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竞业大使在澳中工商业委员会全国网络研讨会上的致辞

2021年04月29日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感谢澳中工商业委员会(ACBC)代理首席执行官Michael Clifton的邀请。我多次参加ACBC活动,线上还是第一次。期待大家今年ACBC堪培拉联谊日活动期间再次到中国大使馆作客。今天我想就中国的发展和中澳关系与大家交流。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中国和中国人民都是一件大事。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摆脱了列强欺凌,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告别了积贫积弱,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迎来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创造辉煌伟业,关键在于掌握和发展了先进的理论,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党员由成立之初的50余名发展到9100多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关键在于始终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中国脱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去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中国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取得抗击新冠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目前正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已完成接种超过2.3亿剂次。
中国党和政府将继续努力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中国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将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我们将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绿色转型,2030年前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朋友们,
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国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接下来,我想谈谈中澳关系。当前中澳关系的困难局面是中方不愿看到的。澳社会各界对中澳关系有各种议论,存在一些“迷思”,我愿借此机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中国变了”,外交更加咄咄逼人。
必须承认,中国的确变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更大,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中国市场更大,已经成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中国对世界和平承担的责任更多,已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也是五常中第一大维和人员出兵国。
中国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有增无减。“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已成为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向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物资援助,以不同方式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急需的疫苗。
同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方向没变。中国的发展是实现自我超越,不是要超越谁,更不是要取代谁。
中国外交的原则没有变,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
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意志没有变,无论何时都不会坐视利益和尊严受损。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所有本着诚意和善意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我们都张开双臂欢迎。
鉴于上述,所谓中国外交更加“咄咄逼人”的指责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回顾近年来中澳关系的经纬,不难看出,中澳关系当前困境,不是由中方造成的,中方从未挑起事端。
事实是,澳方对华认知发生了改变。澳方一些人似乎不再视中国为合作伙伴。他们热衷从第三方视角,而非从自身实际利益看待对华关系。他们不再感兴趣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对待和处理双方差异,不再感兴趣维护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愈来愈把中国看作是一种威胁和挑战,日益从意识形态偏见和地缘政治视角来解读中国的政策。
试问,如果把中国视为威胁,中澳关系如何能够不出现麻烦?
另一种观点认为,近年来中澳关系恶化的责任在中方,澳是中国“胁迫外交”的“受害者”。
中澳关系为什么会恶化,看看近年来澳方在对华关系上都做了些什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胁迫”之说,只是掩盖事实真相的遁词,逃脱自身责任。
近年来,我们见证了对中国企业投资日益增多的歧视性限制,不论它们是国有还是民营,不论是来自中国大陆还是香港;
我们见证了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无端打压,不仅自己拒绝,而且还游说他国“跟风”;
我们见证了各种形式的对双方教育、学术研究、人员正常往来或交往的限制;
我们见证了基于虚假信息和意识形态偏见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我们见证了一些政客对中国社会制度的恶毒攻击和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
我们见证了一些媒体和智库对中国的肆意诽谤和抹黑;
我们也见证了出于政治动机和追随美国前政府,对中国抗疫及国际合作努力的挑衅;
我们还见证了媒体、政客及安全机构对在澳华人的疯狂污名和打击,以及由此导致的日益增多的种族歧视,甚至暴力行径;
我们也见证了澳安全机构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中方在澳机构和人员的公然骚扰;
我们最近还见证了澳方无理撕毁中方同维多利亚州政府之间的“一带一路”合作协议,该协议对双方均有利。
正是澳方这一系列消极举措,毒化了两国关系气氛,损害了双方关系的基础,导致了今天两国关系的现状。对中国强硬,攻击中国,似乎正在成为澳社会的“政治正确”。
更令人惊讶的是,一些澳人把上述挑衅、对抗行径当作是维护澳自身价值观、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这完全是颠倒黑白,为自身错误行为辩白,为损害中国利益和中澳关系制造借口。这正是当前中澳关系症结之所在。
有些人声称,目前两国贸易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中国对澳进行“经济胁迫”。这种说法是多么苍白无力!
有两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一是近年来中国对澳投资大幅下滑,从2016年的165亿澳元降至去年的仅约10亿澳元,而澳对华商品出口一直处于高位,去年高达1480亿澳元。二是澳迄今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多达106起,而中国对澳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只有4起。如果说真有“胁迫”,那也是澳方所为。
中方所做的一切均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防止两国关系进一步下滑,并促使中澳关系早日重返正轨。
我们从未要求澳方在主权或国家利益上作出妥协,而是不能接受澳方损害中方主权和国家利益;
我们从未谋求改变你们的政治制度,而是要求你们尊重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
我们从未要求你们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只是希望你们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尽可能减少意识形态偏见;
我们从未要求你们放弃与盟友的同盟关系,但希望你们不要因这一关系而损害中国利益、牺牲中澳关系;
我们无意干预你们的国内立法,但反对相关立法及其实施有意针对中国,或对中国机构和个人采取公然歧视性做法,损害双方互信和共同利益;
我们也无意干涉你们媒体的言论自由,只是希望媒体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和中澳关系,而不是脱离事实、误导公众,甚至恶意污蔑和诋毁中国。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扭转当前双边关系逆势,必须“对症下药”。务实合作与政治互信是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的两个轮子,两者需要并行前进。如果一个轮子出现问题,两国关系就会脱离正轨。
需要指出的是,固守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将中国视作威胁是没有出路的;肆意损害双方互信,给正常的合作交往人为设限是没有出路的;想通过拉帮结派,搞反华“小圈子”也是没有出路的。将自己装扮成“受害者”改变不了问题的本质。
 
朋友们,
今年是惠特拉姆访华50周年。那次访问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50年前,中澳双方的差异可能比今天更大,但这些差异并没有阻止双方走到一起。此后数十年,双方差异也一直存在,但并未阻挡双方发展富有活力的双边关系。这其中可能有不少原因,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尊重差异,妥处分歧,着力发展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合作,并发挥远见卓识,不断挖掘中澳关系潜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亚洲的崛起和中国的发展世所瞩目。根据有关机构统计,2020年亚洲GDP的全球占比为40%,未来十年可能超过50%。澳方应当像50年前一样展现智慧和勇气,着眼未来,以实际行动管控好中澳之间的差异,拿出诚意为中澳关系改善创造条件。中方愿为此与澳方共同努力。
中方始终重视发展中澳关系,始终认为一个健康稳定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工商界的朋友是中澳合作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希望大家继续为中澳关系助力。
谢谢大家。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阅读致辞英文原文


 

 ▼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