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拒签三次,不爱写文章的技术员不是好留学生

原创 2016年09月02日 TIMEZONE



因为文风稳定,效率高,彬彬有礼,又颇有神秘感,空天阙大概是被时区编辑部猜测长相最多次数的作者了,所以这次采访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

接受采访时,空天阙正在印尼出差。视讯拨通后,那一端的影像输送过来一个稍有发福,面相平和的男人,他留着小平头,穿一件非常“理工男”的白底横条纹polo衫。说话声音不大,音调不高,几乎一直带着微笑,和他文章的风格一致:冷静、温和、条理清晰、又不失幽默。

 

航空航天,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远


空天阙从事的是航空业,曾就读航空航天专业的他本想把笔名改为“空天”,但怎么看都透着股和尚法号的无欲感,便又改成如今的“空天阙”,即空中楼阁,就像理工男可望不可即的浪漫。

80后的空天阙是十几年前出国的,那是2005年,还没本科毕业的他已经为留学做好了准备。

事实上,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理工科的他根本没有找工作的压力——华为直接去学校招聘,面试都不用,只要开个会,表达下意愿,就会直接签下一百多个学生。但奔着留学而去的他,压根儿没想过在国内考研和工作。

本想直奔美国的他,却经历错误的“天时”——911事件之后的几年里,美国签证发放极其严格,他被拒签三次。


美国求学无门,他于是转战英国,幸好当时英国接受托福成绩。最终,他成为了University of Surrey(萨里大学)的学生。

这个第一次出国的湖南男生,从湖南坐飞机到北京,转乘前往伦敦的飞机。不知道是因为初出国门的恐慌还是要离开祖国的不踏实感,他觉得那家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务格外差。即使早已忘记具体发生过什么事,但对这家航空公司的负面感觉甚至保留到了今天。

萨里大学是欧洲的小卫星、移动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研究中心,该校的航空专业是欧洲的领航者,空天阙在这个英格兰东南部的镇子里安营扎寨,一待就是三四年。

毕业后,他顺利留在了英国,因为萨里大学有个中国与欧洲合作的卫星项目,项目主要研究的是卫星导航技术。


和我想象的科学家般的实验研究不同,他表示他的工作“其实就是写代码,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就是个码农。”

在英国工作的两年时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和不同国籍同事的合作。项目组里大概有十来个国籍的同事,从欧洲人到好几个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南亚人,他们互相打趣,和谐相处。

“这是和在国内工作最大的不同,我们还常常拿敏感的政治问题互相打趣。但是大家都不介意,很深刻地感觉到,国家之间,政府之间,就算矛盾很激烈但其实私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依旧很好,并不会出现那种因为国家的敌对而无法继续做朋友的情况。”


文章本自成



可能是因为出生在湖南这个考试大省,空天阙从小就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他读书不仅限于教科书,年幼起就很爱看各种各样的书,不分好坏。

他7岁开始写日记,在后来的岁月中,写日记伴他走过二十年岁月,直至工作后,慢慢有些力不从心。那些往事中的日记本也散落在多次搬家的间隙里再寻不得。

大约是看书看多了在脑子里累积下不少难以察觉的文学细胞,加之笔耕不辍的记录。1999年上大学的时候,遇到学校以“创世纪大学生”为噱头举办的征文大赛,他一举拿下一等奖。自此开始了正式写作之路,但没有出过校园,不是征文比赛,就是校园BBS。

写作的习惯一直被坚持到英国生活的展开。他的足迹开始遍踏欧洲,眼界和经历一旦丰富起来,更是下笔如有神。身边开始有朋友建议他尝试投稿,于是乎一篇篇文章开始被刊登在大小媒体上。

看他文章中的描写性字句时,我常常想象一个天天在办公室编写代码的理工男是怎么从定式思维中解放出来,写下这些诙谐灵活的文字的。

他早已不再写代码,工作从技术员开始,后做过项目管理,客户服务,到现在的市场部。但他依旧在业余时间研究下代码,做点有趣的小东西,因为“当你把兴趣作为兴趣,而非用来吃饭的正职时,会开心很多。”


“写代码需要遵从确定的规矩定律,我喜欢编程,喜欢做技术,但长久做同样的东西也会腻烦,会痛苦,我并不想一辈子做个技术员。但是把它当做兴趣来看后,很轻松,我可以做点有意思的小事。比如说,用统计学来推测坐哪一路公交车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不过我从来没有验证过,这也是做技术一个痛苦的所在。编程的过程你可以很享受,但程序写完后的验证过程很枯燥,但这个过程又很重要,你不能不验证就投入使用。”

大概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业余时间写文章让他感到快乐,可以让他自由发挥,添加更多的创意性思维。




非典型白羊座



如上文所说,空天阙现在就职市场部。他的求职过程看起来和读书一样似乎没什么阻碍,而且从技术员之后的几次角色转变,都不是他的主动选择。每次面试时,面试官都会以他的性格为前提建议他尝试新的岗位。

不过因为岗位再怎么换,还是在航天系统中,所以难度并没想象中大。他希望在工作中有更多自由,这个自由不是指公司规章或者工作环境氛围上的自由,而是在工作中能否更多地发挥个人能力,以及创新性的工作处理方式。

我所接触的湖南男人,大多个性坚毅,带着股冲劲。印象中还有湘军和各种湘籍土匪,都是些勇猛的形象,反倒是空天阙这种隐而不露的个性让人感到新鲜。许是走的地方多了,包容性愈盛,思维又开阔,已经成为非典型性湖南人。


就像他对自己的描述“非典型白羊座”,无论是湘人还是白羊座的风风火火,他身上都难寻踪影。倒是一直都有种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的味道。

无论是我提出视讯的要求,还是时间上的迁就,包括采访过程中我对于一些航空业的小白问题,他都表现出十足的耐心予以解答。

就像他的文章,读下来虽然不能解大惑,却往往让你莞尔一笑,意会地点点头。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在这里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分子栏目栏主&作者 佐伊邱 

 在 通 往 嬉 皮 士 的 道 路 上 夭 折

微信号:ZzoeQiu

如果你喜欢佐伊,就给她发个小红包呗



人物故事,由你来定义

这是时区的《分子》——留学生人物栏目


这是一个说出自己故事的栏目,作为一个“分子”,你不是非得成为大牛。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留学生生涯中,有过哪些能凸显你个性、值得分享的事件或想法?


已经回国的盆友们,我们还可以以一杯咖啡为约进行聊骚哦。

你可以,自荐

还可以,推荐别人

关于你或Ta的故事,请回复关键字 

 分子  +人物名称 + 推荐理由 让我们进一步接触





往期的人物栏目都有哪些精彩故事?回复关键字:

正能量 | 从清华到加州大学,我一直很正能量

MAX | 混迹美国中餐馆十年,说好的美国梦呢?

托马斯 | 进得了NBC,拍得了纪录片,玩得了架子鼓,没有三头六臂,只有一腔热情

米顿 | 本想偷渡美国做个餐馆打工仔,却成了最年轻的同声传译官

四大 | 在四大打拼又如何,人生又不只有竞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