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最牛经济学家吴晓波:我曾是愤青。

2016年02月11日 BQ澳洲


“我以为,我们的梦想已经失落在呼啸而过的路上; 我以为,我们注定生存在一个根本不值得大师用文字记取的时代。 你看,我们对这个世界还是这么好奇,我们还有勇气舍弃一切,即便 手中的黄金变成了砂砾,但若放手出来,空掌仍能握铁。”

--吴晓波

人生的路,有的时候越走越窄,有的时候越走越多,但是,每一次选择,便注定意味着无数的错过。原来, 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

--吴晓波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


Q:您的散文集取名《把生命浪费在 美好的事物上》,这个美好的事物,您是 如何定义的?为什么要说浪费,有什么特 别的深意吗?

A:这是我的第一本散文集,这个名 字来自于一篇散文,写给18岁的女儿的。 这本书大概也是有类似的一种态度,所以 就用了这个名字。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 提。只有真心地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 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 还是感情。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 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 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 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


Q:如果从自己的体验推而到大众范 畴来看的话,不同年龄段人群该去浪费的 美好事物您觉得分别是什么?

A:这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就是自 己喜欢的,只与兴趣有关,而无关乎物质 与报酬,更甚至还可以与前途、成就、名 利没有太大的干系,只要它是正当的,只 要喜欢,都是美好的。


Q:新书文章的选择都是您自己定夺 的吗?在今年出一本散文的集子,是有什 么特殊的机缘吗? 

A:去年创办了自媒体频道,重新回 复到每周两篇专栏的写作节奏上,其中有 些文章在微信上传播很广。这本散文集主 要的文章来自于过去一年多里写的专栏文章。




Q:您往往一天的时间安排是怎样的?工作时间是否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 A:写作、阅读、公司内外的会议、 外出演讲。 在自媒体频道创办之前,如果没有特 别重要的事情,晚上是不干活的,看看电 视或者打打麻将。创办自媒体之后,现在 比之前更加忙了。


Q:写作一般是什么时候进行?看 到您在一篇演讲中说,您在北京和一众 企业界大佬开会,中途您就离场要回去 写作,那篇应该是《别慌》。包括微信 频道的写作,怎么让自己一直在高产和 高质的状态?

A:很多专栏文章是在酒店房间或者 机场候机厅里完成的,这里面的事情有大 事,也有很小的事情,但是我的写作主要 还是围绕财经这个主题,所以很多时候发 现了一个有趣的、或者值得一论的议题, 很快就可以把它写下来。


希望我的财富足以让我抵抗所有 利益集团的诱惑


Q:在您进行经济和企业研究的这些 年,能否给我们讲一件印象最深的故事? A:很多事情给了我深刻印象。不过 廖厂长是其中比较特别的一个,他只是 万千市井中的一个路人,或许在日常生活 中他还斤斤计较,在生意场上还锱铢必究, 但就在 1989 年春天的某一个夜间,他偶 尔读到一则新闻,一群大学生因经费的短 缺而无法完成一次考察,于是他慷慨解囊,用 7000 元钱成全了几位年轻人去实现他 们的梦想。也在那个年代,他还在请人翻 译和出版《马克思·韦伯全集》。他对我 的影响是很理想主义的,就是我们应该对 这个社会有所回馈,现在我也认为这个是 我们的一部分责任。


Q:有这么种说法,60 后 70 初的 这代人是最幸福的,赶上了很多改革的好 时候,在大学生还是香饽饽的时候找到好 工作,在房价没有离谱的时候有积累可以 买房,您和您的主编同学们都在行业内做 过旗手式的人物,而 80 后就比较惨,赶 上扩招,赶上大学生不好就业,赶上房价 疯涨买不起,您怎么看?您觉得自己是幸 运的一代吗? 

A:我认为从总体来讲,80 后是中国 商业未来的希望所在,他们这一帮人跟他 们的父辈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在学校里经历过完整的教育,有的还经历过完整的商 业训练,所以这在学养上肯定跟他的父辈 不一样。 他们是全球化和互联网的一代,无 论在视野、知识体系和价值观上,都比 父辈们更优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更乐 意享受人生,懂得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Q:有这么个笑话,说起中奖 500 万干什么,曾经可以买房然后可以买车旅 行……现在则是还贷款然后继续还贷款。 如果说理财,10 万,100 万,500 万, 1000 万,您分别给一个什么样的理财途 径建议呢?

 A:年轻人首先还是要投资在自己身 上,让自己的价值成倍增长。另外就是要 敢于在一定程度上负债,负债是一种杠杆, 是对未来的负责。


Q:您怎么看待自己的拥有?家庭、 财富、功名、粉丝?

A:我觉得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有一 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这样知识分子才可 以独立于一些利益集团之外,包括权力集 团、包括资本集团之外,能够保持一种在 思想、人格和学术上的独立性。 对我自己来说,这个独立要建立在财 务独立的前提上才可以长久。我希望我的 理财能够让我过上一个比较不错的生活, 同时更关键的是我的财富足以让我能够抵 抗所有的利益集团对我的诱惑。这样才能 保证思想上的独立。




Q:我在一篇您文章的评论中看到一 条留言,说文章的每一个字都认真读了, 受益匪浅,那么对于您的女儿,会不会也 “认真地读老爸的每一个字?”您和 90 后的女儿是谅解、和解还是理解?

A:她在做她自己认定喜欢的事情, 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我看过很多例子,很多企业家很有钱, 但是他们不开心。有一次,在江苏江阴, 我遇到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商人,赚了很多 钱,却说自己很不快乐。我问她,“那么, 你自己喜欢什么呢?”她听到这个问题, 突然怔住了,然后落下了眼泪。她说,我 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很小的时候, 她就跟随亲戚做生意,从贩运、办厂到炒 房产,什么赚钱干什么,但她一直没有想 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所以是真的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做 自己喜欢的事情,90 后是中国近百年第 一批和平年代的中产阶层家庭子弟,我 相信他们中有一些人能做出非常了不起 的事情。


Q:您觉得您给女儿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A:她的职业选择放得很宽,但做人的基本素质是要管的,比如要做一个善 良的人,不要钻牛角尖,能够帮助人家 尽量帮助人家。 另外不仅要尊重人,还要尊重钱, 我希望女儿与金钱建立的是一种比较平 等的关系。金钱在古代就叫“轻重学”。 钱是有轻重的,比如 100 块钱对中产阶 级家庭不是那么重要;但对穷人可能就 是要命的。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能力不一 样,十几岁背个 LV 包出去的话就要被 人笑的。这样慢慢地她就知道钱的轻重, 挣每一分钱都不容易,但也不需要为了 钱去付出很多东西,不值得付出的就没 必要付出。


李普曼式的人生是我所追求的


Q:阅读在您生活中占有什么分量?

A:有空的时间就会阅读,我每年还会买两三百本书,也就是每年家里添一 个双门书柜,书籍让我的居室和生活拥 挤不堪,大概会看完其中的 1/3 到一半 左右。其实我第一次有记忆的阅读经验 应该是 10 岁那年,刚刚认得了上千个汉 字的我,读的第一本“成年读物”是繁 体字的《三国演义》,它是“文革”前 的遗物,黄旧不堪,躺在一个大木箱子 的杂物之中,好像已经等了我很多年。 就是这本书让我终生喜欢大鼓齐鸣的刚 烈文字,而对婉约温润的风格不以为然。 其实我们并没有生活在单调的年代,也 许没有一个年代的人,也没有一个国家 的人——尤其是欧美国家的人们——像 我们这样五谷杂粮、精粗不弃、为了求 得寸及的进步,我们愿意接受所有的文 明形态,这是一个转型年代的特征,我 们在思想上左冲右突,其慌乱和惊心宛 若物质生活中的所有景象。




Q:有没有曾经哪本书让您特别感动,甚至想成为书中的那个人物?

A:李普曼式的人生是我所追求的, 做一个独立的知识分子,市场就是大众。 大学毕业时,我做了一个规划,前 半生搭建人生结构框架,后半生享受自 由。《李普曼传》就给我提供了相应的 战略:第一步,做记者,跑条线;第二步, 写专栏;第三步,写书。从 97 年开始, 我每年出一本书,现在还没有中断过。


Q:您的下一本书是《腾讯传》吗, 现在进展到什么阶段?

A:已经写完了,明年一季度面世。


Q:您的吴晓波频道是非常受欢迎 的公众号,有说法称微信的红利期已经 过了,现在想在众多的公众号中杀出来, 非常困难,在您看来想要冲出来,需要 做到哪几点? 

A:现在微信的公众号已经很多了, 和一年前相比确实要更困难。要杀出来 的道理其实还没有变化,就是把内容做 好,把产品做好,把粉丝运营好,给他 们价值。


Q: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单位走出来,不是跳槽,而是自己创业,您怎么看现在青年人的创业,在您看来有没有 适合创业与不适合创业之分?如果您是投资人,一般会问他们什么问题?会给 什么样的创业者投资?

A:对大学生,其实我是不太建议去创业的,除非已经想得特别清楚了,年轻人应该多读书多谈恋爱。其实对创业这个事情,主要还是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能不能创造出来价值,我们做投资很多是天使投资、或者比较早期的投 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主要还是看人, 这个人靠谱就可以试试。




Q:在激荡与变局的这些年头,还有什么事情是会让你由衷兴奋有幸福感 的?还有什么事情,是会令你愤怒的? 

A:在大学的时候我是个愤怒青年, 很激进。大学毕业前我去中国南部考察, 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这片土地,就变成 了一个改良主义者,并趋于保守主义。 所以我对很多事情大概尽量是抱着一种 理解的心态去看的。 另外写书的时候我会尽量站在客观 的角度上,事实就是事实,有时候我会 有一些文学性的评论,写的时候我会考 虑到不要干扰到事实本身的描述,尽管 事后来看还是很难完全做到,因为你要 渲染一种情绪,你在不同的情绪里,就 会有不同的结论。 所以我写书的时候,都是要找很多 很多材料,要让事实说话。另外一个就 是不带恶意,从这个事情本身来说,就 算是一个负面的内容,也至少要有前因 后果。



来自澳洲中文周刊第一品牌《BQ澳洲》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