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40天不洗澡,留学时和导师争吵,做了一件事却捧回国际大奖、惊艳世界

2019年05月16日 墨尔本华人



From | 精英说

ID | elitestalk

转载已获得授权


2018年3月22日,法国巴黎。


全世界最顶尖的五位女科学家,刚刚在此被颁发了一座颇具分量的大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在所有获奖者中,有一位头发乌黑、面容慈祥的中国女性,她身着一身墨绿色的旗袍,婷婷袅袅地走上台来,接过奖杯。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获奖致辞环节,她面带微笑,在五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瑞典语及俄语中切换自如,表达了对获此殊荣的感谢。


思路之清晰,言辞之流畅,让人难以想象这是一位已82岁高龄的老人。视频一出,也令人叹服——如此,才是当之无愧的“女神”!



她就是蜚声国际的古生物学家——张弥曼。


提起享誉全球的中国女性科学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拿下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对张弥曼这个名字,却感到陌生。


但从下面这份传奇的履历中可以感觉到,她同样值得我们的尊敬与铭记: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1996年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

1995年被选为伦敦林奈学会外籍会员;

1997年当选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名誉会员;

2011年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获古脊椎动物学会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2018年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样的人并不经常出现在微博热搜,而是习惯了埋头苦干的枯燥岁月,但多亏有他们,这世界的进步与改变,才在悄然中转动。


选择古生物

就像古代的“包办婚姻”


在许多人看来,古生物是极为冷僻的学科。


人们并不清楚它究竟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研究它的意义何在,脑海中浮现的,可能还有这样一个颇为尴尬的新闻——


北大古生物学专业毕业“合影”,只有一人。


当年这位女生也因“一个人的毕业照”而爆红


但在张弥曼这样深耕60年的研究者看来,古生物学本身就具有破解人类起源的奇妙属性,比如她所潜心研究的鱼化石,就与“我们从何而来”这样的终极命题息息相关。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用最小心的推测来看,地球数十亿年演进中,鱼类可能开启了最关键的一幕——


3.7亿年前,一群勇敢的鱼决定离开熟悉的海洋,爬上陆地,开始新的生活,它们从此改名为“四足动物”,而其中一个遥远分支,就成为了正在阅读这段话的人类。


这个探究万物演化的学科,让她终生着迷。


但从一开始,张弥曼也不知道自己会把一生献给古生物研究。生于1936年的她,原本深受从医的父亲影响,对医学颇为向往。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张弥曼家学渊源,父亲张宗汉是中国生理学先驱,曾凭庚子赔款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


她的童年也在观察父亲的研究与解剖中度过。


我们常说的“子承父业”有时并非老一辈的意志灌输,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像整天混迹于父亲实验室的张弥曼,早早地就学会了拿刀片解剖蚯蚓,而不碰破一点血管。


那个时候的她是满心期待地想学医的,起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位称职的医学家。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但在特殊的年代里,个人常被时代所左右。


就在18岁的张弥曼准备报考医学院时,刘少奇的一句口号让她改变了心意。


刘少奇说:地质是工业的尖兵。处于建设时期的祖国需要的,是大量的地质学人才。


懵懂的少女隐隐约约感觉到,从医者,是可以救死扶伤;但从工者,可兴中华天下!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而且张弥曼还带着一种浪漫的幻想——以后出门参加地质学考察,可以“骑着骆驼在沙漠上走”,那画面想想就无比美好。


就这样,她改换方向,一头扎进了一无所知的古生物学领域,研究各类化石成了日常。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虽有理想,但对古生物真是毫无概念,就好比古代“包办婚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先结婚后恋爱”上。


张弥曼的母校北京地质学院


虽说是“包办婚姻”,但在这个陌生的专业领域里,张弥曼的成绩却好得飞起。


在北京地质学院的大学岁月里,她名列前茅,大一结束后就入选“海外交换班”,和一众男女同学去莫斯科大学留学了五年。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留学期间,张弥曼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专攻方向——鱼化石,那时的她可能也已惊奇地发现,“包办婚姻”,其实也有乐趣。


她真的爱上了自己所学的专业。


但与想象中大相径庭的,是外出考察,骑骆驼穿行于沙漠的浪漫几乎不存在于现实,风餐露宿的辛苦,才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1963年,大学毕业的张弥曼被分配到外地采集化石,也是队伍里唯一的女同志。


挑着几十斤行囊,靠一双腿在荒山野岭间跋涉是常事,有条件,可以住在当地老乡家里;没条件的话,只能在祠堂戏台将就。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有好几次,张弥曼刚刚睡熟,就被从脸上跑过去的老鼠吓醒,与之相比,跳蚤、臭虫、虱子,倒显得“面目可亲”。


睡觉睡不安稳,吃东西也只能要求填饱肚子就行。为了补充考察研究消耗的体力,张弥曼不得不养成了一种“啥都能吃”的习惯,甚至就着发霉的豆腐,都能吃下几碗饭。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期的野外考察,吃住成问题,洗澡也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长的记录,是她整整四十几天没法洗澡,回到家中,都能脱下来满身的虱子,“裤子边上一翻,都是”。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这份事业,硬是把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孩“逼”成了一个对生活毫无要求的“糙汉子”。但她倒是乐呵呵的,因为在她看来,个人小小的牺牲无关紧要,做出成果才最重要。


改变中国,颠覆世界


就算再诧异于张弥曼个人生活的“不拘小节”,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份无怨无悔的付出,改变了中国,颠覆了世界。


50年代末期的中国曾经勘探技术落后,石油主要依靠进口,国际上“贫油国”的帽子,怎么甩都甩不掉,外国要实行经济封锁,把石油一断,中国马上就束手无策。


开采属于自己的石油,迫在眉睫。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就是在如此情形下,张弥曼与各路专家汇聚一堂,加入了开采前期的研究小组,一个关键的议题就是:石油,究竟在哪个地层?


有专家提出,含油层在距今1.5亿年的早白垩纪,石油勘探也应集中在相应的地层。


年纪轻轻的张弥曼,却提出了相反意见。


根据她长期行走于祖国山川湖海、开展考察的经历,她认为含油最丰富的地层应该在距今1亿年左右的晚白垩纪时代,她苦心采集的地层中鱼类化石样本是最好的佐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此话一出,专家们纷纷投来质疑的目光。


可后来开采油田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流出汩汩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恰恰是张弥曼所坚持的晚白垩纪!在她的观点印证下,一个全国瞩目的油田诞生了——大庆油田。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后来国家在开发胜利油田时,张弥曼又根据自己采集的鱼类化石分析指出,这块区域曾被海洋覆盖过两次,这个发现为后来的顺利开采扫清了障碍,提供了先决条件。


张弥曼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研究者,她的一切论断,都建立在实证研究之上。在她眼里,只看得到证据与事实,也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一而再再而三地颠覆了世界。


1965年,表现优异的她被外派到瑞典进修,师从当年的古生物学泰斗雅尔维克。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彼时,张弥曼只不过是个中国女留学生,而雅尔维克早已是写入教科书的代表性人物,他有关“总鳍鱼类是陆地上四足动物祖先”的论断,也成了试卷中的标准答案。


但在瑞典求学及研究期间,张弥曼却发现这件事总有哪里不太对劲。


她曾经拿着一个2.8厘米厚的杨氏鱼头颅化石(总鳍鱼类中的一种)做切片研究,顾名思义,就是把化石切成细片,然后一层层地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描绘。


图为外国艺术家向她这份惊人工作致敬的漫画


还没有手指粗的化石,被她一点点地分割成了540多张磨片,光是绘制其中一张切片所耗费的时间,最长的就达到了14个小时。


张弥曼也因此得名“不睡觉的中国女人”。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张弥曼的废寝忘食,源自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认真,而在切片观察与绘制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一个破绽:


杨氏鱼作为总鳍鱼类的一种,没有内鼻孔。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没有内鼻孔就意味着,这种鱼无法离开水呼吸空气,也就是说,陆地上的四足动物,不太可能是由总鳍鱼类进化而来。


同理,老师雅尔维克的论断,是不对的。


张弥曼决定把这一发现写成学术论文,被雅尔维克知晓后,师生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她记得老师时不时来到实验室转悠,冷冷地告诉她“你在做多余的事”,又低声诅咒那条没有内鼻孔的杨氏鱼,“damned fish”。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对于这一切,张弥曼倒是想得很开。


“大不了就是不让我毕业,不给学位,但我看见什么,就只能说是什么,做不了假。”


她回忆起当时的心境,豁达中透着朴实。


不囿于名利,不屈从权威,张弥曼身上,蕴含着一个科学家所应该坚持的本真。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80年代,被文革暂时中断了研究的她终于将学术成果发表,论文一出,举世震动。


美国著名的鱼类学家罗森在写给张弥曼的信中说:“这一发现动摇了传统理论。”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地质系的让维也(Philippe Janvier)博士评价:“她提出的问题,几十年内都要被各种教科书引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张弥曼为自己赢得了颠覆世界的学术地位,也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世界声誉。


但她所拥有的,只是一颗诚挚的学者之心。


她轰动了全球

却心系他人,淡泊名利


随着张弥曼的学术研究成果轰动世界,世界各国的高等学府,也纷纷抛来了橄榄枝。


在当时,接过其中任意一个offer,出国、工作、定居,更好的待遇充满诱惑力。


但张弥曼却将它们统统拒绝了,她留在了条件可能还不够好的中国,甘愿做一名普普通通的研究者,做一位清贫的教师。


张弥曼和学生在观察研究化石模型


但她的从教之路,也显得与众不同。


想当年自己还是学生,就会为了事情的真相和掌握着绝对权威的导师争得面红耳赤;而当她自己成了老师,也毫无老师的架子,只要是对科研有益的事,她也会为学生铺平道路,哪怕这个学生走的路,非她所愿。


著名古鸟类专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周忠和,刚刚投入张弥曼门下,就提出不再研究鱼化石,而想转向更感兴趣的鸟化石。


但这种做法,在当时来看有些不合规矩。


周忠和


张弥曼虽然觉得可惜,但本着尊重学生态度的做法,她力排众议,破例批准,还主动为周忠和写推荐信,表示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到海外参加国际会议,她都可以牵线搭桥。


在老师的宽容与支持下,周忠和果然在鸟化石领域做出了一番成果,后来还成了中科院古脊椎所所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有个叫于小波的学生因为以前在政治运动中的“黑历史”,申请公派留学屡战屡败。张弥曼便为他四处奔走,终于使他获得了去耶鲁大学读博士的宝贵机会。如今的他,在美国新泽西州肯恩大学生物系担任教职。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的苗德岁,决心留在美国继续开展研究,这一决定在当时是十分“政治不正确”的。对此,张弥曼给他写了信,告诉他,虽然自己也希望他能回来,但尊重并理解苗德岁的决定,不会强求。


“在美国,你是为全人类做研究,但永远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一员。”


老师的一番话,让苗德岁落了泪。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张弥曼不仅倾尽心力帮助自己的学生,还从不愿和他人争名夺利。

10多年前,她就将做了很长时间的泥盆纪鱼类研究交到了学生朱敏手上,自己则转向了不太好发文章、出成果的其他细分领域。


从她手中接过泥盆纪鱼类研究的朱敏,如今带领的研究组已是世界级的明星团队,提起老师,唯有满满的敬佩与感激。


在张弥曼70岁生日时,朱敏将一项在鱼类起源方面的突破性发现命名为“晨晓弥曼鱼”,献给了老师。因为在他心里,老师就如它一般,在关键节点出现,影响了无数后来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面对旁人的敬意与夸赞,张弥曼总是惶恐地摆摆手,摇摇头。一次又一次斩获国际大奖以后,她依旧对采访十分抗拒。


“和真正的大师相比,我做的事微不足道。


她总是这样说,充满了谦逊,回过头去,又开始跑到青藏高原进行考察与挖掘,抱着鲤科鱼化石颠来复去地研究,一坐就是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却少有人知,几十年的野外考察,拿着小钢钎在化石上敲敲打打,她的指纹已被磨平。


一盏灯,一块化石,一台显微镜,一个小房间,就是张弥曼所需要的全部。显微镜下,数亿年的时空穿梭,肉鳍鱼在中国南方古海洋中畅游,闪耀着逼人的美丽蓝光。


这是仅属于张弥曼一个人的夜晚,八十多岁的她已经变得很容易满足,有生之年,潜心研究,愿徜徉此间,长醉不醒。


图片来源于

《朗读者 第二季》 20180616 路 古鱼类学家张弥曼



有人说

像张弥曼这样的人是“傻瓜”

这么大岁数了还抱着一堆石头不撒手

不好好安享天年,研究来研究去

到头来又有多少人知道“张弥曼”这个名字?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他们说得或许没错

可如今的世界,如今的中国

不正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傻瓜”

方有今天的科学登高,民族复兴

也只有这样一个“傻瓜”

才能用自己的奉献与崇高

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版权归精英说所有,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为方便查看更加完整的内容,

为第一时间能让我们的推送和你见面,

快来一起看看如何把墨尔本华人“星标(置顶)”吧~




往期热点推荐



收藏 已赞