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信贷机构Veda称,过去一年有77万以上澳洲人是身份资料被盗的受害人,平均每名事主损失约4000元。Veda称,非法获取的私人资料引发各种网上罪案,例如在线盗窃。全球而言,网上罪案引致的损失,达数以十亿元计。
受害人之一Rhonda被窃匪打开她的保安邮箱,而她还以为只是一宗普通偷窃事件。但5个月后,她收到银行的一段信息,要求她証实她已更改了手机号码。
她在澳广台(ABC)的AM节目上说,她收到上述信息后立即到银行自动提款机查看她的户口,才发现原有6000多元的户口已剩下1元。
窃匪取得她的姓名、出生日期和其他户口资料。这已足以使窃匪透过电话银行服务打开她的户口。
她相信由于大家在社交媒体上很活跃,故窃匪能盗取其他资料。
Rhonda是过去12个月来77.2万被盗身份资料的澳洲人中其中一人。
Veda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有五分之一澳洲人的身份资料曾被盗。Veda的网上罪案组主管Fiona Long说,这种罪案的事主损失大,并且费时失事。
她说,上述罪案去年使澳洲经济损失约16亿元,每名事主损失4000元,并要花18小时才能解决问题。
犯案者用盗窃的软件,或在社交媒体上搜寻,或从汽车上和入屋盗取资料。获取资料后,可打开户口,购物(手机等),或用以贷款,报税,买车等。
他敦促人们用保安电邮箱,销毁私人文件,谨慎使用社交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