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 |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从古代首个“海淘”订单说起,澳中经贸“带货”大事记

原创 2020年11月05日 澳贸委Austrade


提起澳中经贸交流,应该有不少人都知道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澳大利亚商品和服务最大的海外市场。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为双方提供了诸多机会。但澳中两国交往合作的历史远比人们知道的深远、丰富得多。比如澳中院校间超过885项的正式合作协议,超过了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院校之间的合作;还有在1972年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服务贸易,到现在包括法律、金融、养老、医疗在内超过70亿澳元的服务贸易额,都是今天不大为人们知晓的辉煌成就。 


用古钱币拍下的第一个海淘单


图片来源:ABC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一直以来都有报道说中国商人早在十八世纪早期就已踏上澳大利亚北部的大陆开始“带货”了。直到一枚小小的钱币在北领地偏远的海岸线被发现才算是真正印证了这一说法:经鉴定,这枚古钱币历史逾三百年,是在1736年至1795年间铸造的清代钱币。这可能是第一个能够直接证明澳大利亚原住民早在十八世纪初期就和中国商人有往来的证据了。


既然留下了钱币,又有什么好物被带走了呢?澳大利亚历史上最早出口中国的商品 ,很可能是“八珍”之一的海参。有证据显示,来自现为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Sulawesi)西南部港市孟加锡(Makassar)的渔民们会到澳大利亚北部阿纳姆地(Arnhem Land),从澳大利亚原住民那里收购海参,海参再经由中国商人之手销往中国。


百年前的留学生和首位贸易专员

有位澳大利亚人在十九世纪中期也来到了中国大陆,他是位正儿八经的留学生:来自塔斯马尼亚州的梅辉立(William Mayers)。他1895年到中国学习,作为翻译参与了中国首条铁路“吴淞铁路”和蒸汽机车的谈判。后来成为了翻译包括《聊斋志异》在内的众多中国经典之作的汉学家。


爱德华·塞尔比·利特尔(Edward Selby Little)

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Bristo archive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历史推进到1921年,澳大利亚向中国派出了首位贸易专员爱德华·塞尔比·利特尔(Edward Selby Little)。虽然历时短暂,却开启了官方互通的大门。时隔十三年后的1934年,时任澳大利亚副总理的约翰·莱瑟姆爵士(JG Latham)带领着商队启航,踏上前往“远东”的旅程。他们三月末从悉尼出发,在中国停留了整整十五天。这是澳大利亚政府首次出访大不列颠领土以外的国家,意义非凡。回国后,莱瑟姆爵士曾公开表示,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词汇需要根据澳大利亚的情况而改变。“对欧洲这个古老的文化中心来说,亚洲是远东,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对澳大利亚来说,他们是‘近邻’”。


澳大利亚的“国货之光”


 BHP总账本珍贵记录。图片来源:BHP 布鲁肯希尔       


近邻之间交易的第一个大宗商品便是在1888年登上历史舞台的矿产出口。那时,布罗肯希尔有限公司(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Ltd,BHP)成立刚满三年,便派出了一位董事出访中国,促成了澳大利亚矿产的首次对华出口。总账簿中清晰地记载着五十吨铅经由海运抵达福州港。经历合并后的必和必拓(BHP Billiton)现在已经跃身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矿业集团。对华出口额也在2007年就达到了其年收益的五分之一。


铁矿石三巨头之一的另外一家企业力拓集团(Rio Tinto)是在1973年,澳中两国正式建交后的一年,完成了自己的首次对华出口。两万吨用以检测的铁矿石,由集团下属西澳大利亚的哈默斯利公司(Hamsley)从西部城市皮巴拉(Pibara)运往中国。

图片来源:The Australian 澳大利亚人报


而中国最早、最大的一次对外大型投资项目“恰那铁矿”同样选择了力拓集团。铁矿位于西澳大利亚的帕拉卜杜(Paraburdoo),有上千名员工。澳中合资铁矿协议历经数次升级后的2017年,恰那项目合营满三十周年,累计生产铁矿石达2.5亿吨,全部通过中钢集团销往了中国市场。恰那已经成为了澳中两国合作最长,最成功的项目之一,将一直作为澳中经济紧密相连的纽带和照亮铁矿石贸易未来的灯塔。


 澳大利亚羊毛商伊恩·麦基弗(Ian Mclvor A.M.)

早期来中国做生意 (图片来源:Woolmark)

当然,除了矿产,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并不是浪得虚名。在这个昵称时兴起来的二十世纪初,澳大利亚的牧场主们就开始向中国出口羊毛了。大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六年,中国也派出过羊毛产业考察团出访澳大利亚。一行人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亚羊毛产业,参观了悉尼的羊毛交易市场和阿德莱德的米歇尔羊毛加工厂。这次访问开启了此后尽一个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


澳大利亚华裔设计师林然设计,图片来源:Woolmark


现在,随着羊毛这一纯天然原材料逐渐成为中国服饰生产和设计行业的支柱,澳中两国之间的羊毛贸易关系也随之变得更为深厚和多元。澳中行业正携手创新,用澳大利亚美利奴羊毛开发毛料新品,升级生产技术,发掘未来无限可能性。连澳大利亚牧场主们都在说澳中羊毛合作的新篇章将由两国年轻的时尚设计师们来谱写,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继续一个世纪前结下的不解之缘。


不出国门也可以逛遍吃遍澳大利亚

随着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中国消费者现在不出国门就能享受来自澳大利亚的樱桃、龙虾、葡萄酒。但当你走在上海南京路商业街街头,又或是在双十一血拼国产啤酒牛奶时,还有一只无形的手将你和澳大利亚以一种无声的方式连接了起来。


图片来源:界面


其实,贯穿整个十九世纪,华裔商人在维多利亚州的零售业就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他们中很多人又带着多年的经验回到了中国。上海南京路商业街最具历史知名度的四幢百货公司大楼 ——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都是上世纪初由马应彪等一批旅澳华侨投资兴建的。据说,当年这四大百货公司都参考了悉尼百货大楼大卫琼斯(David Jones)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是海外华人把先进的零售业态引入中国的开始,开创了近代上海乃至中国商业的许多“第一”。下次去上海,不妨去走走逛逛,在买买买的同时感受一下这个充满历史感的购物气氛。 

图片来源:The Weekly Times


吃喝环节值还得一提的是创立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原料一直都有产自澳大利亚的大麦,再加上新疆的啤酒花和崂山水系的甘露,缔造了青岛啤酒独一无二的的口感和味道。而上海牛奶集团,作为为光明、蒙牛、伊利等品牌提供原料奶的奶牛饲养企业,都给奶牛喂食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燕麦干草和棉籽等饲料。更有其他国内乳企像完达山乳业,直接从澳大利亚进口奶牛种牛。也许你现在喝的就有中国奶牛吃着“洋口粮”或是澳大利亚奶牛后代产出的牛奶。


中国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就是温习澳中之间经贸交往历史的意义所在。截至新冠疫情爆发前,澳中双边贸易已经达到了2300亿澳元。我们要继续携手开创明朗未来,为世界带来新的希望,书写两国更为美好的故事。


澳贸委进博会小程序

▲点击了解2020进博会澳大利亚展商及展品详细信息


参考资料:

Australia-China: Not Just 40 Years, Treaury, 2012

Old coin shows early Chinese contact with Aboriginal people in Elcho Island near Arnhem Land: expert, ABC, 2014

Throw a sea cucumber on the barbie: Australia’s trade history really is something to celebrate, theconversation.com, 2019

Managing MNCs in China JP Morgan China Conference 2007, Clinton Dines, 2007

BHP looks to Chinese in pursuing Tinto deal, The New York Times, 2007

Antipodean Imperialist: Sir John Latham, a Political Biography, 1902 to 1934, Michael Kilmister, 2018

Channar joint venture still the beacon for iron ore trade with China, The Australian, 2010

A Fibre of Success: Australian Wool in China, Woolmark

Australian Grain Shines in Chinese Beer, The Weekly Times, 2019

《澳大利亚总理活用掌故:“澳中交往合作远比人们知道的深远丰富”,新华社,2016

《中澳经济互补是天然贸易伙伴》,中国贸易报,2019

《中钢徐思伟:恰那铁矿30年 成中澳经济相连纽带》,21世纪经济报道,2017

《中国百货业的启蒙者:先施百货》,界面,2016

《上海奶牛吃上了“洋口粮”》,文汇报,2014



进博会丨直击澳大利亚全品类参展商,发现无限商机

进博会 | 开放预约!澳贸委官方微信帮助进博会进口企业提前对接参展澳企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