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生活的华人小伙伴们是否跟文中的这位华人留学生一样受到过隐蔽的歧视。真实的故事充分写实澳洲留学生活!
有时,对华人的歧视未必是晒在阳光底下被人看到的。
很可能是隐蔽地,不自觉地,却会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华人小伙伴对自己在澳洲生活故事的自述!
▼▼▼
今年6月初,我刚结束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的两年硕士课程。
相对来说,我在当地中国留学生里面,已经算是和本地社区融入得比较好的了。
我是当地帆船俱乐部的网络管理员,还承担了俱乐部新网站的建设工作。
不仅因此而获得了一封充满赞誉的推荐信,还帮助推荐了两名中国同学到这家俱乐部工作。
此外,我还在学习帆船的过程中结识了不少当地朋友,在异乡求学的道路上,获得了难得的归属感。
即使在6月份离开汤斯维尔并搬到墨尔本以后,我还和这家俱乐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我最初的计划,我本来是打算当初在读书的时候,与同宿舍楼的室友们发展友谊建立起自己在澳洲社会关系的第一步。
刚开始,我是很有信心的。
因为我认为自己颇有一些关于西方国家政治观点的知识储备,而且自己还是蛮懂人情世故的。
就算是一句赞扬的话也有可能造成对人的歧视,也知道如何避免因为无心的玩笑而冒犯别人。
可是在我住进学校宿舍之后,才发现自己显然把这一切想得太过简单了。
我甚至忽略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被澳洲本地人冒犯时应该怎么办。
我来澳洲后,第一次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背景就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开学前,学校为了帮助宿舍区的新生们相互了解,组织了一个“罗马长袍聚会”(Roman toga party),参加者把床单披在身上模仿古代罗马人。
一心想要获得澳洲社会人脉资源的我,感到十分兴奋,当即就去参加了!
聚会上一个本地的白人女生问我是来自哪个国家,我说我是来自中国。
她马上转头对身边的伙伴说:“他们中国人为什么总喜欢大声地说‘中国’(China)这个词?哈哈!”
然后,她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很大声地模仿我的口音:“China! ”(中国!)。
当时,我刚到一个陌生国家不到两天,半裸上身斜披着一条床单,站在一群本地学生中间被人奚落。
那种体验真的是既尴尬又无助!
但是我当时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愤怒和反击,而是在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把“China”这个词说得很大声。
是不是在国内接受的多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下意识强调“中国”两个字?
因为我完全没有预料到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的女大学生会如此恶意地对待一个新来的外国人。
现在回想起来,嘲笑对方的口音真是欺侮外来者的一件法宝,因为在这件事上,对方永远是错的,而且永远不知道正确答案。
后来我逐渐发现,我的遭遇并不是一个极端案例。
今年7月下旬,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和同样位于这座城市的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校园里的一些建筑物的入口处,
竟然被亲纳粹的白人青年团体张贴了写有“禁止中国人入内”的海报。
这件事情在中国留学生的群体里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最近,如果关注澳洲主流媒体的亲们,都大体上了解这样一个事实——
澳洲政府对于来自中国日益增长的投资、移民,以及与其相伴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力越来越焦虑。
有些澳洲教育“砖”家认为,中国留学生把中国官方的立场带入教室,以及澳洲情报部门开始调查某些进行过大额政治捐赠的华人富商是否是中国政府的代言人。
他们将这统称为‘中国的软势力影响力’!
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一项提案,希望修改现行的“反种族歧视法案”,因为他们认为该法案禁止种族歧视言论的规定妨碍了言论自由。
但是,在这一议题的激发下,澳洲少数族群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遭受种族歧视的经历。
最终,该提案被澳大利亚参议院否决。
现在的澳大利亚主流白人群体与少数族群之间逐渐显现出一种张力。
当然,这只能算一种隐约的趋势,其实不管在汤斯维尔还是在墨尔本,这种明目张胆的种族攻击行为都是罕见的。
尤其是对于汤斯维尔这个种族构成相对单一,生存竞争也不太激烈的偏远城镇来说,发生歧视行为的机会更少。
再加上学校官方对于禁止歧视、欺凌做了严格的规定。
种族歧视现象虽然还是存在,但往往是以一种更为隐蔽、更为温和、甚至是表面一团和气的方式存在着。
宿舍区有一个来自印度的男生,加入了一个本地学生自发形成的小团体,吃玩都在一处。
这些小团体一般是以肤色划分的,看见一个印度人和几个白人打成一片,我甚至有点羡慕嫉妒恨。
直到有一天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我和他坐得很近,发现那几个白人男生不停地模仿他的口音,而他竟然没有任何抗议的表示。
旁边还有一个本地的白人女生笑着说:“你对他们提出抗议,他们就会停下来。试试吧。”
印度男生苦笑着摇摇头说:“永远没用的。”
据我观察,至少在我住的这个宿舍区,这种嘲笑行为更像是进入一个小团体的门票。
这些小团体往往由一个很有侵略性的学生作“老大”(例如那个模仿我口音的女生),几个看上去相对温和友好的学生追随老大。
如果老大排斥一个人,那么这个团体的成员都不会和这个人交朋友,虽然表面上可能客客气气地,但尽量保持疏远的态度。
大学生们对不想过深交往的人一般很讲礼貌,不过一旦你想进入他们的圈子,则是需要付出“买票”的代价——接受对你的嘲讽。
当然,这种看似兄弟情谊般的玩笑并不是平等和有趣的。
有一个来自南非的白人男生,是另一个小团体的首领,走到哪都有两个人跟着。
刚开始他对我显得比较热情,稍微熟悉一些以后,他就根据我名字(Junling)的谐音给我取了一个绰号:King Julien.
这个名字来自美国动画片《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里的一个喜剧角色:一只环尾狐猴。
对此,我感到很反感。
因为这个角色眼睛很大像戴了眼镜,身材矮小、猥琐滑稽,几乎集合了所有西方人对亚洲人的恶意想象。
他对自己很好的朋友也总是以各种绰号相称,让人很难分辨这是恶意的讥讽还是善意的玩笑。
后来,我慢慢发现,他尤其喜欢当着女生们的面这么叫我,叫完还要唱电影里的很滑稽的主题曲,逗得那些女生发笑。
这是我最不能容忍的。
于是,我也顺手给他起了个侮辱性的绰号“Piggy”,意思是“猪仔”,因为他有点胖。
他每次叫我的时候,我也用那个绰号叫他。
结果和我预想的一样,从此以后,我也就成了一个圈外人。
还有一个让我很难融入本地学生的原因在于我不‘酷’!
我所在的大学的学生们最流行的交往方式就是喝酒聚会。
经常有一些学生在 Facebook 群组里吹嘘自己多久没有做作业,如何每天喝醉,这被看作是最酷的。
而像我这样滴酒不沾的学生则被认为是无趣的。
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寻欢作乐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无聊,我也不愿意因此而改变自己。
有一次,前文提到那个模仿我口音的女生开生日聚会。
她是大学里最受欢迎的女生之一,聚会者占领了整个公共区大厅,几十个人围着她又唱又跳。
我本来没有被邀请,路过的时候,正赶上几个女生出来,其中一个一向对我比较友好的女生把我也拉了进去。
我站在人群当中自己都觉得有点突兀。
另一个女生算是寿星的手下,挨个找人自拍合影。
她走到我面前时,如同我不存在一样,直接跳过我,直接与别人合影。
那一瞬间,我感觉我从入学起为了融入本地学生而花了校外房租两倍的价钱住进学校的宿舍,所作出的尝试与努力彻底失败了。
我准备离开宿舍,到校外租住。
其实,在澳洲,大学生,尤其是国际学生比例较高的研究生中“自发种族隔离”的现象很普遍。
住在校外的学生们,像中国学生、南亚学生和中东的学生们大多都是“聚族而居”。
族群之间没有往来。
哪怕是在学校的宿舍区,学校为了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而举行的每周一次的免费晚餐上,也经常是白人学生坐一起,和我坐在一起的永远是那几个亚洲人。
我搬出校园后,与一位来自兰州的挚友合租,每天只用汉语交流。
好在他家还有两个四十多岁的澳洲本地男性租客,他们非常友好。
为了避免自己的英语退化,我只好尽量多去客厅,和他们一起看板球,虽然我根本看不懂。
当然,要想融入澳洲本地生活是有捷径的,那就是参加当地的教会活动。
就算是你对教会的人明确表示了自己不打算皈依基督,教会的人还是照样愿意接纳和帮助你。
就有一个北京的女同学,通过长期参加教会的活动,结交了不少本地朋友,最终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
这样的例子在华人间并不罕见。
但是,作为一个坚定的达尔文进化论的人,我一直告诫自己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加入教会。
不过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选择。
入住学生宿舍一年以后,我开始收集一些教会活动的传单。
就在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没有走进教堂——加入了当地的帆船俱乐部。
我是纯粹出于兴趣才学习帆船的,不带任何拓展社会关系等功利性目的。
或许是出于对驾驶乐趣的追求,也许是喜欢大海航行辽阔的感觉,我喜欢上了帆船!
经过了一年多繁重而又与世隔绝的学校学习之后,我决定送自己一件略为奢侈的礼物——花300澳元参加一个帆船培训班。
经过三个周末总共20个小时的入门课程,我就可以独自驾船下水了,还成为了汤斯维尔帆船俱乐部(Townsville Sailing Club)的会员。
(自述华人留学生王俊岭)
帆船运动给我带来很大的乐趣,我可以连着几个小时在海上行驶而不觉得枯燥,同时也让我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澳洲社团活动。
所谓的俱乐部更像是一个社区活动中心,成员间彼此都非常熟悉。
其成员主要由两类人组成: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和正在上小学的孩子。
我发现这两种人都比大学生容易相处,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他们很乐于助人。
经常主动教我如何正确安装索具,帮我把船调整到最佳状态。
虽然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我最终凭借体力优势在比赛中赢过他们,但是他们根本不在乎。
作为整个俱乐部里唯一的外国人,也是唯一的亚裔,我在这里完全感觉不出自己与别人有什么不同。
参加活动多了,会自然而然获得一些工作机会。有一次,俱乐部要举办一次“环岛比赛”,参赛船只要绕附近的一个岛屿一圈,全程几个小时。
俱乐部的一位管理人员问我想不想到救生船上工作。
我很主动:“我想去,听说岛很漂亮,之前我还没有环岛游览过。”
于是,我就成为了救生团队的一员。
这个工作并不繁重,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开着橡皮艇跟在帆船后面。
比赛那天,我正在船上欣赏岛上风景,另外一艘救生船靠了过来,驾驶员说:“你跳到另外一艘船上。”
我问为什么,他说:“你不是说你想环岛游览吗?
每艘船只负责一段水域,下一段由那艘船送你过去。”
于是我从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用接力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免费的环岛观光。
那种被照顾的感觉让身在异国的我体验了到久违的温暖。
在帆船俱乐部,我只不过是在从事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一些之前求之不得的东西。
我还得到了网络管理员和建设新网站的工作,也都是在闲聊的过程中定下来的。
为什么我在大学宿舍和帆船俱乐部的遭遇如此不同?我还没有清晰的答案。
也许仅仅是因为在这样一个主要由老人和儿童组成的群体里,我这样一个青年人的存在不会威胁到任何人,也不会有同龄人为了确立威信或在女生面前炫耀而对我发起“羞辱攻击”。
我一位定居澳洲多年的朋友说:“现在五六十岁的这一代澳大利亚人,人品特别好。但是二十多岁这代人就不一样了。”
我问,如果现在的年轻人到了四五十岁以后,会不会也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富有包容心?
我的朋友说不会的,因为时代已经不同了。
经历过冷战时代的人知道宽容的可贵。当时西方在经济上处于统治地位,因此也更加自信。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我更愿意相信这些大学生的排外行为并非针对其他种族的有意行为,倒是更像澳洲年轻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小圈子和排外行为。
澳大利亚崇尚“强者文化”,2008年的一次覆盖40多个国家的调查显示,澳大利亚是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另一项调查显示,在澳洲中小学生中,有四分之一经常性地受到肢体或言语上的欺凌。
这种文化自然也会过度到大学,就连本地白人学生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这样看来,我在大学宿舍所受到的令我不愉快的对待,不仅不像是种族歧视,倒像是受到了“国民待遇”。
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数肯定不是肩负国家使命来到这个遥远的国家的。
他们只是想来这里寻找更好的教育或生活而已。
而这些花费高昂学费、放弃原本生活来到这里的人,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价值观也不可能是反对的。
问题在于他们有没有机会被澳洲人所接纳,并分享它的这种价值观的果实,只有在交学费时才需要他们!
领航悉尼
对于这位中国留学生自述,很多网上小伙伴们都发表了不同的见解。
▼▼▼
小编也想就此说两句:
其实,在小编眼中,融入澳洲这个社会,真的没有比自己强大起来更为重要。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一味只是带着功利心去想着获取,而不是真心付出,永远也交不到真心相待的朋友。
另外,人心是复杂的。
在我们大天朝,从小就要学习什么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算是民族间融合比较好的,也极具包容性的国家了。
尽管国人自身是不认可歧视别人的行为,也不符合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但是就连我们国人中的有些人都很可能具有排外心理!
别说是面对一些来自非洲、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了,就是家住大城市的某些人心里还抱有一些莫名的优越感,看不起小城市出身的人呢!
这就是人性!
所以,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就不要苛求别人这么做了。
也不要很理想化地就想着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哪怕吃点亏,受点委屈!
出了社会就会发现,隐蔽的歧视只会越藏越深,永远不会消失!
只有自己努力,获得一定的成功,才能因此而得到社会上的一定认可。
要学会自己通过努力证明自身的能力,不要等着别人去给予!
那么,如果在澳洲遇到了种族歧视,该怎么办呢?!
小编认为:
第一、不要惧怕种族歧视,这是人类的普遍行为模式;
第二、不要容忍种族歧视,一定要立刻做出适度的反击。
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也是不认可种族歧视的,当然事先最好在语言上做些准备,以免真的遇到了被怼得措手不及!
以上内容部分来自网络
由领航悉尼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