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墨尔本著名私立学校 Wesley College 收到了一大笔巨额资金,
虽然没有透露具体数字,
但称这是该校近百年来收到的最大一笔捐款!
01
墨尔本著名私校
收到校友巨额捐款
Peter Henry Greenham称,这所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02
众多大佬愿为私校捐款
20世纪90年代初,Jack Morrow也向自己的母校Melbourne Grammar捐赠了1000万澳元;
澳大利亚白手起家的最年轻的亿万富翁Nick Molnar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自己就读的高中-位于悉尼Queens Park地区的Moriah College 一场募捐活动助力。
就连在精英中学James Ruse Agricultural High School接受教育的澳洲科技巨头Atlassian的亿万富翁Scott Farquhar都被爆向私立学校Cranbrook College,该校正向校友和学生家长募捐1.5亿澳元进行基建。
大量资助促使这些私校银行账户里的余额数字惊人!
2019年底,北悉尼的私立男校
Shore School
教育信托基金有3300万澳元。
另一所著名的私立男校
The King's School
基金会有3700万澳元。
女子学校的资金募集能力一般会稍微低一些,但也获得了不少资助,
比如私立女校
Ascham School
基金会有1000万澳元
Loreto Kirribilli
教育基金会和基建信托账户里有1820万澳元。
03
原因是这些
不少富豪家族通常几代人都在同一所私立学校接接受教育,
并且他们历来都是这所学校的捐款大户,
其后代也可以从中受益,
比如有优先入学名额,享受捐赠所带来的豪华设施资源等等。
另一个就是税务抵扣。
公共教育基金会首席执行官David Hetherington表示:
为私立学校捐赠的富豪们
更容易获得可抵扣税收的身份认定。
有了这个,他们就可以抵税了。
所以,富有校友为非公立学校捐赠的资金一直都很突出。
而私立学校通过校友的巨额捐赠以及高学费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创造一种成为“男生老校友”或“女生老校友”俱乐部成员的荣耀感,给人营造一种排外的高级俱乐部终身会员的非凡感觉。
捐赠也会带来声望
可在学校的人脉关系网中创造很多价值空间
其实人的一生,能让人有归属感的事情不多,但是在澳洲私校文化中,私校绝对是其中的一项:
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如果遇到了校友,那自然就形成了辅导关系,好像校友之间有责任互相帮助。
详情点击-澳洲私校PK公校人脉圈!50多位大佬就读的学校名单公布!他们这样说…
Terry Snow表示,考虑到家长们正在努力应对不断上涨的费用,而政府“倾向于减少资助”,
像他这样的慈善家
有责任帮助私立学校
不断提高学术和非学术成就水平。
04
私校也更青睐这类家庭
与此同时,西方名校所制订的招生标准当中,也更有利于社会精英阶层,最为典型的是对校友子女的录取照顾,这也是为何会有“一代藤校,代代藤校”的说法。
如果说笔试测量的是孩子的知识水平和智商,那么面试就是衡量孩子的天赋和综合素养。
而且面试则相对主观一点,往往依赖于当天面试学生留下的印象进行打分。很多私校都在强调,通过面试只是简单了解一下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否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但其实说白一点就是想筛选“优质”的家庭。
众所周知,学生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尤其是后天的学习能力更是参差不齐。而通常高学历背景的父母,其孩子能力更强;有足够资源和财力的家长,其孩子更多才多艺,且充满自信。
这些面试官,可以很轻易地从孩子的临场表现里,判断出家长的教养能力、教育理念,家庭的资源层次和愿意对教育的投入程度,从而判断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学生。
可能对于身为家长的我们来说,有点不可思议,但其实站在校方的角度就不难理解了。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个基础设施更为豪华、教育更为先进、教师团队更为优秀、又能提供更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顶级的学校上学。
作为一所私校,想要实现家长的这些愿望,他们只能竭力获取更充足的资源。而资源来自哪里呢?除了政府的部分资助,更多的要从家长和校友那里获取。
基本上筛选出这些优质家庭的后代,就能确保学校优秀的教育结果,更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良好声誉,吸引更优的生源。
这样很明显就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圈!
除此之外,私校之所以青睐这类家庭,还在于他们的教育理念更为一致。
经济无忧的优质家庭教育功利性更小,更愿意去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讲究科学教育,提倡全面发展。
而普通家庭的教育更有目的性,讲究功利性,没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喜欢人云亦云,并把自己的愿望寄希望于孩子身上。总拿别人的教育经验辅导自己的孩子,甚至仅着重于学术成绩。
但私立学校比起顶级公立学校,其优势更多的在于个性教育、综合素质培养、以及个性化资源等方面。
所以相比之下,这类家庭的教育理念更符合私立学校的教育理念。
两者结合,相辅相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