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发现最真实的海外生活
▼▼▼
最近,甘肃女孩跳楼的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切关注。
甘肃庆阳女孩李某因遭老师猥亵而患有抑郁症和创伤性应激障碍,在心理问题的困扰下最终决定跳楼轻生。
地面上的围观群众不仅围观拍摄,还怂恿叫好。一些当地网民还网络同步直播。
终于,绝望之下,这个女孩终于死在了众目睽睽之下。
虽然冷血的围观看客的无耻行为让人寒心,但在很多外人看来,因为性侵就走上绝路好像也显得很不理智。
性侵的伤痛,会对受害者的心理会造成多大的阴影,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可能想象的。
即使他们没有走上绝路,依然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内心的伤疤却永远不会痊愈,他们的余生永远会因此而阴云密布。
01
伪装成爱情的性侵
最近,有部改编自导演亲身经历的电影《信笺故事》The Tale。讲述了一个幼年被性侵的女孩长大后,重新审视过往的故事。
48岁的詹妮弗·福克斯是名纪录片导演兼大学教授,成功的事业、订婚3年的男友,看似妥妥一枚人生赢家。
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夏天,13岁的詹妮弗认识了她的马术老师Mrs. G,以及田径教练比尔。
美艳的Mrs. G
教练比尔
少女时期的她曾这样记录了这段往事:
“我想要以一些美好的事物来开始这个故事。我曾遇到两个很特别的人,两个使我深深沉迷的人,想象一下,一个已婚女人,一个离异男人,在亲密的友谊中分享他们的生活,用他们的灵魂彼此相爱,重要的是,我也参与其中。”
令人着迷的童年女神Mrs. G,让她依恋的比尔,成了她那个暑假的精神寄托。平时在家,母亲忙着照顾5个孩子,父亲忙着工作,她从来没有存在感。
而暑假来到马场,情窦初开的詹妮弗彻底放飞了,爱上了迷人英俊的比尔。
多年后,这本日记被她妈妈发现,妈妈打电话给已经功成名就的詹妮弗。
事情的真相果然这样完美无缺吗?记忆有没有骗人?
当母亲提醒她当时只是个13岁的小姑娘,而不是她自己印象中的成熟女孩时,詹妮弗开始陷入了沉思,回头审视这段尘封的往事。
13岁的詹妮弗讨厌生活在那个父母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工作的家庭中。没有人在乎她的感受。
对父母来说,她就是众多子女中的一个,毫不起眼。
青春期的詹妮弗敏感、脆弱又叛逆,她渴望有朝一日能像个成熟的大人一样,彻底摆脱家庭。
而在马场的暑假,完美迷人的马场教练Mrs. G、成熟风趣的田径教练比尔,就像一缕清风吹进了她的世界。
他们相约互相写信,分享秘密,组成了一个神奇的“四人小家庭”(还有一个女大学生)。
他们迷人的外表举止完全迷住了詹妮弗,从不曾想到,他们竟然正在联手织就一张罪恶的网……
比尔对詹妮弗的赞美,让詹妮弗感到前所未有地被人重视、肯定,正好契合了她对自己早早变成熟的期待。
就这样,在比尔花言巧语的攻势下,詹妮弗轻易地被他攻陷。
她喜欢他,但是每次被性侵后,她都忍不住呕吐反胃——毕竟,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少女。
即使被家长发现端倪,她也不承认。
人到中年的詹妮弗在回忆这段往事时,她还是以为比尔是爱她的,所以她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受害者。
她本能地将这段往事设定为恋爱关系,将比尔认定为她的初恋。但其实只是自欺欺人。
那位被她一直视为完美女神的Mrs G,原来也是同谋,当年还准备组织一次“四人行”,想拉她加入。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完美童话中。
她以为被她自我美化过的真实将掩盖残酷的事实,但没意识到,心理上的创伤却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态度。
这些过去的伤痕其实从未消失,这些切肤之痛镌刻在她自己都无法察觉的意识深处。
詹妮弗的妈妈提起她在被比尔性侵之后的成年生活里,一直行为放纵,和各种男人鬼混。到了快50岁还逃避婚姻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
这也许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性侵受害者们不忍揭开岁月的面纱,不愿让这些陈年往事曝光,不敢直面残酷丑陋的真相,只能采取“自我和解”的方式麻痹自己,强迫自己爱上诱奸者。
但自我妥协和选择遗忘,正好让恶狼们不仅奸计得逞,而且还继续披着羊皮混迹羊群。
多年之后,比尔功成名就,成为体坛名人、美国传奇英雄,还获封“杰出公民奖”。
詹妮弗当面质问比尔当年为什么对一个13岁孩子做出这样下流的事。这个衣冠禽兽却将这样肮脏的事情归咎于詹妮弗。
但是她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憎恨……
02
美女作家之死
台湾作家林奕含曾把自己的性侵经历写成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在书中,美丽的文学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长期性侵,最终精神崩溃。
多年来,林奕含都因这段经历而饱受抑郁症折磨,小说出版后,林奕含选择上吊自杀。
书中的主角房思琪,也像电影中的詹妮弗一样,自欺欺人地爱上了诱奸她的补习班老师。
第一次被老师诱奸后,老师说“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你懂吗?”
思琪事后经过激烈的心理挣扎,她想到的解决方式:
“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她爱老师,这爱像在黑暗里的微光,是自己心灵的出口而已。后来她发现老师到头来根本是在享受罪恶感。
林奕含死后,她父母称:
“奕含这些日子以来的痛苦,纠缠着她的梦餍,也让她不能治愈的主因,不是忧郁症,而是发生在8、9年前的诱奸。”
无数像林奕含一样有性侵经历的人,即使选择麻痹过活,内心的阴影却会继续伴随一生。
普通围观群众也许只会单纯正义凛然地指责那些衣冠禽兽,对受害者抱着同情态度。
但对受害者来说,心理的焦灼远比生理上的创伤难熬。
有受害者表示,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就好像在读自己写的自传。
“这不仅仅是一个性侵的问题了,还有更多的心理问题。你相信吗在极度缺乏关爱的儿时,我从性侵中获得了一种被在乎的感觉,那让我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
性侵的恐怖之处不只是他的身体侵犯,还有逐步形成的伦理观念告诉你这是错的,你是脏的,性的快感是不对的,这加重了我的罪恶感。”
03
缺席的家长
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些性侵受害者无一例外都是被家庭冷落的孩子。
在他们需要关爱的年纪,却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在他们需要被鼓励,需要得到认同的时候无人喝彩。
当犯罪分子抓住他们这样的心理弱点采取言语诱骗时,他们极容易获得存在感,继而成为受害者。
林奕含在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房思琪也曾想和妈妈说说自己遇到的问题,但是妈妈的反应让她从此关上了心门。
“有一天,思琪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家庭性教育的缺位是目前华人家庭共同的问题,大人们总是觉得这些事长大了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当孩子们遇到困惑时,绝大多数家长采取逃避的态度,像是他们做了什么丢脸的事一样。
出了事后,他们想到的首先是:要是事情被捅出去,我们全家人的脸都丢光了。
“有一次,思琪跟妈妈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妈妈评价道: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思琪不说话了。那一瞬间她决定从此不说话了。”
电影《嘉年华》中,妈妈得知女儿小文被性侵后,比起女儿的情绪,母亲更在乎别人的眼光,孩子从外面回家,母亲第一句问她有没有碰到什么人,别人说了什么。
妈妈第一时间关心的不是孩子,而是想为这场“不幸”找一个出口:为什么不是别人偏偏是你?一定有你的问题。
于是,她剪掉了女儿的长发。
比起身体创伤,母亲的做法才更让孩子绝望吧。
///
所以,家长们
除了对孩子的成绩耳提面命之外
还需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End-
推荐文章(点击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