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买不起房的澳人有多绝望!竟然连水泥管都拿来住!

2018年02月17日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


如果你无法在平面上扩展,那么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向上发展了。

而一位善于节省空间的建筑师或许恰好推出了解决澳大利亚拥挤的都市圈住房问题的“高端”解决方案,一种占地空间更小的内城区住宿方式。

总部位于香港的建筑公司James Law Cybertecture开发了一种低成本,可堆栈的“微型”房屋原型,由水泥管制成。

这些直径2.5米的水泥管被称为OPod 管状房屋(Opod Tube Housing),它可以被插入城市建筑之间的空隙中,构成总面积9.29平方米的独特微型住宅。

工作室创始人詹姆斯·刘(音译,James Law)表示,这种住宿方案有可能在悉尼、墨尔本或澳大利亚其他热点城市行得通。

他说:“OPod 管状房屋可以部署在香港或任何其他城市地区,这些地区需要为无法承受传统房地产住宅的失去权利的人提供快速负担得起的临时住房。”

“我希望在任何有住房负担能力问题的国际城市看到它们,并且看到OPod 管状房屋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部分解决方案。”

刘先生表示,在主要城市推广微型房屋作为解决方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这个城市化时代,城市变得更加密集和人口众多”。

“随着成本和人口的增加,空间成为一种昂贵的特权。因此,城市里人均可负担的空间将缩小。”他说

“过度拥挤已经影响到开发商指示他们的建筑师设计出平均面积更小的公寓单元,以便让空间的价格平易近人,并迎合更多城市人的需求。”

罗先生表示,他认为把这些管状房屋堆栈在一起,可以为香港的年轻专业人士创造平价的首套房。

他告诉国际建筑和设计杂志Dezeen,他认为当地居民如果无法承受内城区的住房,可以愉快地在OPod管状房屋里住上一两年。

人口稠密的香港目前正面临房价暴涨的重大住房危机,住宅房地产的需求远远超过供应。就在上个月,这座岛屿城市在2018年Demographia国际住房负担能力调查中排名第一。

排在第二位的是悉尼,房价中位数在100万元左右徘徊,几乎是典型家庭薪水的13倍。CBD 5-10公里内的典型两居室公寓

中央商务区五到十公里内的典型两居室公寓的平均价格为85万元或更高。

据悉,这些管状房屋的重量约为20吨,制造成本仅为每套1.95万元。

虽然仍处于概念阶段,但每一套OPod管状房屋都将采用弯曲的混凝土墙,平坦的木地板,有客厅,厨房区和浴室。

屋前安装玻璃面板,同时充当门和窗户,屋内有一条长椅,同时也可以当床,还有空间可以放置一个迷你冰箱,一台微波炉以及衣服架。

水管的后部将被隔离出来用作浴室。

刘先生并没有把自己的提案视为永久解决住房危机的方案,但他认为自己的设计可以为在短期内需求平价住房的人提供暂时的解决方案。

澳大利亚联合时报下辖有企鹅新闻网,更多新闻和视频请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企鹅新闻app


    安卓手机:



    苹果手机: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