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移民中心都是私营企业,中国人想移民就要向这些公司缴纳大额费用,但是其提供的投资项目都极为不堪。“比如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建设一个购物中心。智商正常的美国人谁会投这种项目?在那里根本不能产生效益,甚至无法创造任何就业岗位。这都是用来应付中国移民的手段。”
“选择投资移民便是选择了一次人生的"冒险"。”移民问题专家齐立新说道。
当然,这不是危言耸听,“芝加哥会议中心(ACCC)事件”就是一个例证。2013年2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其网站上宣布,美国商人塞思谎称投资者购买ACCC的股份便可快速获得移民美国的机会,诈骗250余名投资者1.45亿美元投资和1100万美元管理费用,而这些投资者大多来自中国。SEC已对塞思及其两家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冻结,保留了上亿美元的投资款项,但投资者被骗的1100万美元管理费用已有九成被花掉。
可见,投资移民有着不可忽视的风险和挑战。
一场金融游戏
在齐立新看来,投资移民首先要考虑的风险是投资项目,这不但关系到移民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能否在计划时间内拿回投资款。
“以近两年申请人最多的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为例,与加拿大、澳大利亚项目相比,EB-5就带有一定的风险性。”齐立新表示,投资移民项目中,投资加拿大可以把资金收回来,澳大利亚也是如此。但和加拿大投资移民是由政府接收并提供担保不同,美国投资移民是投资于各自不同的项目,没有任何机构提供担保。
问题的关键在于,任何一项投资项目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投资失败,谁来赔偿申请人的损失?目前,没有任何一家中介机构与申请人的合同中明确了最后的责任人,所谓的还款保证只是协议,也没有任何的约束性。
“我认为实际上这是一场金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中国申请人的获益空间不大。”齐立新对《环球》杂志记者说。
近些年陆续曝光的一些移民诈骗案例为中国申请人敲响了警钟。
前不久,美国南达科他州北方牛肉加工厂EB-5投资项目吸引上百位国外投资者,包括120位中国投资移民。该案于去年宣布失败,导致他们绿卡泡汤,资金也血本无归后,其中70位中国投资人决定控告南达科他州区域中心负责人,希望讨回公道,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
目前这70位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临时绿卡,因为项目停摆,何时能够申请正式绿卡尚不能确认,他们只能不断向移民局申请临时绿卡延期。
事实上,当该项目在中国向投资者兜售EB-5投资时,已背负约1300万美元的财产优先抵押,另拖欠了10万美元的地产税。在中国推介前,该项目首批来自韩国的EB-5投资者已经取得了该项目的控制权,到2010年底,这批韩国投资者已经直接成为NBP(绑定协议)的合伙人和业主。而这一切,中国投资者完全蒙在鼓里。
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事情,在中国人投资移民过程中经常发生。
2011年,一家名为马泰克(Mamtek)的美国公司在莫伯利地区建设一个由纳税人补贴的糖类加工厂,但这个厂根本不存在。而在美国移民局官网上,这个项目却被列入189个“区域中心”列表,这意味着移民可以通过投资该项目取得永久居留。但是就在当年8月,马泰克公司拒绝进行第一笔债券兑付,并于9月初辞退了操作该项目的负责人。
后来,该公司破产了。美国移民局的发言人却声称官方并不清楚由此带来的各种后果。
曾经试图通过该方案移民的中国人侯女士对此方案颇为不屑。她说,由于美国的移民中心都是私营企业,中国人想移民就要向这些公司缴纳大额费用,但是其提供的投资项目都极为不堪。“比如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建设一个购物中心。智商正常的美国人谁会投这种项目?在那里根本不能产生效益,甚至无法创造任何就业岗位。这都是用来应付中国移民的手段。”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家也经常发生。
澳大利亚AHL法律首席律师、资深移民代理沈寒冰向《环球》杂志记者表示,曾有一位中国客户听信了一个当地电工的承诺,投资了一个项目,但最终发现自己被骗。“这个客户在中国也是有丰富的从商经验的,可是到了异国,中国人容易轻信当地人,再加上对当地情况不能全面掌握,难免受骗。”
为了避免该类事情的发生,沈寒冰表示,在投资前期一定要找专业的评估公司和律师团队,对投资项目和所投公司进行深入调研和资质评估,做到有备而来。
宣传和实际的差距
当前中国富人选择投资移民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有许多优势,如社会形态成熟、法制和福利健全、污染少、环境优美等。但对这些优势必须有客观、正确的认识,不要抱不切实际的期望。
比如,一些移民中介会对加拿大的福利医疗、免费公立教育大肆渲染,这些虽然是事实,但并不全面。
拿加拿大的福利医疗制度来说,虽然“看病不要钱”,但患者有病只能循规蹈矩地先找家庭医生,再由家庭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找专科医生或住院,看病轮候时间非常长,许多急病患者因此被耽误治疗。
加拿大免费公立教育不仅存在类似的问题,还有庞大的工会势力,这会对教育带来一些不可预料的影响。此刻温哥华所在的卑诗省就在举行延续多日的中小学教师大罢工,公校全部停摆,许多在该省公校留学的中国小留学生事先一无所知,暑假后抵达加拿大才知道无学可上。加拿大学生下午两点半左右就放学,而12岁以下学生要求监护人接送,社会服务资源稀少且昂贵,令许多双职工家庭头疼,这些都是现实问题。
另外,移民国的生存环境也会和中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存在文化差异,有时还会出现冲突,这也需要充分的准备。
前几年在号称全加拿大最昂贵的居民区—卑诗大学校区居民区,有关方面计划修建一座“临终关怀中心”,结果毗邻高档社区的一群华人妇女以“不符合华人禁忌”为由,以“应尊重华人传统”的旗号阻挠、请愿,掀起轩然大波。由于加拿大是福利社会、老龄社会,临终关怀在当地人心目中十分重要,属于“天然合理”的“绝对价值观”,这些华人女性的行为被视作“无理取闹”,最终未获支持不说,还连累整个华人社区灰头土脸。
让西方人又爱又恨的“钱袋子”
世界地产公司的创始人若热·马丁内斯的观点极具代表性,他曾表示,“对有钱的中国人来说,一座迈阿密的豪华公寓就像50万美元的豪车、名牌包或5000美元一瓶的红酒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
对于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西方国家更欢迎的其实是“钱袋子”,甚至这些国家冒出了不少旨在迎合中国富人口味的公司;但另一方面,这些来自中国的投资移民,也让这些国家政府颇感焦虑,令一些当地民众心情复杂。
《福布斯》双周刊去年10月刊文称,像英国沃里克郡的霍尼利市政大厅才要1500万美元,但是它还附带了35英亩的土地和一条比大多数后院都大的1312英尺长的车道。这不是一座供好奇的普通人去看看然后做做梦的房子。去这里看是需要预约的,这是一座给富人的房子,“从它的广告上看,这就是适合有钱的中国人烧钱的地方”。
世界地产公司的创始人若热·马丁内斯曾表示,“对有钱的中国人来说,一座迈阿密的豪华公寓就像50万美元的豪车、名牌包或5000美元一瓶的红酒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马丁内斯称,“我们的目标就是打开一个新市场。中国人对美国的投资力度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大,我们希望世界地产公司能将他们带到南佛罗里达来。”
然而,随着中国富人的到来,这些国家的情绪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近两年,澳大利亚房价一路飙升,悉尼作为第一大城市,其房价涨势最为凶猛。目前在悉尼推出的新楼盘中,有近五分之一被中国投资者收入囊中,未来中国资本大量涌入澳大利亚房产市场的趋势仍将继续。从数据上看中国买家对澳房地产市场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有澳大利亚媒体指责中国人正在将当地人挤出房产市场,认为中国人是澳大利亚房价飞涨的“幕后推手”。一些当地人也表示,天不怕地不怕,现在最怕就是在房屋拍卖市场遇到中国人。
记者浏览澳洲媒体今年以来的相关报道,发现这种声音确实不少。例如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9月7日的一则报道指出,今年澳葡萄酒业正在吸引大批中国投资者的目光,这些投资者可以轻松地在澳成立葡萄酒出口公司,购买本地出产的高档葡萄酒后销往中国。有澳洲媒体还宣称,很多中国投资者在获得永居权后,就会关闭生意,可见投资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换取移民。
作为中国人投资移民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地,加拿大对中国投资移民的态度也很复杂。
一方面,加拿大政府还是希望这些移民能带来财富、就业机会和下一代劳动力,因此不断修改移民政策,让投资移民比例持续升高,并最终压倒了其他类别,投资移民也成为近年来中国人移民加拿大的主要方式;但另一方面,颇让加拿大政府“焦虑”的是,这类中国移民的“融入度”却是最低的,他们中许多人不愿在加拿大常住,不接受当地生活方式,在加拿大形成许多“和中国没啥区别”的华人区。
2007年6月23日,《列治文时事报》就曾有署名“鲍勃·弗里兰”的人撰文称,25年来这座城市已变成华人的国中之国,如果任由发展,这里将成为“中国的半自治省”。列治文被认为是华裔最集中、比例最高的北美城市,出现这样的论调其实已不足为奇。不仅如此,投资移民因为富裕,不愿积极找工作,他们中许多人虽然有钱,但经常不申报海外收入,在加拿大又报低收入,其兴办的“实业”有些不过是如前所述的移民跳板,即便真是实业,东方经营管理理念也往往不合当地劳动力胃口。
加拿大地方和社会的心态也非常矛盾。《温哥华太阳报》一份报道列出“23个大温房地产走旺理由”中,第一条就是“亚洲投资”,许多华裔集中的都市不断推出各种招商理念,试图吸引华裔富人“把钱留住”;但“中国热钱”的涌入也令房地产价格飙升,肥了房地产业,却让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负担水涨船高,苦不堪言。“重灾区”——卑诗省和大温哥华地区曾多次有人投书当地电视台,希望对中国“热钱”购买当地房产实行“限购”。
此外,一些华裔“小阔佬”一掷千金,招摇过市,在加拿大也引发非议。2012年初,加拿大白石镇曾发生一群华裔“小阔佬”违法飙车被全部扣留的事件,这些人所开的是清一色超级豪车,且大多数未成年,一些人是无证驾驶,许多人有超速、酒后开车的斑斑劣迹,他们在市区或高速路上横冲直撞,引起当地舆论和民众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