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朋友圈已没有朋友

2016年04月14日 澳洲新闻


好朋友石叔的朋友圈很久都没有更新了,我怀疑他把我拉黑了。我这人性格比较直,于是直接找到石叔,问他,你是不是把我拉黑了?


石叔委屈地看着我,说,天地良心啊。然后拿出手机给我看,你看,真的没有拉黑,我就没发。


我好奇地问,那你为啥不发,之前不是每天都有动态吗?


石叔无奈地摇摇头,因为,我加了我的领导……


他告诉我,之前,他只是想默默地成为一个低调的员工,踏踏实实地找个媳妇过小日子。结果没想到干得太好,领导笑嘻嘻地跟石叔说,加个微信吧。


石叔本想拒绝,但一看是领导,只能默默地加了个微信。从那时开始,石叔的朋友圈里安安静静的,什么也没有。他说,我又不能把他拉黑,要不然他看到我这里一片白,多尴尬,他一激动还不得找我喝茶聊聊人生。


也就是那天,我教会了石叔分组功能。石叔惊讶,你怎么不早点来找我?


我笑笑说,小意思。


石叔这个故事还算是正常的,小明是我原来的同事,他的朋友圈里晒满了吃喝玩乐,总之,就是一个人最放松状态给朋友看的样子。他很喜欢记录生活的点滴。忽然有一天,他的微信风格变了。“又加班了,这么拼真的好吗?”“每天都这么努力,只为了让自己在这个公司发光发亮”,我一开始以为小明又看了什么心灵鸡汤励志故事,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老板加了他的朋友圈。


曾几何时,我会在朋友圈写一些生活的感悟,看过电影的影评和朋友相聚的喜悦。甚至,偶尔会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挫折,失恋的难过和吐槽领导的话语。可随着我们的生活圈越来越大,我们对朋友的要求就越来越低;朋友圈就越来越广,能公开给朋友看的话题就越来越少。这样的朋友圈,早已经不是“朋友”圈,而是一个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是一个微商代购的场所,是一个炫富拉仇恨的地方。


之前有一个统计,说美国每年因为Facebook分手的情侣占了百分之三十。中国因为某些原因,没有Facebook,取而代之的,就是朋友圈。身边因为朋友圈吵架的情侣,因为朋友圈产生矛盾的朋友,因为朋友圈受伤害的父母,数不胜数。


我继续讲小明的例子,小明是一个北漂,每年回家见父母的日子也就那么几天,加上小明比较自我,往家里打电话的时间也少。久而久之,父母对他的了解,就是通过朋友圈。


忽然一天,小明的母亲打电话给他,可能是刚好小明在忙,说了两句着急的话就准备挂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母亲,忽然间掩面而泣。她哭着说:你在外面一个人打拼吃尽了苦头,天天加班,怪妈妈无能,让你过着这样的生活……


小明惊呆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赶紧安慰妈妈,说自己过得很好。


而妈妈说,别装了,我都知道,你的心情,都写在朋友圈里了……


小明忽然明白了,自从他老板关注他朋友圈后,朋友圈里增加了太多太多工作的事情,但吃喝玩乐的照片却减少了许多。母亲了解他的状态只是通过朋友圈,自然就会觉得,他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朋友刚和自己的女朋友大吵了一架,朋友很无奈,说,她抱怨我总是不在朋友圈里发她的照片。而她的朋友圈里,都放着我的照片。


我说,可以理解,要是我我也生气。


他说,话不能这么说,她朋友圈里就三十多个人,都是她的闺密。我朋友圈里,都是领导同事,我真不想让他们知道我的生活。


我说,你可以分组嘛。


他说,我哪有那么多无聊的时间去打理朋友圈,本来发朋友圈就是一种随心的感觉,现在发东西之前,先想哪个组不能看。这样真的有意思吗?


他继续说,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生气的,朋友圈都是假的,何必要较真呢。


可是,她的女朋友认为,朋友圈就是真的。


信息量不对称,谁也不要胡乱猜测评判谁。


朋友圈早就变质了,既然写的东西只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就别因为社交软件记录方式弄得大家心情不好,把话亲口说明白,你还是我的好朋友。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个比较怀旧的人,我也控制不住这么多人加我的微信看我朋友圈,可我依旧喜欢电话簿里面躺着的电话号码。时不时地,我会经常和朋友家人打个电话;如果可以,我会和他们见面,吃个晚餐聚个会。


让他们看到,你依旧是我的好朋友,有什么重要信息我会亲口告诉你,别因为一条朋友圈胡乱猜测。虽然我很怀念朋友圈无拘无束的交流,想念朋友圈肆无忌惮的记录,但毕竟,随着我们人脉圈越来越广,朋友圈早就不是“朋友”圈了。


来源:悦读(ID:yuedu58)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