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 | 澳洲政策解读 | 有趣活动 | 吃喝玩乐 | 关注我们没错哟
撸串微我,可不敢微...
站在墨尔本的市中心,打开附近的人,你大概率将看到这样一副场景。
10个里边,3个是卖房子、3个是用那种极度刺激且暴露的网图当头像或是想搞点乱七八糟、或是想骗你钱的。
而剩下的就全都是私厨。
出国在外,哪怕身边“沾上了”东北人、湖南人...口音都让人带跑偏了。
与生俱来的口味,留学在外,抓心挠肝的就想吃一口家乡菜这点也没法改变。
这个从每周和老娘视频电话的聊天内容中就是可见一斑。
多少人都从刚来时,视频一接通就变得委屈巴巴的一声“妈,我想你了。”
不知道从哪天就变成了视频一接通,就变得饥肠辘辘,一声“妈,我想你做的...”
看到妈妈的脸,从最初的想家,到后来的想家中还带着点下饭。
闭上眼彷佛又回到了那个夏天,穿着校服回到家,厨房里是妈妈忙碌的身影,还有那难舍的家乡菜的香味。
当不可能天天去餐馆,学生党有限的财力,遇上难舍的这口家乡味。
留学生们就此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开启了留学“小当家”的进阶之路,右手拿锅铲、左手下厨房,慢慢摸索,从炒鸡蛋,渐渐干到随便来波朋友就能操作个7个碟、8个碗。
秉承着做而优则吃,吃而优而卖的策略,逐渐在蹭饭朋友们一声声的“大厨!你这手艺都够开饭店了!卖肯定赚!”的吹捧声中,迷失自我。
继而憋个名字、掏个logo,就在朋友圈里直接开张。
而另一派,懒不爱做,做了也“手残”没法吃,也就乐于干脆,让这些私厨承包自己的饮食三餐。
秉承着一手G2G,(锅到顾客)的超前餐饮理念,凭借着特色的菜品、较低的价格,还有送货上门。
不少私厨也都是靠着这个吸引了大量的顾客,打开了一条路。
一边是满足了自己“家乡胃”的顾客,一边是靠着这手才艺赚到了钱的同学,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双赢。
但唯独只有一点,就是大多数都是赤裸裸的违法!
墨尔本Monash Council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家私下制作食品出售是100%的违法行为。
未经卫生许可烹饪食品出售,一经发现就是巨额罚款!最多可处$20500澳元的罚款!
如果涉事者是外国公民,还有可能面临遣返!
从经营角度来讲,一手微信支付宝转账、一手现金面交,他们完全就是在偷税漏税、违法经营。
而更可怕的是,是从卫生角度来讲,他们也没有可以获得市政府批准,符合澳洲《食品标准规范》的操作环境。
食材来源得不到保证,卫生环境也得不到保证,这样的地方“私自”做出来卖的菜,也很容易就会让你病从口入。
事实上,政府的担忧不无道理,这些年因为私厨而闹出的事故也着实不在少数。
在新州一次社区节日上,一位好心的南美阿姨,大展厨艺,做了一道拿手菜与大家分享,结果因为蛋黄酱的问题,数十人因此感染沙门杆菌。
南美阿姨也因此被罚款。
而一位华人妈妈为了给孩子庆生,从朋友圈私厨手里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结果发现巧克力球,竟是“别出心裁”的用口香糖所做,辛亏发现的早,否则孩子吃进去,怎么也得医院一游,好事变坏事了。
由于卫生与经营的问题,近年来各国也都展开了严打之风!
而涉事者若为外国公民,将面临遣返也绝非危言耸听!
早在16年,在美国休斯顿,就有30几名留学生,因合伙开私厨卖蛋糕,却没有在美食品制作和销售行业许可证。
所有人都被取消签证,遣送回国!
而澳洲也在今年对这一行业开始了彻底的规范与“清扫”。
年初,澳洲《9News》就对这一地下产业进行了严厉的警告。
最近,《ABC》还特意在中文频道,讲明了没有资质私厨背后的违法性。
而据悉,为了将这些地下私厨彻底击垮,澳洲甚至已经开始了“钓鱼执法”。
David是一个海鲜微信群的华人群主,平日里就在群里卖卖海鲜,还有中国人喜欢的水饺和甜品。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购买水饺的订单,按照约定赶到指定地点送货。
可没想到,当他赶到时,等待着他的却是澳媒《Richmond News》的记者。
没有生产日期、没有卫生许可、没有配料表、也没有交税,给David上来就是一个“人赃俱获。”
时值期末,千言万语一句话,就是科不能挂,我绝不能倒下!
为了确保自身的健康,饮食这一块更要多加个心眼,千万不要图方便、图小便宜吃了私厨,而影响了发挥,丢了“大钱”。
而那些志在开饭店的“小当家们”,也并非就没有了门路。
如果你想要合理合法的开展“私厨生意”。
首先要向市政府(city council)申请,市政厅会评估你的家用厨房是否达到标准,并每年进行检查。
其后,相关部门会就影响食物安全的一些因素给你的食物分类。比如生产流程、所含配料都会对食物安全卫生造成影响。
最后,你必须将你的生意在Food Act 1984条列下注册。必须得说的是,守法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想要自主创业,减轻家里负担的心固然是好的,但也千万不要触犯法律,被罚款、被遣返让留学之路蒙上阴霾。
文章来源:墨尔本留学圈
推广
长按关注澳洲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