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新都以为佐伊的话唠个性是天生的,直到读了她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她的话唠是在英国留学时被感染的!!!
本 期 CITYteller 来 自
英 国 伦 敦
作为已经回国有一段日子的人,佐伊还是时不时会怀念在英国生活的日子,比如说,曾经住过的房子,校园外的大草地,borough market的生蚝,还有特别方便的火车系统。但是对于英国的某一点特性,佐伊总是抱着莫名其妙的复杂心情,那就是英国人极爱chit chat这件事,就连在英国待了一段时间的歪果仁都会惹上。
Chit chat和普通的chat之区别在于:chit chat是那种漫不经心,没有目的,可以发生在任何地点,和任何对象,没有主题的对话。也就是说,当你自己安安静静好好地在路上行走时,说不定,搞不好,就会突然有个英国人跑过来say hello,然后你们分分钟就聊开了。
相信不少在英国的盆友们都有过在超市或者商店买东西时遇到热情洋溢的店员的情况。这些人,一口一个love——“How is your day, love?” “Hi, Sweetie, I love your dress” “Oh, I love your style!!!”
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会以为人家在追求你,然而不要想太多,人家只是在工作之余礼貌性地问候你。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在英国…你随便去个公交车站就会听见‘今天天气真是好,是不是?’……千万不要搭话!!如果你回应了,你就完了!!!恭喜你掉进了英式经典开场白的圈套,接下来就等着听她滔滔不绝唠叨死你吧!”
此图片来自电视剧《老爸老妈浪漫史》
这么nice的歪果仁,你心情有什么好复杂的?举几个栗子吧:
1
有一次佐伊去附近的镇中心买东西,买了东西很开心地哼着歌儿往家走,然后在离家不远的马路上迎面碰到一个老奶奶,老奶奶佝偻着背拦住佐伊,问去A地怎么走。因为是雷锋叔叔的后代,佐伊就把老奶奶带到公交车站去了,还陪她等着。
佐伊想说的是,在伸手掏手机查路线的时候起,老奶奶就开始了chit chat……
佐伊很快就知道了,她们一大家子几年前因为什么原因从B国移民到英国,后来就一直住在伦敦A地。她有个儿子,在C地上班,她到了英国后就没有离开过她住的那个镇子。她今天早上打算出门去拜见一个朋友,她朋友住在D地,是干嘛的,她为什么要去看这个朋友,然后她就出了门,上了公交车,到了这里。
后来?后来在终于等到公交车的时候,佐伊可能就差知道他们家保险柜密码了……而老奶奶上车的那一刻还念念不忘地回头看着佐伊,意犹未尽的样子。
此图片来自www.giphy.com
2
有一次,佐伊一个同学想去买话剧的票,因为很抢手,网上早已售空,她不得不一大早去剧院门口排队碰运气,看能不能买到一些剧院预留的现场票。
买完后,她往地铁站走的路上经过了另一家剧院,于是随口问了一位排队的Londoner(土生土长的伦敦人)小哥票买到没。就这么一句话,同学很快地了解了小哥的姓名,小哥的职业,小哥的家庭背景还有小哥对戏剧的品味。
仅就戏剧这个话题,他们就开始了无限延展,不仅讨论了一些经典剧目,发现有一部大家都看过的话剧时,那种惊喜,那个相互符合的语气,简直像是找到soul mate般相见恨晚!
你以为这是一段浪漫故事的开端?no,no,no,他们聊完就散了……
此图片来自www.giphy.com
3
还有一次,佐伊一个人去Royal opera house看芭蕾舞演出。昨晚的左边是个英国老奶奶,后面是个法国老爷爷。
到的时候离开场还有五分钟,自然而然地,大家就聊开了。加上后来的中场休息15分钟,佐伊顺利地知道了老奶奶住在莱斯特,是个普拉提教练,年轻时当过舞蹈演员,她有个女儿,她不喜欢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看演出,她现在有些什么样的普拉提学生,他们都是干嘛的。
至于后面的老爷爷,他是法国人,在英国定居,多年前在中国上海某大学教过书,会一些中文,后来又去日本教过书,会一些日文。他现在在法国驻英国领事馆的文化部工作,他喜欢中文,喜欢和人说中文,但是很难认识中国朋友,因为在英国的许多中国人都是学生,他怕自己年纪大了到处去跟人搭讪人家会觉得他居心不良等等等等,到演出结束say goodbye时,佐伊觉得他恨不得跑去叫演员继续表演,这样大家还能继续chit chat。
此动图来自电影《阿甘正传》
难道是佐伊自带被搭讪体质?当然不是。
其实英国人并非特别热情时时想要交朋友,他们只是单纯的话唠而已。有时候在街上,你觉得自己已经相当了解这个人了,似乎对他/她的认识比你那些几年的中国朋友还要深,然而这种交谈极少升华为长久的革命友谊。
聊得再投机又怎样,过一会儿,你的公交车来了,人家甚至没打算问你要个号码就一甩头上车了……甚至是校友,即使你们已经聊了很多了,一到下课时间,该干嘛干嘛,人家才不会说放学后一块儿去逛个街呢。
英国人给人的感觉很冷漠,是因为他们不会让人太过进入自己的生活,往往他们的朋友还是中学,甚至小学的那些同学。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学习怎么尊重别人的隐私,所以不会过问别人的事情。
此图片来自电影《大话西游》
不像中国人,看到别人不开心就会上前询问,热心人甚至会马上帮腔骂起人来。英国人甚少关注别人的生活,但少关注意味着少关心,互相不关心的人很难成为亲密的朋友。
虽然英国人总爱在打招呼时问“how are you?” 但那不过是表现上的礼貌,他们内心其实没把你当回事儿。他们会认识新的人,但二人的关系大多只停留在“认识”阶段,没有发自内心的关心是不能成为“朋友”的。
他们可能会跟你大吐苦水,会告诉你他们的生活,但不代表他们认可你是朋友,他们只是享受“说”的快感,他们只是寒暄起来没完没了,不知道怎么收尾。
所以这种热情只是表面的,至少对于佐伊来说,虽然每天不断有人态度友好地打招呼,似乎哪里都是笑容,但佐伊其实并不想知道他们家祖上哪里出过海盗,不想知道他和前女友的生活,有时候真的只是……好想单纯上街去买把白菜回家下面吃啊……心好累。
此图片来自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
时区作者 | 佐伊邱
在 通 往 嬉 皮 士 的 道 路 上 夭 折
微信号:ZzoeQiu
想继续听佐伊邱叨逼叨吗
后台输入关键词阅读
米顿 | 伦敦租房 | 同性恋 | gap year
毕业回国 | 指甲 | 神经病
TIMEZONE海外文化分享栏目,传播有意思、涨姿势、毁三观的海外文化、趣闻和故事。与CITYteller一起,到世界去流浪吧!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