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毒舌女。
其实之前一直很想写这个话题。留学生活挺漫长的。有人说是一群人的狂欢,一个人的孤独。
就像他一样。
01.
他刚出国的时候,还只有十五岁,住的是学校20min车程的homestay。
虽然地理上还挺方便的,但住家让他觉得心累。
明明已经收着他爸妈给的钱了,还总白眼翻得像他欠了他们一样。
“用洗衣机会被说吵到他们,那我怎么洗衣服?”
晚上给家里打电话也会被住家敲门,说要遵守家里的quiet hours。
而且有门禁。
等到拿到理想大学offer之后,他很快搬出了那个家。
走前还被房东要求赔付了墙上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谁留下的划痕。
他隐隐觉得,应该是搬进来之前就有了,但是他选择破财消灾。
02.
大一的时候,他住的是和外国人混住的宿舍。
和一群热爱party的外国人在宿舍里当室友,每晚common space吵闹得让他觉得崩溃。
五个人的residence unit,要share厨房和洗手间公共区,他看到印度老哥把脚翘到茶几上的时候快绷不住了。
后来发现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也这么干,他才接受了这是个脚凳的设定,没想到不久之后,又看到他们在那个茶几上吃东西。
厨房永远是不干净的,厨余积在sink里。
他12点准备睡觉的时候,中东室友带着他们的朋友在客厅看球赛,热爆米花,吵得睡不着。又或者是美国室友带着他兄弟和妹妹们在客厅喝酒。
不用想,洗手间可能又被呕吐物堵了。
他在窄窄的twin size宿舍床上把脸埋进枕头,好想住公寓啊。
他睁开眼,试图开始靠打游戏缓解压力,结果是第二天挂着黑眼圈上课。
打不过,就加入吧。
于是他加入了美国哥们的酒趴,但是难免因为成为配角,而觉得孤独。
03.
果然,他还是更喜欢和留学生玩。
他瞧中了学校边上一栋新condo,找了个2b2b,搬出学校宿舍。
还是找个室友,是同为留学生的朋友。一开始相处很好,都比较宅。
环境设施很不错,房东坐地起价也可以忍。
住的水准提升上去了,不叫人来家里做客怎么行。
于是他开始成为学校里很social的那一类人,在campus附近的“3268 idknow st.夜生活”小群里问有没有人组酒局。
他开始结识一些酒肉朋友,柜子里装的都是酒,开始在自家的茶几上打牌。
开始花了更多无用的钱,只为了填补空虚的生活。
但是很快,他和室友闹掰了。
没想到互谈心事的朋友,居然能到互相指着鼻子骂得程度。
“我骂他蹭我网,平时生活用品我买他不给钱是个白嫖怪。他骂我老是带人回家,又说我一开始房租差得不大,凭什么我住主卧,所以他不该付那些钱。”
我问:“那你怎么办?”
他惆怅:“还能咋办,远离这种人,留学生的尽头是独居。”
他说千万不要和朋友当室友,要么处得像家里人,要么很可能都是最后互捅心窝。
04.
他大四最后住的是一个一室一厅,预算又往上加了。
他说多花点钱没事,别下我头就行。
他现在的说话方式已经成了张口闭口“下头”,这种很乖戾小留的状态。他可以无所顾忌地组局,叫朋友来家里喝酒打牌不醉不归。
但是朋友们有的拿到了master offer,有的开始实习。
还有人陪着他玩,但是他才发现,这些玩的人都有父母托底。
而他没有。
大四的第二学期,他终于觉得疲倦。
一次从夜店回家后,他睡不着,还是想看点童年回忆,于是连上笔记本,放国产电视剧。
他放的是家有儿女和武林外传。
又回到了大一时的状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地想家,想哭。
对身处于异乡的留学生来说。
家其实是很缥缈的概念。
可能就是能自己独处的时候,点私房菜家乡菜,回到房间里打开电脑,跟国内追电视剧,或者叫上出国前的哥们隔着大洋彼岸打游戏。
这一刻会有心下落实的感觉。
从我朋友们的经历和我自己人生碎片里知道的,只要和别人一块住就会有摩擦。
所以收集了一些不太好的故事。
住homestay的时候house隔音不好,可能会和住家不愉快,住宿舍的时候也有可能碰上奇葩外国室友,如果和朋友一块住公寓,之后又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朋友和她对象一块住的时候也被manipulate过。
因此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也要学会人在异国,照顾好自己。
但是永远独居习惯了,有时候也是无尽的孤独。
(完)
写得这么认真,没广告,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