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个问题,两三句话就能答完了。
出国并非“能比他人过得好”的自动保票。出国读书,只是让你去见识一个不同的世界,处身于一个不同的环境。这就是全部了。并不是你拿到出国签证、买到出国机票、去到异国、拿到异国学位,就能立刻当啷拿到一把限量金钥匙的。
就像上大学的人,并不一定比高中辍学去卖煎饼的人更高尚、更有利益可图。
想挣钱就去挣钱,出国并非挣钱的捷径。想通这点就可以了。
我感兴趣的,是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
“混得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以前跟我一个编辑开的玩笑,重新说一遍。
甲,年过而立,没房没车没结婚没工作,胆囊还有点问题。
乙,年过而立,出版过书籍若干,年收入若干,通英法语,在巴黎供养着女朋友,正预备请人设计南部的沿海房子。
只看上面这些条件,这俩人哪个混得好呢?
——其实没意义,因为就是一个人。只是用不同语言形容了一遍而已。
如果觉得上面这组像诡辩,那么再举个例子。
我有个前搭档,好朋友,上海人。大我三岁。美国工作过几年,回来上海工作了。有妻子有孩子,有房(在供第二套),有相当好的车(他的同事一起艳羡)。工作的地位很高。
我没结婚,没房子,也没车,在上海呆了小十年,然后来巴黎了,还是没结婚,还是没房子没车。
我俩收入应该是差不多,但是,谁混得比较好呢?
我每年夏天回去跟他喝酒时,总是这样:我觉得他混得好,他觉得我混得好。我说他有保障,很稳定;他说我很自由,比他清闲。
我的一个巴黎同学。她自己做实习时,回北京呆了一段,觉得受不了这氛围,于是先去台北故宫做了一段,去佛罗伦萨上过短程课,然后结束在巴黎的学习,又去日本庆应大学了。她的理想就是四处游学,然后四处过日子。
她说过一个事儿:她在国内有若干闺蜜同学,也有些艺术家朋友(我见过其中一位),各自在北京闯世界,那几位都干练,有事业,挣钱多,当然也很累。诸位联系起来时,也是彼此觉得对方这样挺好,彼此感叹”我就是过不来你那种日子啊“,然后继续各奔前程,做各自的事了。
谁混得比较好呢?各人有各人的判断了。
在我看来,在国内的环境,“混得好”是个很奇怪的命题。人是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只能依靠标签,比如收入、职位、衣着、住宅、手表、汽车、谈吐这些东西。然而日子的好歹,是自己过的。我亲耳听过太多在传统意义上“混得好”的人倾诉过辛苦。实际上,我自己在忙着写东西+上课忙到没觉睡时,还经常听人感叹“哎呀呀你混得多好,又清闲又自在又不缺钱”。
在欧洲的同学,许多有一个共识:如果你想过点平心静气的小日子,那么在欧洲反而比在国内舒服;如果你志在乱世里闯大事业,2015年的话,回国比在欧洲有机会。但这说到底,与“混得好”无关。每个人的生活,甘苦自知。
我觉得,“混得好”这玩意真的应该是上一辈人才在意的伪命题了,是上一辈人习惯在过年过节时依据各种表象,互相攀比的产物,和“嫁得好”、“单位好”一起,都是一揽子糊涂账。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可以在21世纪,基本确定了求同存异、参差多态是可以并存的这一点,乃是基本政治正确。
如果出了国,见识到了更多可能性,还要拘泥于“混得好”这种标签表象的话,那出国才真是有些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