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自己骗自己了|细数总是迷惑你的“先入为主”假象

2016年02月26日 DNC澳洲求职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
朋友,你都是怎么选择商品的?
是不是像小A一样,更加偏向于选择他人推荐的品牌或者款型?
或者,像大多数男生一样,先看到哪个就带走哪个?
这种“先入为主”以及被他人左右的情况,就是一种“认知偏差”的概念。它影响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除非你是圣人,否则都或多或少地出现类似的认知偏差。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到底有哪些呢?

1. Survivorship Bias (幸存者偏差)
指人们所获得的有些信息可能会因为信息的提供方的匮乏(只有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会提供信息,“死人不会说话”),而使得由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但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忽视而把获得的信息过度概括。

比如,我以前还小的时候曾经觉得,美国人很厉害,随便一部电影都是大片票房过亿的水平,在电影院看到的只要是美国产就放心,也不用担心值不值回票价,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能进入国内电影市场的,烂片基本不会被播出。当然不否认美国电影业的确强大,但也不是没有烂片,事实上美国的烂片大大超乎我原来的想象。

2. Fundamental attributional error (基本归因错误)
指人们在对于别人的行为进行解释的时候会依靠内部归因(即对人品性的归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则会依赖环境归因的一种偏见。

比如 同学 A 这次考试考得特别差 他一定是能力不够;但我这次考试也考的差,我是因为没发挥好、题难、老师给分太严、考试的时候门口有个穿高跟鞋的老师走过……等等。

还有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部电影 我女神高圆圆演的《搜索》她在被查出癌症以后因为心情不好在公交车上不让座还羞辱了一个老爷爷,网上各种骂声把本就有绝症的她逼入绝境,大家都说她品行有问题(内部归因),然而没有人想过给她环境归因。

3. Dunning–Kruger effect (达克效应)
指能力低的人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水平,而能力高的人则有一种低估自己水平(或者高估他人水平)的趋势。
前者就不多说了 “半桶水叮当响”说的就是这类人。后者是说,有些能力高的人会默认别人和他一样聪明, 会默认他说的别人能理解,说到这里一把辛酸泪。

比如有些老师在讲题的时候,经常直接默认一些公式定理学生知道,然后就导致不够聪明的学生(我)听得云里雾里。

4. Optimism bias (乐观者偏差)
指人们的这样一种侥幸心理:跟别人比起来自己遭遇不幸的可能性会更低一些。
当被告知因抽烟而得癌症的百分比数据时 很多人都会想“反正概率这么低 那肯定不是我”。

5. Hindsight bias (后视偏见)
指事情发生了以后,无论到底之前有没有进行过预测,都会觉得自己早就知道了(I knew it)的一种偏见;有些人甚至会因此而扭曲记忆,比如认为事情发生之前他就是那么想的;俗称马后炮。

比如某次考试有道题不确定 等答案出来了证明是对的以后 很多人就会觉得一开始就确定是那个答案了(对记忆的扭曲)。

6. Confirmation bias (确认偏误)
指人们会倾向于寻找能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对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更加关注,或者把已有的信息往能支持自己观点的方向解释,而忽视否认或反对自己观点的信息的现象:

这里说说恋爱里比较“作”的姑娘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男朋友一时没有秒回,或者男朋友某天心情不好没说对话,就下定论“他一定是不爱我,” 导致之后一直在寻找支持这个想法的蛛丝马迹而忽视男朋友的其他的可取的地方,久而久之直接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小A觉得,了解这些偏差可以帮助我们以更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不开心的事儿。最好可以做到不随便评判他人、多反省自己。相信你可以更好的处理身边的人和事。



以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小A整理编辑




公众微信平台  :   dncconsulting

官方微信号     : dnctraining

咨询电话        :   0488 888 362

公司地址       : Suite 903, 370 Pitt Street, Sydney 2000

Email            :  [email protected]

Website        :  www.dncconsulting.com.au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dncconsulting

长按二维码 添加官方公众微信平台



添加官方微信号 小助手拉你进大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