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毕业还拿最高荣誉,本文将打败全网99%的期末攻略文

原创 2017年05月04日 TIMEZONE




拉丁荣誉毕业

Latin Honors(拉丁毕业荣誉) 是美国大学对应届优秀毕业生的荣誉表彰。

最先是由哈佛大学于1869年从欧洲引进,逐渐也被别的高校所采用。该荣誉的评定标准主要看GPA,大部分的大学会提供三个等级的荣誉表彰:


cum laude, 优等 ( Top 20%)
magna cum laude, 极优等 (Top 10%)
summa cum laude, 最优等 (Top 5%) 


时区作者/Jes Z

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最高荣誉毕业

即将就读哈佛大学法学院J.D 

门萨(Mensa)会员


4月中旬,我收到来自本科学院院长的邮件,内容是祝贺我以Summa Cum Laude的荣誉身份顺利毕业。


最近作为一个没有考试、每天都穿着学士服美美地在校园里拍照的应届毕业生,首先在这里问候所有正在和即将与final恶战的朋友们。

正是因为心情好到欲成仙,所以想写几行,助大家熬过期末、快乐无边。 


根据一份来自网络的排名:

Top 100 Colleges Where It’s Most Difficult to Ace Your Finals

我就读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高居全美Finals第二难。


排名的局限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三年完成本科所有课程还能让GPA上天的我在阅读了各类“道理都懂,却仍考不好final”的所谓干货后,有下面四点建议送出,并有信心以本文打败全网99%的期末攻略文。




Time Management is EVERYTHING 

 时间管理贯穿于备考和考试的全过程 


虽然强调“科学的时间管理乃final的制胜法宝”有些陈词滥调,但首先我还是要劝大家final前抽点时间反思一下自己曾经高效学习的时候都做了什么,上一次考试成绩理想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准备的,这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接下来要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集中做好复习和总结。复习即回顾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总结则为整理、消化和浓缩上述内容,前者系“把书读厚”,后者系“把书读薄”。


对我来说最好的方法是找出各知识点在笔记、阅读材料和课外读物中的知识链,把它们编织起来,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切至少要在考试前三天完成,这样才会有充足的消化、浓缩时间。


在考场上管理好有限的考试时间同样重要。


浏览试卷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配时间,但同时切忌被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迷惑。


开卷考试的题量会让最有信心的学生都捶胸顿足,时间不够是必然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对策是快速答题,数量优先,完整回答了试卷中80%的要点就可以让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闭卷考试则更偏向于质量优先,题量更少更精,不妨从自己最有把握的部分入手,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最高的分数。



 Talent wins games, but teamwork wins championships.

 是时候拿出一些社交手段了 


千万不要小看学习小组,除了日常互助之外,它在期末很可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爆发力:


组员A有学长男友当年的考试题,组员B搞到了大学霸的大纲笔记,组员C在office hour从教授或助教那里听到了与考试相关的重要信息等等。


所以,如果你加入了学习小组,在这个时候不要害羞,拿出诚意,有所表示,去找一个可以抱的大腿吧,佛脚骗回一个抱一个,先共享,后共赢。



Less sincerity, more ROUTINE

 谁是套路王 


换位思考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除人际交往之外的很多领域,应对考试就是其中之一。万事皆套路,以套路攻破套路才是生存发展的真谛,所以,让我们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 


为什么要考试?

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检验学生对课程涵盖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如何检验学生对课程涵盖各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考察学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基本的套路的基础上,再花些时间想想出题人可能会以何种方式考察某一知识点。


教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他对这门课的理解,他出的试卷及评分标准则反映了他的这种理解。


着重复习教授在课堂上强调的内容或是其花费大量时间举例、论证的内容,因为这些明显是考试的重点;


摸透其或教条或务实的性格以揣测出题人希望看到更贴合课本还是更贴近实用的答案;


分析知识点的类型以判断它在考试中可能会以哪种形式出现,比如相对零散的知识会出现在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中,方法论性质的内容则更多出现在主观题中,适当思考上述内容就是所谓的“押题”,即反套路的关键所在。




自暴自弃=自抱自泣

 批判Relax 



“大考大玩,小考小耍”和“别紧张”、“放轻松”这样敷衍的话我听了至少15年。


一开始我还当真,冬天期末考试前去大吃火锅,夏天期末考试前去游乐场激流勇进,期中考试前的周末疯狂逛商场,直到有一天我要9+门功课样样考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曾经的自己有多天真。


考试前听到的放松是让高度紧张的情绪缓解为适度紧张,而并非彻底“放飞”。考前的自暴自弃即为出成绩后的自抱自泣,适度紧张才是面对考试的最佳状态,制定中等强度的学习规划并严格遵守即可达到该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大脑有序地高效运转,思维活跃不跳脱,该记忆时就记忆,该发散时就发散,该联想的时候就联想,备考时事半功倍,答题时下笔有神。






energy conservation law

 期末能量守恒定律 


上大学前,我曾因咖啡因摄入过量导致轻微的心动过速;大一、大二压力大的时候,每天3大杯星巴克咖啡饮料是常态。考试周每天五大杯不稀奇,为此我还发过不少装腔作势的朋友圈。


对咖啡因产生依赖的后果是不喝咖啡我就无法集中精神学习,然而亢奋的精神下是整个身体被掏空。


计划里的考前精神高亢的确做到了,但是——考前透支的精力会在精神高度紧张的考场上被加倍偿还,理想的成绩就这样在无形之中渐行渐远。

直到有一天我仿佛看透了一切:理想状态下的备考应该是复习和休息之间的完美平衡,考试当天应当是知识掌握和身体机能的巅峰。


为了无限接近这一理想状态,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根据考试时间制定一个循环的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操作。


作为一向严谨的摩羯座,我除了在时间表上给自己安排7小时夜间睡眠、1小时午间睡眠、40分钟运动和大约10小时复习外,还会根据考试时间对每日饮水、进食、排泄和排便的时间进行控制和调整。


承认身体器官的记忆力吧,毕竟我们都不想在本来就时间紧张的考试期间被监考人员注视着去厕所。




理性需批判,批判需理性。

抵制反智主义从尊重个体差异开始,上述内容仅从个人角度出发——

专业领域,学习、生活习惯,老师的性格与考试方式千差万别,烦请各位客观阅读、主观思考。



祝各位考试都有理想的表现。

Time will pass, and so will you.



时区作者 Jes Z

康德粉,大概是世界上数学最不好的门萨会员


 

 本文作者人设 

 留学国家:美国; 留学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

 攻读:本科;  专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PPE)



腻害的留学生讲方法,后台输入 | 前面关键词阅读:

吃奶 |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什么都要懂argue

东大 | 爱学习也爱玩,想省钱也想要海外工作经历,于是我放弃国内保研考到日本东大

选专业 | 选专业前迷茫该求教谁,你宁愿后悔一时还是后悔一生?

本文责编 | 鬲虫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以上是TIMEZONE【干了这货】栏目

欢迎来做伸手党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TIMEZONE,发现留学大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由时区公众号TIMEZONE(ID: timezoner)原创首发,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时区后台留言“转载”获得授权,对违法使用本内容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本文仅为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平台立场。TIMEZONE,留学生原创平台,欢迎坐标在世界各地的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