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大陆的阴霾覆盖近五分之一的国土,近5亿人受影响。瑞典哥德堡大学的抗生素耐药研究中心主任侨金‧拉森(Joakim Larsson)教授的研究团队近期发表的对北京阴霾的研究受到了国际关注。
他们发现,北京阴霾里的一些基因可以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极强的耐药性,包括现今最强大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甚至还曾引发中国国内的恐慌。 不过他提醒人们不必太担忧,因为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些基因是否存在于活的细菌中,而只有一定数量的活细菌才能导致人感染。
阴霾里的活菌或死菌的基因 或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研究细菌的专家、抗生素耐药研究中心主任侨金.拉森教授说,“我们的研究是为了弄清楚哪种环境可能造成细菌的潜在传播。所以基本上我们分析的是DNA。
“我们发现,在北京的空气样本中,有超过100种不同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这让我们有些惊讶。这些基因来自于细菌,而且可以存在于大量不同类型的细菌里,不同的细菌也可以彼此共享这些基因,所以我们很难说该基因到底是来自哪种细菌。另外,我们看到的只是空气中细菌的DNA,它可能来自于死菌,而死菌是没有危险的。而且我们还不知道这些细菌的存活时间。所以我们没有说任何关于造成风险的事情。”
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些基因能使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耐药性,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感染的抗生素,也是人类目前治疗细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
人类在大约75年前发明了抗生素,从那时起, 已经开发了有不同类型的抗生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也对不同类型的这些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即耐药性。现在我们仍然缺乏抗生素 ,因为细菌的耐药性发展速度比人类开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还快。
《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都报导了拉森教授的研究结果。不过,中国国内的一些报导称,在北京阴霾中发现了超级耐药细菌,曾一度引发恐慌。因为人们一旦被这种极具耐药性的细菌感染后,就无法用目前已有的抗生素来医治。
“目前还不知道,这些能够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基因是来自于阴霾里的活菌还是死菌,两种可能性都有。中国国内的这些媒体认为我们说的是有关受到感染风险的问题,但我们没有。我们的论文只是关于空气中的DNA链,他们是反应过度了,也解释过度了。”
阴霾中的细菌能否致病?
“细菌传播的途径我们都知道,例如人与人的接触、水或食物污染等等,通常来讲,仅仅呼吸空气不会感染细菌,甚至呼吸到被污染的空气也不会。 但是当在不同环境之间有可移动的基因时, 对细菌在空气中传播的可能性研究就变得更为重要。因为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经常这里、那里发现耐药性基因,这些基因也许是通过空气来传输的。”
“人类要感染病原菌才会生病,而且需要足够大的数量的活的致病细菌,只有在这种条件下,人才会被感染。(阴霾中的)这些细菌是不是活的,它们是否能够致病,我们还没有研究这方面。为了谨慎起见,在了解有多少活细菌、是什么种类的细菌之前,不好谈论其带来的风险。”
谈到细菌有耐药性吗?
“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是全球性的重大议题。人们在并不需要的时候服用抗生素,从而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我应该说明的是,这里有另一个领域,就是在畜牧业中使用抗生素,给动物使用抗生素,不是因为动物生病,而是用于加速动物生长,这一样会带来耐药性的问题。瑞典早在1986年,欧洲在2006年,就禁止使用抗生素来加速动物生长。我认为这是中国应该着重考虑的。”
此外,还有生产抗生素的那些制药厂,废水处理工厂等周围环境里都含有大量的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拉森教授目前在欧洲的研究项目包括在这些环境下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传播问题,希望能发现在此环境下排污的安全限值,以及如何应对中国的制药业的风险,因为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生产抗生素最多的国家。
拉森教授表示,接下来会对阴霾里的细菌存活情况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在进行讨论。而且阴霾中的悬浮颗粒是否会给细菌提供繁殖及传播的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他们研究中使用的只是过滤后的北京阴霾空气样本。
“更应该担心的是阴霾中的其它成分”
拉森教授强调,阴霾确实对健康有害,不过人们更需要担心的不是那些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基因,而是阴霾里其它的有害成分。
“如果我在中国,在北京的话,我会担心阴霾的情况,因为会对健康有影响。但我不会对我们在空气中发现的DNA太担忧,我认为阴霾中的其它物质更需要去关注。”
【推广】
高薪诚聘
悉尼著名西人房产建筑公司,因业务扩展需要,诚征华人销售与绘图员各一名。如果您有良好的销售及客服经验,再加一些拚搏精神,请您前来应聘华人销售,请您不要错过这次机会。公司提供汽车、手机、油卡及过桥费等补贴。
有意请将履历发至 : [email protected]
电话 : Daniel Antoun:(02) 9481 7443
亲,今天的专题分享到朋友圈吧!
◎本文选自网络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并添加关注二维码
小编微信:Aus_news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