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洪灾 | 湖南出现抗洪“敢死队”,600万蓄洪区民众背负弃子命运保武汉

2016年07月11日 澳洲新闻



湖南抗洪“敢死队”:抢险人员驾卡车冲向溃口


7月10日,湖南省华容县新华垸出现溃口。在抢险救援中,出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方式:身系安全绳的抢险人员驾驶着载满麻石的卡车驶向溃口,在卡车坠入溃口前跳下卡车,用连车带石的方式堵溃口。







保卫武汉的代价:600万蓄洪区民众背负弃子命运


截至7月6日晚8时,城陵矶水位已达到34.32米,原本按照防洪调度方案,该水位超过34.40米时,将启用周边钱粮湖垸等分洪区蓄滞洪水,这将意味着当地27万民众需要随时待命主动让洪水淹没家园。然而,因为资金建设问题,城陵矶附近的几个关键蓄洪区都缺乏开闸条件。




根据水利部通过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长江沿线共设有40个蓄滞洪区,其中除武汉周边的6个分洪区,另有29个分洪区的保护对象也都明确指向了武汉市,在最坏的可能下,这些分洪区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而被启用时,至少600万民众将随时可能根据保卫武汉的需要而做出牺牲,成为弃车保帅的弃子。




根据规定,被划为蓄洪区的地方必须严格控制产业和人口,否则违规资产将得不到合法赔偿,尽管赔偿本身也很吝啬。然而蓄洪区内的发展早已不受控制,2004年时,防洪规划到2010年荆江分洪区、杜家台分洪区人口分别为61.8万、13.5万,而现在前者人口达到87万,后者更是几乎翻了一倍到25.6万。


这种背景下,启动分洪区的代价也变得更加高昂。1954年荆江分洪区3次启用分洪,期间民众死亡2555人,半年后仍有18%的耕地滞洪,分洪后3029亩耕地永久性沙化。于是到1998年,尽管做好了“保卫大武汉”的全民动员,也开始了分洪民众转移,但荆江分洪区最终还是没有被启用,以至于还有专家呼吁,“分洪区要有大局意识,绝对不能严防死守”。


关于“分洪区是否为武汉做了牺牲”这一议题也引起广泛争议,分洪区的存在本身恐怕也从未得到过现在这样的关注度。然而争议中有一种残忍的逻辑,即有些人将另一部分人的牺牲视作无可避免且理所当然。在长期集体主义的熏陶下,这个国家的民众非常熟悉这种“牺牲小我、保全大局”的逻辑,但应该明确的是,没有人注定应该成为弃子。即便是大部分位于武汉市内的杜家台分洪区,其辖区内的26万民众也没有天然理由要做出牺牲。自1956年开闸启用以来,杜家台分洪区共运用过21次,意味着这个地区的民众承担了21次本属于武汉城区的灾难后果。


另一方面,更值得关注的实际问题是如何避免牺牲。1993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之后,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对上游洪泛区土地和住宅进行收购,将居民迁出洪水重灾区,并将空地改造成湿地以增加蓄水功能。而反观国内,河道泥沙淤积、江湖围垦造田、支流堤防缺斤少两,在讨论分洪区民众该不该作牺牲之前,能做的工作显然一个都没有到位。


抗洪救灾靠“人在堤在”行得通吗


1998年中国抗洪期间,武汉龙王庙闸口值守人员立起“生死牌”。18年后的今天,一块生死牌再次出现。“人在堤在”这样的抗洪方式能行吗?




近日,武汉防洪堤闸口,竖起的“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像98抗洪竖起的牌子一样醒目,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面对洪灾需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精神可敬可叹。然而,人用三尺之躯能挡住凶猛的洪水吗?


有人认为,“人在堤在”是最美的誓言,是人民的希望,是初心的回响,是担当的精神,是历史的重托。“人在堤在”“誓死保护大堤”等无谓的牺牲精神,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和人民子弟兵的责任与担当,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力量和希望。


然而批评之声也此起彼伏,时隔18年之后,人们还需要用这种“玩命”喊口号方式应对浊浪滔天的洪水行不通。


从大禹治水起,中华民族和洪灾搏斗数千年,遭受了过无尽的苦难和辉煌,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30年,国家正在进步,人民开始富裕,难道我们再次面对洪水时,就真的没有更恰当、更科学的办法,而只能用弱小的身躯去抗击洪水吗?


其实,治理水患最终需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有效救灾。诸如尊重自然规律,减少环境破坏,给河流湖泊留出生存空间。加大城市排水蓄水工程建设,让水排得出、留得住。抗洪救灾中,“封堵”与“疏导”相结合,该堵的堵,该疏的疏。一味地封堵,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当然防止“天祸”的同时还要防止“人祸”,比如那些“豆腐渣”工程不仅祸害国家,更危及民众安全,确该坚决查处!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治理的水灾科学技术和有效办法并不少,就看我们能不能、想不想去反思以往、吸取教训,借鉴经验,落实在行动中!


遇到暴雨就看海? 香港怎么做


前些年,“在北京看海”成为网络流行语,所指的并不是后海,也不是什刹海,而是遇到暴雨后城市积水的景象。与此相反的是青岛德国遗留的良好的排水系统,许多年之后仍能在排水管道附近找到备用装置也一时传为美谈。


近些年,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拷问着城市基础设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016年,华南地区先后出现20多次强降雨过程,是近5年同期最多,222条河流洪水超出警示线,洪水总量比往年偏多34%。


洪灾的景象让人不禁想到1998年的特大洪水,那时被众人包围着的江泽民说: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18年过去了,遇到特大洪水,城市的抵御能力有没有变强呢?我们依靠的是先进的排水管道和救援装备,还是解放军的血肉大堤?


2013年武汉市税务局拟定了《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投资130亿元改造排水,3年后就可不怕大暴雨。但三年过后的2016年,持续多日暴雨的武汉城区仍然渍涝严重,交通瘫痪。武汉税务局表示实际上花了40多亿,但仍未公开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


内地灾情严重,常常挂风球、下黑雨的香港可能是个很好的参照。这个城市高楼大厦越建越多、人口密度高,持续恶劣天气很容易放大灾情。香港也曾因暴雨导致的山体滑坡造成156人死亡、117人受伤的惨剧。香港怎么做呢?


香港设有渠务署。主要提供污水和雨水的处理和排放,其中包括防洪。


在日常工作中:


1、渠务署从1994年开始,对香港的水浸黑点监察并逐步清除。

2、设立各项长远改善措施,应付排水需要并估计生态与环保。在市区兴建雨水排放隧道以截取和输送雨水,并建造地下蓄水池暂时贮存雨水;在村落兴建堤堰和排水渠;同时治理河道,增加河流容量。在渠务署的网站上,可以查到所有的工程计划,并公开批出工程合约,让市民明白工作和资金流向。

3、土地用途管理,减少填平鱼塘和洼地。在武汉水涝过后,报道指出:房产商填湖只被罚5万,暴露的就是土地管理上的问题。

4、进行雨水排放整体计划研究及雨水排放研究。

5、制作防洪短片和宣传册,提高市民抗洪意识。


在应急处理中:设有紧急应变系统,处理紧急事故和水浸问题,并向政府内部和市民发布及时消息。


渠务署的工作保证香港的洪水危害越来越少,香港只是一个城市,但这个城市拥有比较现代化的治理模式。内地和香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香港的经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拿来借鉴呢?


每次遇到洪灾的时候,除了感动于解放军官兵,是不是还要问责城市建设为何滞后?7月初,在北京读大三的武汉学生将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信封寄往武汉水务局,是个好的开始,监督和问责能促使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感动之外,防止悲剧一次次发生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而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