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首次针对华人警告!
或许,对于诈骗一词大家已经略显麻木了,因为面对的无非就是:换汇诈骗、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等等.......
通常情况下,我们听说过大使馆向在澳洲的华人群体发出的警告不外乎就是谨防诈骗。但这次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情况:
澳洲政府,向华人发出警告!
而且这是首次!
澳洲政府部门ACCC(澳洲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发出警告:一场大面积的新诈骗方式正在席卷澳洲,针对的主体就是华人群体:
这一次,澳洲华人面临前所未有的
新型诈骗挑战
今天我们要揭露这一切
是怎样的一种方式
竟然让澳洲政府亲自指出
还只专注于华人?
这种新型方式不同于之前的冒充使馆工作人员或者来自国内处理跨国重大案件的相关人员,因为多次的曝光大家都已经知道这类电话都是骗子。
所以这些诈骗组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对自己的计划进行全面升级!
升级之后的计划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大概就是这样——
犯罪份子冒充中国政府或者DHL的工作人员,通过威胁驱逐的方式,形成一种新型的索取高额赔款的方式!
对此,澳洲ABC报道:
这种方式,
主要选择本地及相关
华人群体!
留学生也是重点群体!
让我们来看看细节。
诈骗团伙摇身一变成了DHL的工作人员,或许有人不知道DHL,它是一个国际快递公司,大部分重要文件都是由他们负责递送。
然后大家就会接到这样一通自称是DHL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通常情况下,这些“工作人员”会装成中国警察或者国际特派调查人员):
DHL正在派送您的一份重要包裹,且这个包裹是我们刚刚截获的。上面有您的地址和姓名信息!
这时,他们会准确地报出你的地址和姓名,目的就是让你确信真的有这样一个包裹存在,然后他们就会进行下一步:在这份包裹中发现了大量的伪造护照!
很多第一次听到这个骗局的小伙伴第一个反应是有点懵,毕竟对方说出了自己的准确地址和姓名,DHL的确是为数不多可以邮寄护照和重要文件的快递公司,尽管知道自己肯定没有制造假护照,但本着不想被连带的原则,也会仔细听一听“DHL的工作人员”如何说。
这里还会扯出一个第三方的调查员,可能是警察,或者其他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为的就是让大家相信“伪造”护照这件事情已经暴露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条规定的“出入境证件”,包括本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所列的证件以及其他入境时需要查验的资料。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二十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1、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出售出入境证件五份以上的;2、非法收取费用三十万元以上的;3、明知是国家规定的不准出入境的人员而为其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向其出售出入境证件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此外,对于情节较轻的犯案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于是,很多人会想,万一这个快递确有其事,就算不是自己做的,但是地址和收件人有自己的名字,一样会被视为同犯...
- 这种焦急就是骗子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由“DHL工作人员”引出的第三方调查员此刻粉墨登场,他首先会以核对信息为由,让各位说出生日,姓名,护照号码以及一些十分重要的隐私信息。
然后会告诉各位接到电话并陷入焦虑的小伙伴,为了防止小伙伴们提前进行财产转移,如果不想要被立刻逮捕的话,请立刻缴纳一笔价格不小的保释金,或者可以上交一笔“优先调查费”,这样就不会立刻面临牢狱之灾。
就算大家听到交钱,保释金,优先调查费这些敏感词汇后反应过来可能被骗了,但是很多隐私信息都已经透露了出去,尤其是护照号,税号,银行卡号码这些能够大做文章的信息!
因为这类网络诈骗的调查难度很大,澳洲政府表示:
很少有人被骗的财产
最后能被追回!
也就是说一旦上当,后果只能自负。
不得不说,现在的骗子都是心理专家,他们深知海外华人的软肋,选择下手的都是我们最关心的,移民,签证,护照,海外汇款等环节。
也只有这些能够牵动人心的东西才会让人一时失去理智,上了骗子的当!
因此大家千万要小心这样的骗局
一旦听到这样的电话,
立即挂断!
千万不要多说一句话!
其他近期诈骗!
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ACCC就已经对这场针对于华人的诈骗发出过警告,截至目前实名举报诈骗事件的数量已经超过90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案例有3起,损失财产超过百万澳币。
维州警署公布,其中有些人是被来自于“中国的检察人员”发了“逮捕令”吓到,有两名受骗者被骗几十万澳币。
这些骗子甚至敢于伪造中国最高检察院的官网...他们将假网站的链接发给受骗者来增加自己的陷阱完美度...
一位受骗者就这样白花了9万澳币。
女留学生频中招,领事馆呼吁注意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于昨日在悉尼市中央警局,与新州警方联合召开防电信诈骗工作媒体发布会,提醒在悉尼地区的中国公民,增强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及不幸遭遇诈骗后的如何寻求帮助。
童学军副总领事、新州中央警局刑事案件调查处代理处长David Gates、警方防诈骗中心负责人Roland Winter和警民联络主任李竞荣等出席,中澳媒体代表近20人参加。
总领馆提醒领区内中国公民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和应对电信诈骗能力,遇事不慌乱,及时与家人朋友联系,或向总领馆核实相关情况,避免遭受损失。如不幸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
根据数据统计,自2017年8月至今,仅仅是悉尼总领馆就已经接到了44起报案,均为电话诈骗,多个诈骗组织喜欢挑中国女留学生下手。其中最高的一起诈骗案金额高达350万澳币。
童学军副领事这样介绍:“44起案件被骗者中,留学生数量占了一半。”他说,“其中女性占多数,达70%。”
而现在电话诈骗又开始大规模的爆发,很多华人都接到了各种类型的电话。
童学军副总领事表示,希望媒体积极报道总领馆和新州警方相关提醒,最大限度扩大知情范围,避免更多人员上当受骗。
五一节,来自外交部的警示
就连中国外交部都对于华人在澳洲目前的形势表示担心,进而发布了针对“五一劳动节海外出游预警”,中国领事服务网、“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领事之声”微博同步更新,一共11个国家上榜:
澳洲赫然在列,成为了一个相对并不安全的地区!
这11个国家包括: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越南、柬埔寨、南非、刚果(金)、埃及、泰国、东帝汶。
除了诈骗风暴,澳洲还陷入了针对华人的多起攻击事件之中,当地华人安全得不到有效地保障。
4月24日,驻墨尔本总领馆邀请领区内主要承接中国游客业务的旅行社举行中国公民旅游安全问题座谈会。孙彦副总领事主持会议,介绍中国游客赴领区两州旅游的总体情况,结合领区内近期发生的涉中国公民旅游安全事件,梳理有关安全风险,要求各旅行社高度重视中国游客安全问题,采取具体措施,防范未然,坚决避免发生群体性、恶性安全事故。总领馆还向各旅行社推介了免费向中国游客提供的安全防范宣传品。
与会旅行社表示,随着中国游客赴澳人数持续增长,旅游安全问题不断凸显。作为旅游服务部门,要始终把安全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深入细致排查风险隐患,完善细化应急措施,充分利用与中国总领馆的定期座谈、应急沟通机制,不断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与总领馆密切协调配合,更好为中国游客服务,确保他们在澳期间旅游安全。
以上为中国驻澳洲墨尔本领事馆所举行座谈会所传达的意见。
面对新型诈骗,我们能做什么?
用一句话来总结,不论接到自称是哪个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什么也不要相信,尤其是涉及到护照,签证等信息的。
可以稍后按照这些机构官网显示的正确电话回拨过去,这样才能真正确认事情的真实性。
那么就来点实用的干货吧,面对电信等诈骗,有个铁规律永远都是适用的,那就是——
“3个不要”
不要汇款。
不要透露自己的信息。
不要轻易接陌生电话。
“6个一律”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
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
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
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
一律删掉。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
一律不点。
一提到“安全帐户”的,
一律是诈骗。
此外,如果万一的万一,大家发生了一些意外情况,以下救助信息希望大家牢记:
(一)报警求救:000
000是全澳通用匪警、急救、消防共用求救电话。
1、如果不会英文,请告诉接线员需要“Chinese”(中文)翻译,以便其转在线翻译;2、拨通000后,接线员通常会让您选择警察、消防队或救护车;3、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特别是城区、街道名称、门牌号等准确的位置信息。如果在公路上,应告知刚经过的城镇和公路名称;4、在接线员获得所有需要的信息前,不要挂机;5、000电话不接受短信服务。
112是备选求救电话,仅限手机用户拨打。聋哑人士求救可拨打106。
(二)警方求助:131444
遇车辆偷盗、盗窃、交通小事故、财物丢失等非紧急情况,通常可拨打131444,向警方帮助热线求助。
(三)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委员会(Legal Aid Commissions)为需要者提供刑事、民事方面的法律援助。某些服务项目对所有人免费,如发放小册子、宣讲会或电话咨询。如需提供律师,通常需满足其规定条件并按要求提出申请。
希望不论是在澳洲生活还是来澳洲旅游的小伙伴,都能够远离诈骗,远离伤害。
接着,澳洲政府组织ACCC也为大家整理出了面对文中这类诈骗手段的针对性建议↓
1、如果接到因为伪造护照将被逮捕或者驱逐出境的威胁电话,请直接判断为骗局,挂断这样的电话,并立即报告给Scamwatch(诈骗监控)。
2、除非您认为电话的来源可靠,并明确知道这个电话号码是真实的,否则切勿提供任何个人信息和在线账户信息。
3、如果您认为自己的银行账户已经被骗子掌握,请立即通知相关银行和金融机构,要求停止银行卡片的使用。
4、与任何来路不明的人联系时,特别是主动找上门的人,无论通过电话、邮件还是社交网站甚至是面对面的方式,都要考虑这是一种骗局。
5、如果担心自己的身份已经遭到利用,请立即联系IDCARE (链接是外部的)(国家身份和网络支持服务)以获得支持。在线表格或电话:1300 432 273。
6、登陆Scanwatch的网站,及时查看最新的诈骗内容。
说一句题外话,如果大家再次接到来自DHL工作人员的电话可以十分淡定的和对方扯扯皮,毕竟日常生活乐趣还是很少的,可以为生活找一点乐子,大家觉得呢?
再次提醒各位,
在国外生活,总能碰到新的诈骗手段
请时刻保持警惕,
一旦获知,立即通知他人!
*素材来自领事馆、ACCC、悉尼星尚等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