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这是今年听过最好的演讲:You can only live once,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

2018年05月21日 澳际澳洲


 



人生,只要方向对头,就不怕走得慢


前几天,有个TED的演讲视频刷爆了朋友圈,真的值得每个在奋斗打拼迷茫中的年轻人看一下。




就像视频里说的那样:


25岁后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表,别让任何人打乱你人生的节奏。



视频里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并不是没意见算的出来的事,都有意义,也不是每一件有意义的是,都能被算得出来。”




01

成功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有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


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就。


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23岁那段时间,我很没出息地爱翻阅名人履历。


每知晓一个佩服、羡慕嫉妒恨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


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


时至今日,无数同龄人的文章、微博里,在大受追捧的出版物里,还充斥着类似观点。


有的甚至已成为带有反成功学意味、带有天然“正确性”的话语,大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青年认同。


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机械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


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


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


“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


想拿遍大学里所有的奖学金,想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想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想在北京四环内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Noooo……你是谁?


为什么那个愿意在一切可能的物体上涂涂画画的家伙,去做了一名公司职员,只因大家都说,自由画家的生活没有稳定保障?


为什么那个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姑娘,进入了国企,只因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记者收入不如国企高?


你是谁?


我是说,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


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世事多舛,你来何干?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但你一定朦胧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地对他(她)说:“Fuck off,this is my own life。”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千金难买热爱。


我曾把几年来写过的一些文章发给丹青老师看。


他很高兴,回信说:“文辞再沉静一些就更好了,但就这么慢慢写起来吧。”


他没有说:“你要在笔头功夫上多努力,他日成为著名的记者、作家。”


我懂他的意思:“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去哪里,不重要。”



02

为什么要让人生“画地为牢”


朋友问我:“以后想做一个出色的记者吗?”


我说:“不知道。”


他诧异:“你不是混传媒圈吗?”


我亦诧异:“为什么要在20岁出头的年纪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定义即枷锁,即画地为牢。”


难道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并观察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么?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


你才20多岁,20多岁,20多岁,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去做NGO?


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为什么不?


阅读名人传记,好处是能藉由他者在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参照自己的生活;而负面效果却可能更致命——“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你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


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啊。如果你写过申请学校的PS,可能有类似体验。


但,这或许是欺骗性极强的“假象”——回望过去履历难免会总结、归类,拎出一条主线来并不困难。


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并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只是迷迷糊糊的,循着兴趣走过来了。


是的,是兴趣,而不是规划——“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日后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电游玩家,我在个人传记里也可以深情回顾“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职业电子游戏玩家”,因为我4岁开始玩电子游戏,至今仍不辍,算得上发烧友。


莫忘了,冯唐年轻时是个诗人、文艺青年,后来修了妇科博士,再后来做了***,现在又做了实业。


莫忘了,老罗直到27岁之前,还认为自己终生跟“老师”和“英语”这两个词绝缘。


我一直对“规划”二字持有戒备,所谓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忽悠者众。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规划呢?职业生涯是靠机遇和摸索的,如何设计呢?而规划如何成功,更是无稽之谈。


丹青老师28岁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地画;


秦晖老师15岁下乡插队时,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农村了,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地读。


如果我四五十岁时有机会受邀到年轻人中去开个讲座,一定要叫做“我的人生无规划”;


如果我混得灰头土脸,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无人问津的卢瑟呢?


那我就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逼讲讲“无规划之人生”中好玩儿的故事呗。



03

谁也无权告诉你该怎么活


如果你时常参加中国大陆的思想人文类沙龙,哦不,或就是普遍的名人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几乎很难错过一个问题,“XX老师您好,请问您对当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据一些讲演者众口一词抱怨,这几乎是最令他们反感、厌倦的问题。


或许连提问者自己都很难意识到,这个愚蠢的问题潜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心理成因: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出人头地。


不然呢?如某位学者所言,一个年轻人恳请一个老东西教自己如何面对新鲜世界。


荒唐吗?丹青老师说,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赢怕输罢了。


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出来的吗?


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怎么可能不摔跟头呢?怎么可能诸事顺利呢?怎么可能有条一马平川叫做“成功”的路供你走呢?


不多试错几个怎知自己跟什么样的人处得来呢?同理,不多尝试一些怎知自己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呢?


正如丹青老师给贾樟柯的书写序:


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的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青年人的选择就如整个国家急功近利的写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长,先找工作再找兴趣,先出人头地再寻找自我。


某位职场中的朋友抱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迷失了困惑了,不知自己到底适合这份工作吗?


我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


他嚅喏半天,说不上来。


有的明确表示:“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该去报个拉丁舞班吗,去报个吉他班吗?”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


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04

你要的是快乐还是“成为大人物”


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个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梦想都没能实现? 


不久前去东北旅行,路途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导游、乘务员、售货员的差别。


你会轻易地发现,性格将人与人彻底区别开来。


我们遇到过热情健谈、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导游;

也遇到过黑着脸像客人欠她钱一样,没问两句就不耐烦的导游;

遇到过如一切常见的公务人员般恶狠狠的乘务员;

也遇到过穿着制服坐车厢里跟乘客扯淡逗乐的乘务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客人?


考虑到这是日后再也不会打交道的“一锤子买卖”,何况也很少有人真正有闲心去投诉你恶劣的服务态度。


考虑到,你完美的服务态度很可能无法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除了客人的一声感谢,一张笑脸。


所在单位无法注意到你的“优良表现”,你表现好不会被升迁,表现差也很难被辞退——在中国,那个对客人态度恶劣屡遭投诉的可能反而讨领导喜欢,比你升迁更快。你懂的。


总而言之,你的服务态度无法对你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好处,你此生都会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你会如何做?


是的,或许你终生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态度依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


你热爱生活和工作,真诚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许未曾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有形的回报和改观,却软化了你与内心、世界的边界。


你不断接收到来自他者的正面回馈(感谢、笑脸、善意),再不断释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环。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记得那个导游、那名乘务员、那名售货员的热情、爽朗和笑脸,想起来都是暖意。


他们或许此生都是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也很难有何升迁,但从他们的工作态度里,我读出了真正的快乐。


做一件喜欢的事难道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回报吗?正如写作是写作的回报,画画是画画的酬劳。


05

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档,“成为更好的人”。


这句不疾不徐却又溢满坚定的话,曾无数次给我力量。


如今,我却感觉这句话充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进步论腔调,在铺天盖地的励志话语中,我偏偏爱上了“毁志”。


我更喜欢用“感知”这个词,或许我们并不能创造生活、规划人生,或许,体味、经历、感知、理解,这才是成长的密匙?


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今天陪母亲坐在太阳下聊了一下午天,漫无目的的,童年、成长、家庭琐事,有没有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今天没有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没有跟近韩寒最新的博客,没有刷新微博,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躺在恋人的臂弯里发呆,算不算荒废生命?


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某种吊诡的自我矛盾。


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岁开始苍老”,二十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


另一方面,我们拼命地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抱住某种确定感,焦虑着,想要立即像三四十岁的人那样,车房不缺,事业成功。


你真的享受年轻吗?为何你一边怀旧一边还在努力奔跑?


你真的热爱冒险和漂泊吗?为什么将理想纳给稳定和房产证做投名状?


你真的珍惜可能性吗?为何我看到你宁肯早衰也要拥抱“生活的终结”?


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难道不在于这缓缓经历的一步步、默默感知的一天天,而在于未来的宏大勾画?


结婚的,添子的,升副科级的,做小经理的,博士毕业的,买房买车的,走得好快。


我曾经焦虑过,后来发现,那不是我的节奏,我是慢吞吞的一头牛。


如果方向错了,就会兜大圈子,如果方向对了,就不怕慢。


一步步,一寸寸,一点点,一天天,慢慢来。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06

人生不怕走得慢,就怕走错路


刚来国外时,总听到中国人说老外懒散,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


澳洲人每年一定会外出度假,至少也要到海滨,在沙滩上躺躺。


中国人想干事,干起来确实夜以继日,吃起苦来,也是举世无双。


常听到澳洲人说,中餐馆的人,工作真辛苦,一周上六天班,开餐馆的人甚至一天上七天班。


澳洲餐馆,把一天的班分成午班与晚班两个班,一般服务员只上五个半天班。


可是,你真得与那些开餐馆的去聊一聊,他们都会告诉你,钱一但赚够,就再也不开餐馆了。


因为累,而生厌,生厌的东西,一是不能长久,二是不能有创新,成为一流。


澳洲人看来懒散,又会享乐,而中国人劳劳碌碌,可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奥妙就在于此。


而且,国人虽然走得快,却常常走错路,老外走得慢,却常常走对路。


走得快时,如果犯错误,损失就大了。


五十年代,大炼钢铁之际,每家都把铁锅砸了去炼钢铁,其中有一年,钢铁产量几乎赶英超美了,可是,这样竭泽而鱼似的炼钢,后继乏力,后来灾难接踵而至。


慢的好处是,有足够时间评估结果,有错误就停下来。


中国现在的经济高速增长,举国欢庆,可是,这不是没有隐忧,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惊人。


环境污染有影响到人的健康,使医疗支出成倍增长,这侵蚀着人们生活品质。


苦干不如巧干,巧干都有计划,都擅长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每次都是简单的另起炉灶。


贵在持之以恒,咱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在实践中很少能做得到。


关键就是,很多人跑得快,可是却常常改变方向,没有恒心。


所以说:“人生,只要方向对头,就不怕走得慢。”



面临升学的小伙伴们,请仔细的考虑一下目前的选择是否是你想要的,将来是否有passion在这个方向走下去。如果你还在考虑,不妨联系一下澳际澳洲的顾问老师,为你提供更全面的升学建议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