,但小算盘,我不打,也打不到那么精。”


打大算盘,不打小算盘,也是他20来岁时就坚持的生意经。当时,他做大米、食糖生意,一些同行用恶劣的手段和他竞争。比如,把海水掺到糖里找保险公司赔偿,然后想办法把糖处理出来,低价和他竞争。


眼睁睁看到不少人赚大钱,但郭鹤年宁愿慢一点、亏一点,也只用正面来发展。“我那时就有个信念,要看大利益,看长远,做得正,才能做得久。”


看长远,打大算盘,最终让郭鹤年得到大回报。比如在中国的投资,当年让他落后于赚快钱的人,如今则让他甩开那些人好几十条街。


而当年那些手段狠的人,“现在都不见了。”



只有成功,没有成功学


郭鹤年不喜欢高谈阔论,也绝少接受传媒采访。是位只有成功,没有成功学的大商家。要学习他的成功,只能从他公开的只言片语中琢磨体会。


曾有一次,他这样简短总结自己的成功因素:


得到相当的教育,能读、能听、能算;能交朋友,能区分好的朋友和不好的朋友;私生活有规律,精力充沛,早睡、早起;勤快,每天要比竞争者多干几个小时,而且想得快,做得快。


郭鹤年不相信能靠机运持续成功,他强调成功的90%来自勤劳智慧。他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好机运光临,但机运只喜欢有胆识、勤奋和智慧的人。


他勉励年轻人,世界上只要有太阳、有氧气、有人类,就永远有生意的机会。“但是时代变了,你要跟着时代变,不能到了新时代还是旧头脑。”


他还曾给年轻人创业提了四个建议:


第一:无论做什么事业,都要敢于冒险,不能东想西想,找到好的项目要抓紧,推动力要大;


第二,必须有耐心,路程中肯定有困难,要克服掉,他用邓小平勉励大家,要打倒了站起来,再打倒了再站起来,做生意一定要这样;


第三,成功以后,赚多钱以后要特别小心。以前讲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的经验,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最后他强调,赚到钱要回馈社会,越多越好。



绝对言听计从的大孝子


谈到郭鹤年的独特,他的朋友们强调的,不是他的成功,而是他的孝心。他干的是轰轰烈烈的事业,在外从者如云,但回到家中,永远唯母亲是从。


从一件曾经广受关注的事,可以看出母亲在郭鹤年心中的份量。


郭鹤年的大公子郭孔丞,曾和台湾歌星邓丽君相恋并计划结婚,但就在许多好友已经收到结婚请柬时,这桩婚姻却告吹了。原因是,邓丽君没能过得了郭鹤年母亲这一关。


当郭孔丞为这桩婚事征求郭鹤年的意见时,郭鹤年说自己没有意见,但强调,你要先问问你的祖母,而祖母和邓丽君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郭鹤年说,母亲的正直、善良、朴实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她不懂生意,也不去学。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要做道德的生意,也不要去崇拜物质。”


母亲80岁生日之际,郭鹤年专门买了一辆奔驰车作为礼物,想给她惊喜。“很开心地去喊,妈妈你出来看,我给你的生日礼物。结果她一看,脸就变了。说,要买车,你买个一般日本车就可以了,不要这么浪费。”


最后,郭鹤年把车还了回去。


一年中秋,郭鹤年收到母亲给他的礼物:一副母亲一笔一划写好然后装裱的字。从此,回到家中的郭鹤年,常常面字思人也自省。那上面写着:


儿孙能如我,何必留多财;倘若不如我,多财也是空;不为自己求利益,但愿大众共安宁。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ID:hstl8888),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



【澳洲暴走早报】澳元仍相对美元贬值!维州空置房租给低收者 !尾站最便宜?华人代购怎平息澳洲妈妈怒火?建材违规最高罚款220万元!

【企业故事】安踏这一小步,竟值900亿!值得所有中国制造必看

【变革大势】直击马云虞锋闭门对话,3小时谈透未来变革大势,定调千亿美元目标

【宜居城市】澳洲宜居指标报告 | 一座城市是否宜居,到底什么说了算?

【澳洲暴走早报】中国资本限制致悉尼清盘率暴跌!注意!澳移民局又要维护系统了!3000澳人净资产超五千万美元!新州开始试行数字驾照

【财富人物】她将清收带入AI时代,1年撮合500亿,平安、邮储、阿里、网易、挖财都是她的客户!

【零售故事】拿下双料冠军后,荣耀该好好讲讲新零售的故事了

【澳洲税务】重大投资移民迎来全球征税和CRS大考: 税务居民概念的正本清源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