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让陶虹上热搜:“直升机父母”害了多少孩子

原创 2019年08月21日 发现澳大利亚





电视剧《小欢喜》火了,热搜上了一波又一波。



作为《小别离》的续集,《小欢喜》这一次将视角放到了高考重压下,三个家庭备考父母的“人生百态”。


其中,许久不在荧屏上出现的小陶虹饰演了一位焦虑的“直升机妈妈宋倩,也成为剧中最具争议的一个角色。



因为演活了这个角色,47岁的陶虹也喜提微博热搜。




01

什么是“直升机父母”?


“直升机父母”就是那些现实生活中,时刻关注孩子,一旦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伸出援手的父母。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典型的“直升机父母”,可以参考新加坡教育局曾经出版的一个小册子。


陶虹饰演的妈妈,为了女儿英子能考上清北,毅然辞职一心扑在了女儿身上。



为了让孩子免受外界干扰,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把孩子卧室的每一面墙都设置成了隔音墙。



为了方便时刻关注女儿的学习情况,又把卧室的一面墙安上了一块巨大的玻璃,时刻监视着女儿的一举一动。



禁止女儿吃麻辣烫、麦当劳等一切垃圾食品,逼女儿空腹吃海参,喝各种养生的药膳,理由是补充脑力备考。



女儿突击考试,就细心地在前夜准备了练手的试卷……




在高三誓师大会上,女儿在气球上写上心愿是:航天局。却逼着女儿要写上:清华、北大,高考至少要考700分!



与高考无关的乐高、天文馆,通通不在允许的范围。女儿稍微有点反抗,就开始各种情绪爆发,各种哭......

 


甚至觉得女儿的人生理想应该和自己的完全一样。



过分介入女儿的生活,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女儿身边,以保护的名义干预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新加坡教育局指出,“直升机父母”的行为往往事与愿违,会让孩子成为另一个模样。




02
被家长监控,澳洲老师被逼得想辞职


事实上,“直升机父母”并非中国独有。不久前,新西兰英文先驱报,就报道了这样一位“直升机妈妈”。

在澳大利亚悉尼一位42岁的华裔老师April Lee,就被一位典型的“直升机妈妈”欺负得动了辞职的念头。


Photo / Getty 


原来,这位华裔老师本是想要调节班上三位女孩的矛盾,没想到却被其中一位女孩的妈妈盯上了。


“你就是偏袒另外两个女孩儿”起初,April只是收到了这位母亲的“口头警告”。随后,April偶尔会在学校门口遇到这位母亲。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护女心切的母亲,最后直接出现在了每天的课堂上。名义上是要帮助April,实则是监控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总是站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双臂交叉地瞪着我”,April无奈地说,而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这位母亲开始不停地评价她的长相和衣着。


看到母亲如此嚣张,女儿甚至开始配合母亲“演戏”,只要课堂上任何东西不满足女儿的想法,这位母亲就会批评April是在针对女儿。


“这完全是噩梦,她对我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的界限”,April说,她有多年的经验该如何对付难搞的父母,可人生第一次碰到如此咄咄逼人的母亲,真的让她动了辞职的念头。


为了孩子好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跨越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边界,这样的事情在澳大利亚多个学校都在上演。无奈之下,许多学校不得不制定相应对策。


譬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一所学校,家长就被要求签订一份协议,保证要严格控制与老师的联系。


曾经是老师的Gabbie Stroud为此写了一本书:《一个女人为了用心教学的挣扎》,控诉老师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Gabbie Stroud  Photo / News.com.au

和April一样,Gabbie也经历了许多来自父母的骚扰,最让她毛骨悚然的是某天晚上下班,她被一位家长开车跟踪了很长时间……


如今,Gabbie正在专注她的新书出版,对于父母如此的控制欲以及无边界意识,Gabbie表示反而能够理解:“大多数父母只是想把一切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他们只是被误导了……”



03
“直升机父母”是大势所趋?

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这或许是大多数父母都逃不出的“魔咒”。


父母对于孩子的“竭尽全力”,纽约时报就写过一篇名为《现代育儿的无情》的文章,直指为了让孩子们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如今的父母们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同时孩子的养育成本也越来越高。


Renée Sentilles便是这样一位美国的中产妈妈,在孩子还是婴儿时,她就为孩子报了各种培训班。虽然如今孩子已经12岁了,但只要在家,她的全部注意力依然是放在儿子身上。

Renée 表示:“我阅读了所有的育儿书籍,儿子4岁时我给他报了足球课,5岁时是钢琴课,游泳课、武术课更是从未间断过……”,为了孩子她可以说是付出了一切。

Photo / Dustin Franz 

为什么现代社会“直升机父母”会越来越多?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家Matthias Doepke、耶鲁大学Fabrizio Zilibotti共同撰写的《Love, Money and Parenting: How Economics Explains the Way We Raise Our Kids》一书中给出了解答:是经济决定了父母们养育孩子的方式。


Matthias和Fabrizio教授研究了全球父母的教育方式后发现:中国、美国的父母更倾向于权威、专制型的教育方式,而诸如挪威、瑞典等国家,父母对于孩子则更宽容。

而主要原因还是:随着社会上收入不均的增加,大多数西方国家社会流动性的下降,父母们不得不放弃对孩子的“放养”。

譬如在美国,因为贫富差距加剧,美国的父母们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确保孩子未来成功,诸如“直升机父母“过度安排孩子学习和生活,也成为大势所趋。


在澳大利亚,因为贫富差距的加大,“直升机育儿”最显著的表现是私立学校大规模增长。为此,澳大利亚是经合组织国家中私立学校入学率最高的一个国家,并且私立学校花费也是最高。


“当父母不再能保证孩子未来能找到高薪的工作,她们可以做的就是让孩子努力考进大学,也就意味着要更多辅导和补课……”Matthias教授这样说。


看到这,你或许也能理解,为何《小欢喜》中的陶虹直升机育儿法被骂,但却十分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无奈——在中国,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必须卯足了劲地努力。


04

成绩很重要,但不是一切

除了社会经济原因,“直升机教育”之所以越来越普遍,和其结果和效果确实是“立竿见影”有关。


心理学家Mike Brooks表示,“直升机父母”往往更看重孩子的分数和学术成绩,所以难免会为孩子安排许多补习班,并且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成功人士。


这一特性,其实在虎妈蔡美儿身上也可以看到。



虎妈的教育方式就曾因为太过极端备受争议。就在前不久,虎妈大女儿索菲亚,就在网上披露了母亲为她制定的学习小贴士:


不准看电视或玩游戏

不准跟其他小孩约着出去玩

不准去其他小孩家里过夜

不得参加集体游戏活动

不得自己选择课外活动

成绩必须拿A

除了体育与话剧其他科目不准不拿第一

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

不准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

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

不准在某一天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这样看上去,虎妈完全是典型的“直升机妈妈”呀!那么,虎妈的育儿方式成功了吗?虎妈的两个女儿如今都表深深感谢母亲的教育。大女儿从耶鲁法学院毕业后,加入美国陆军。



小女儿也从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毕业。



虎妈的成功是不是证明了,严苛的家庭教育,反而更能让孩子成才?


对此,Mike博士的看法是:如果是从分数和排名来考量,“直升机育儿”确实是能带来积极结果的。但是其负面结果也很直接,譬如更高比率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此,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曾发起过一个针对200名学龄儿童的研究。研究人员会观察这些孩子在父母辅助下完成拼图、演讲任务的表现。


结果发现,那些有焦虑情绪,并且不愿意主动探索新事物的孩子,母亲往往是“干预”更多的。而被从小过度保护和控制的孩子,很容易在成人后出现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被过度保护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自尊心也表现得更低,并且缺乏领导力。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一个理论:父母的爱是一个从100分渐渐变成60分的过程。60分是刚刚好、量力而为。


孩子需要时,尽能力给与;孩子不需要时,也懂得适时退回。很多时候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飞翔。

///




-En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