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今天发朋友圈问:“墨尔本再度迎来封城,继续贯彻肥宅生活。学习局约吗?”我回复:“约约约“。她发的配图是网课截图,D在准备考公务员了。这学期结束研究生就毕业了。她已经买好了回国的机票,签证到期的同一天登上回家的航班。那张机票,价值3万。原本决定移民澳洲的她因为疫情选择回国。我说:“澳洲这些年,你把自己历练出来了,带着自信回去。考公务员也好、做会计也好、做日语老师也好,任你选。”
她说:“最近在写澳洲的小回忆”。我一定会看的,我甚至已经感觉到我看了一定会哭,因为我见证了D在澳洲的成长。从刚来澳洲什么都不知道到现在成为一个亭亭玉立自信满满的大姑娘。继续加油D,我喜欢的勤奋的、上进的、有耐心的女孩儿。
H的妈妈今天也给我发来好消息说H澳洲的签证下了、职业认证也通过了。用H妈妈的话说:“她真的很不容易,一个人租房子、一个人生活”还配了偷笑的表情,我在这表情里看到了妈妈的乐观和对女儿的心疼、担心、佩服和欣慰。
H的妈妈到澳洲的时候约见了我,回想起当年我们三个人一起做的决定,感慨万千。一念之间,因为我们共同的努力,H的命运指针从微微颤抖到笃定坚定,最终果断指向H最应该走的那条路。
感谢H的妈妈与我分享H的成长近况,我了解到她的情况后我很高兴,也很激动,我们仨很棒。疫情当下,也没能阻止H找工作和拿签证,相信2年后的H会继续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L去年在读书与不读书之间纠结着,疫情来了,他不用纠结了,果断在国内开始研究自己的事业了。他人小鬼大,是个成熟的小伙子,也是有个小妹妹的哥哥。
L在澳洲有着自己喜欢的圈子,要说舍弃这么多回国,去开始一些新的连接,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今天问了L近况,他正在弄自己的服装品牌,他说今年有疫情太难了,并同时强调这是他的主业但也坚信“凡事都是小的开始”,然后补充了一句“虽然半毛钱没挣到”。
用他的话说:“今年是全世界都很魔幻,自己得好好活下去。”对,我们要好好活下去。“慢慢来吧”我们异口同声。
S一个人在墨尔本,租着一个月800刀的带独立卫生间的屋子,昨天聊到最近在干嘛,她回到“躺着”,今天也是下午1点才起床,估计昨晚又熬夜做设计了。
搞设计的娃好像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打开创作的灵感之泉。我问她口罩够用不,她说都不出门,买了10个口罩一个都没用上,买菜都是快递到家。然后发了我一张照片,我刚要问财政年新买的吗,她告诉我这是她花100刀买的液晶大电视,二手的。“哈哈哈哈哈”俩人笑着,我这姐妹儿就是这么的优秀。
这姑娘老是这么阳光又乐观,她还给我发了她的设计作业,给我吓够呛,像是鬼片的海报。或许是在家里憋久了,内心积郁的都在作品中呈现出来了。也说了未来的计划,移民和回国都行。走着看。
是的,走着看也是一种决定。先把当下脚下的路线摸透,以后再说以后的,还年轻,机会它自己也还在孵化期,慢慢来。
X是经历了第三国周转,企图返澳,结果这小家伙在第三国就辗转回中国了,后半段回澳洲的机票就地作废。
勇敢的心终归是要寻求踏实感的,她退掉了澳洲的学生公寓,她刚租没多久的。也搞清楚了学校“网课”这种春笋般的产物。第三国回中国之后,在机场冰凉的地上睡了一晚,然后被送到酒店隔离了14天,在酒店隔离期间望着窗外站在马路边笑着对她挥手的家人,我相信那一刻她是觉得圆满的、知足的。
下学期她决定上网课了,最近她也在考虑学点啥,往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靠。并且还她在研究以后读什么专业,问我某专业适不适合她。她焦虑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也焦虑现在还没毕业的时候没有公司接受她。
我拿我自己的经历给她举例子,我说我也是经历了好多年才确定我最想读的是教育的事实。她迷茫着这个年龄段特有的迷茫,希望她不要因此而焦虑,好好读书是关键,毕业再看也来得及。充电阶段怎么能拔掉充电线呢?确保设备连接电源才可以进行系统更新不是?
顺其自然,该知道的时候总会得到来自生活的暗示。提起精神,保持敏锐。
W是个特别懂事的女孩,勤工俭学的典范。虽然上学期换了授课老师和教材,平时还要上班,但她照样拿到了学校下学期的奖学金。
W问我未来研究生的方向,并对自己2020年上半年的表现自我反省了一番。了解到研究生入学要求之后总结道:“我尽量把GPA搞得更高点。没学校嫌弃高分,高还是比低强。”她还说:“我很努力的姐姐,希望下学期也能多拿点奖学金。“
我这泪腺可真是发达,看到这句话我就好心疼她。她真的很努力,努力赚着自己的生活费,还计划一年多读几门课,争取提前毕业。平凡普通,却又伟大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